那鐸 宋嘉豪
摘? 要:乒乓球一直以來都被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奉為“國球”。長期以來,其都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廣。目前,乒乓球在高校廣泛的推廣,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愛并對其進行推廣,隨著高校對乒乓球重視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高校甚至是全國高校都已具備了乒乓球?qū)I(yè)設施和器材,這也使乒乓球在高校的推廣越來越廣泛和便利,也為其充分融入高校范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普遍較差。尤其在中學時期,多數(shù)學生在高中階段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高,導致身體素質(zhì)得不到應有的提高。而乒乓球運動,能達到鍛煉身體、娛樂身心以及預防大學生視力下降等積極性。而要想把乒乓球在高校進行推廣,乒乓球段位制的推廣就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乒乓球? 段位制?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4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043-02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個人在個人體質(zhì)上的關注越來越少特別是大學生,對體質(zhì)的關注度越來越低。據(jù)統(tǒng)計,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人數(shù)在逐漸上升,這就給大學生敲響了警鐘,若想學習發(fā)展的好,頭等大事就是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否則疾病出現(xiàn)導致學習效率和時間下降,將會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大學生需要對乒乓球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學習練習乒乓球。事實證明,乒乓球?qū)τ谌说姆磻?、體力、身體素質(zhì)等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促進作用。
1? 乒乓球關于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
1.1 協(xié)調(diào)能力
乒乓球運動是典型的技術性全面的運動項目。即使是慢打,也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這就要求運動時上下肢體做好協(xié)調(diào)配合,要用手腳,還要用腦。常打乒乓球可以訓練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運動性機能的能力,使人體的反應能力更快。打球時,腳也在不停地移動,這對保持腿腳的靈活性十分有益。俗話說“人老就老腿”。如果一個人腿腳不好使了,就會引起全身機能的衰退。如果經(jīng)常打打乒乓球,就不會有“四體不勤”的毛病。
1.2 對于視力的影響
乒乓球運動對于眼睛的鍛煉非常明顯。打乒乓球時,人的眼睛隨著乒乓球在前、后、左、右、高、低等位置上不斷轉動,使得控制眼球運動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動,鍛煉了立體視覺,使原來那些因興奮而疲勞的視覺神經(jīng)細胞受到抑制,緩解了因進行寫作業(yè)、看書等近距離工作造成的眼睫狀肌疲勞,從而起到預防近視、提高視力的作用。眼肌疲勞后參加乒乓球運動是一種消除疲勞的方法,比做眼保健操等恢復疲勞的方法效果更好。正因如此,乒乓球運動當之無愧地成為最優(yōu)秀防近視運動。
1.3 乒乓球?qū)θ说男愿竦乃茉?/p>
乒乓球運動是果敢性格的塑造師。曾經(jīng)有研究觀察到,在爭奪激烈的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的脈搏變化可與足球運動員相類比,并認為這是精神緊張的結果。乒乓球作為競技體育的一種,就會有比分的紀錄。每個人自然都有求勝的欲望,在比賽過程中,比分起伏變化大,雙方運用的戰(zhàn)術更是變化莫測,這對運動者的心理是一種考驗。由于乒乓球運動具有很強的競技性特點,需要敏捷的行動與當機立斷的反應,任何多疑、猶豫、動搖都將導致失敗。因此,它能培養(yǎng)運動者機智、果敢、積極的進取心,以及在復雜情況下辨明事態(tài)的能力,對于人的性格的塑造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2? 關于乒乓球段位制的意義與建議
2.1 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推廣正是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的具體表現(xiàn)
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社會氛圍,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乒乓球段位制的推廣能在高校產(chǎn)生一種促進高校學生積極參與乒乓球運動的氛圍,也能更好地促進全民健身在高校的更好實施。鑒于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不平衡,而籃球、足球等強對抗的劇烈運動雖有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作用,但是對身體損傷也較大。而乒乓球運動沒有強對抗,對身體損傷較小,安全性更高,更為適合在高校推廣。全民健身的國家戰(zhàn)略也要求國民學會兩種以上健身方法,乒乓球尤為合適。所以,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推廣是兩全其美的決策,既可提高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又可以在高校更好地推廣全民健身的國家戰(zhàn)略。
2.2 乒乓球段位制電子系統(tǒng)在高校也更便于管理
高校有很好的學術研究氛圍,也有更好的研究資源以及管理人員。同時,高校學生相對較為集中,能集中安排自己的時間,能集中安排自己的業(yè)余計劃,這為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推廣減輕了很大的阻力。這樣一來,高校就能更好地組織學生進行乒乓球活動。另外,高校都有自己的學生組織,也可報學校批準自行建立學生組織或是興趣學社,比如,乒乓球協(xié)會等,并且每個組織或?qū)W社的領導和帶動都可以由學生來管理,學生在管理的同時,也可更好地進行宣傳,將自己的組織或?qū)W社宣傳出去,讓更多的高校學生知道并且了解,這就從管理方面推廣了乒乓球段位制,使乒乓球段位制更好地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從而推動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的發(fā)展以及更好的推廣。
2.3 乒乓球段位制引進高校對其本身和乒乓球文化都有積極的影響
目前,在乒乓球段位制試行推廣的過程中,高校學生對乒乓球段位制引進校園表現(xiàn)出較大的參與積極性,段位制的引進,不僅豐富了學校乒乓球文化,同時極大地促進了乒乓球段位制的發(fā)展,進行考評乒乓球段位的人數(shù)直線增加,段位制的知名程度也在逐漸擴大,隨著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的扎根,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中乒乓球人才的顯現(xiàn),另一方面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影響高校文化,使高校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也推動乒乓球文化的發(fā)展。
2.4 高校的特點及其目的和任務
目前,中國高校校園的基本特征:師資力量強大,國家投入多,學??蒲袟l件較好。一定強大的師資力量可以聚集更多學生參與其中,也有專業(yè)的老師進行指導,對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廣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有較多的國家投入對乒乓球健身器材、場地及乒乓球在高校中的宣傳有一定的保障,給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廣減輕了設備方面的努力。學校有好的科研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的再發(fā)展,即通過科研對乒乓球段位制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以及通過科研對段位制的電子系統(tǒng)的整合發(fā)展推進都有積極意義。
高校的目的如下。
(1)增強學生體質(zhì),增進學生身心健康。
(2)傳授基本體育知識、技能,培育學生體育能力和習慣。
(3)發(fā)展學生競技體育技能,培養(yǎng)學校競技體育水平。
(4)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其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zhì),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對環(huán)境的感應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倫理知識,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高校的目的及水平從一定方面決定了乒乓球段位制進入到高校并且在高校推廣的可行性,給乒乓球段位制的推廣提供了精神以及思想支持。
3? 結語
乒乓球不僅對于人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視力、反應能力有極大的提升,并且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乒乓球段位制應該在大學校園中推廣下去。但是,乒乓球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廣有著固定的模式和策略,小組經(jīng)過研究認為其模式不能只有單一性,需要多元結合,各方面協(xié)調(diào)配合才能使其穩(wěn)定中帶有發(fā)展地推廣下去。
參考文獻
[1] 何乃朋.吉林省武術段位制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8.
[2] 楊雪.武術段位制進社區(qū)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7):170-171.
[3] 孫飛躍.早期乒乓球?qū)m椈柧殞ι倌陜和眢w形態(tài)、機能、身體素質(zhì)影響的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