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芬
摘要:多媒體已廣泛應用在現(xiàn)代小學課堂中,但其更多表現(xiàn)在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方面,缺乏整合性與靈活性,更大的價值并沒有被挖掘。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索高效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和語文學科特征、學生思維需求等要素結合,設計具有層次性、適宜性的課程教學模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以提升語文教學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多媒體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
多媒體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已逐步將這一技術融入其中,幫助教師呈現(xiàn)文本內容,啟發(fā)學生理解、探究更多的知識,即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同時也豐富了語文知識容量。然而目前多媒體下的語文教學存在多種問題,需要打破一味展示文本的現(xiàn)象,將其與學生表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和多樣的內容整合,提高教學時效性,讓學生借助多媒體透徹體會學科內涵,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多媒體創(chuàng)造和諧學習環(huán)境
小學語文學科包含了拼音、詩歌散文以及其他文字內容的學習,很多文本包含濃厚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意義,單靠語言講解很難讓學生內化,也并不能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化,打造情景化、多元化學習氛圍,將語文主題、意境和顏色、圖像、聲音等具有強烈記憶的要素聯(lián)結,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從中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挖掘自身的語文潛能,進而在多種信息的結合下構建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結構。但教師不能為了追求現(xiàn)代教學模式而簡單地引入多媒體,始終要圍繞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以為學生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
以“我們奇妙的世界”這一內容為例,文章從大地和天空兩個方面展現(xiàn)了奇妙世界的活力和神奇之處,而同一單元的《海底世界》《火燒云》也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大自然的魔力,可見平凡生活中奇妙的畫面無處不在。那么根據(jù)教材內容,教師要借助多媒體來展現(xiàn)文中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從感官和情感方面產(chǎn)生興趣,以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
構建趣味課堂
小學階段,學生認知經(jīng)驗與思維能力薄弱,教學中所傳遞的知識內容和方法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征,保證學生高效吸收的同時,有鮮明的進步。多媒體盡管可以豐富知識容量,拓展學生的視覺和眼界,但始終要關注他們在思維上的接受程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以形象思維認知事物的特征,將文本轉化為趣味、生動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提升能力奠定情感基礎;另一方面借助多媒體與學生高度互動,通過直觀化的內容啟發(fā)學生,在課堂中就學生在情景中產(chǎn)生的思考進行交流,保持學習過程的新鮮感,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目前小學語文教學要特別注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那么實際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以更生動的語言場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結合經(jīng)驗和觀察的內容進行表達。教師需要以多媒體為輔助工具,以多種元素來啟發(fā)學生感知畫面、體會意境,構建個人思考空間,進而充分表達內容的思路。最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無論是在內容選擇上,還是呈現(xiàn)形式上,都需要注重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性,和學生的喜好靠近,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體會到豐富、深刻的新鮮事物。
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內容為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對其認知的影響,就當前的思考能力而言,學生很難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遠大志向。所以,教師要搜集周恩來相關的資料,準備充分的課程素材,在多媒體中呈現(xiàn),拓展學生的視野,通過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去體會文中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設計靈活性課程結構
多媒體作為現(xiàn)代教學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最終目的是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增強創(chuàng)造力和應用能力。這要求教師在設計課程結構時,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更深入地凸顯其在課堂中的輔助作用。首先,語文屬于語言文字類學科,大段且深奧的文字很難讓小學生理解,并體會其中的意境和思想情感,所以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設計素材,整合文本、動畫、視頻以及聲音,以新穎、個性的方式呈現(xiàn)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理解效率,在腦海中對所學內容留下深刻印象;其次,結合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及時調整多媒體課件播放的順序,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讓學生完整地構建語文思考體系。
以“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內容為例,文章介紹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其意境優(yōu)美,畫面感十足。但由于學生知識經(jīng)驗較少,對于文章中介紹的動物、景象以及物產(chǎn)理解困難,感到生疏。所以基于學生存在的客觀學習困境,教師靈活應用設計課程結構,以多媒體呈現(xiàn)與內容連接的直觀畫面,讓學生搭配形象的情景來理解文字,對小興安嶺的景色形成深刻的印象。
在多媒體技術下,小學語文教學在原有技術上融合了新鮮的元素,很多枯燥、沉悶的知識以靈活、趣味且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課堂增強了活躍度,學生的理解和體驗效果較佳。小學語文教學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需向深度發(fā)展,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科特征,設計靈活的課程結構,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增強識記和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張程程.多媒體環(huán)境下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的教學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0).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沙河市曹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