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
化學實驗教學有別于化學課堂教學,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避免讓學生變成“高分低能”的書呆子。除此之外,化學實驗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為學生后續(xù)的化學課程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文以“微型化學實驗”為基礎,提出了注重自主探究、注重分組實驗、注重開放實驗等方法并進行了分析。
1.教學目標不明確。在與高中其他化學教師溝通時,筆者得出一些結論:高中教師幾乎所有的化學學課程設計都十分相近,甚至是完全一致的,部分教師不了解化學實驗設計的要素,只是簡單地將網絡或教學設計模板應用于實驗教學中,從而造成教學目標和設計內容含糊不清且難以量化。
2.教學策略不合理。通常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的設計應該包括化學理論學習和實驗教學的具體順序,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往往忽略了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設計的重要性。
3.教學評價不完善。對高中化學授課計劃的大量研究,筆者發(fā)現部分教師沒有完整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有的只是用一兩句話來反思自己實驗教學中的評價,而且所評價的內容針對性不強。
1.注重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時間是教師進行理論教學的主要時間,也是學生掌握和學習知識的主要時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課堂時間的充分利用,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地實現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揮,從而促進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的教學目標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同時促進學生化學知識與實驗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氧氣的制取”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制作成相應的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觀察“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并提出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1)實驗用到哪些儀器設備?(2)實驗中那部分是發(fā)生裝置,哪部分是收集裝置?(3)為什么我們不能用排水法進行氧氣的收集?(4)收集部分的安裝原則是有哪些?當學生思考完這些問題并作出回答后,向學生講解實驗步驟,并制取兩瓶純凈的氧氣,并用自選的試劑來驗證氧氣的氧化性,這時學生通過分析實驗的現象和過程,就可以說出“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這一過程的感受,就會不自覺地分析所用試劑是否能夠驗證氧氣的氧化性,這樣我們的實驗就變成了一種探究性的實驗,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探究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注重分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普遍缺乏探究能力的原因是缺乏探究實驗的機會,而分組實驗則是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的有效途徑。通過合理的分組,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分組實驗的優(yōu)勢,并積極探索和優(yōu)化分組實驗的措施方法,保證其在化學實驗中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例如,設計一個“燃燒條件”的微實驗,在學生掌握了實驗步驟之后,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后進行實驗。首先讓學生完成一份實踐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步驟、現象、結論,而后讓每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通過上述的方式就可以得到物質燃燒的關鍵因素,帶學生討論完后,每個小組派出代表說明本組結論,然后再一起進行活動的小結:燃燒條件是______。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實驗,給了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了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3.注重開放實驗,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開放式的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隨時都可以利用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這樣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自主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實驗室教學主要通過教師帶領,雖然這種方式保證了一定的實驗效果和設備的安全,但是卻因為受到實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帶來了一定的阻力。此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設計一些針對性的實驗,而傳統(tǒng)的實驗卻不能給學生提供這樣良好的平臺,直接會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能力造成很大的阻力。
例如,設計一個微實驗:取一支試管并在其中放入幾顆鋅粒,倒入幾毫升的稀硫酸,讓學生觀察現象。這時教師再拿出一個螺旋狀的銅絲,伸入到稀硫酸中并與鋅粒接觸,讓學生觀察現象。我們發(fā)現,當學生把銅絲插入稀硫酸中之后,銅絲上就會有氣泡產生,這一實驗現象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就產生了矛盾,這樣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教學設計應該遵循新課程改革的相關標準,正確認識實驗教學設計的重要性,靈活應用教材,以微型化學實驗為支撐,不斷豐富教學資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活動,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實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