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婭琴,王先菊,張敏,李瑋,杜洪志,吳珊珊
(貴州中醫(yī)藥大學,貴州 貴陽)
天冬為百合科植物天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的干燥塊根。甘、苦,寒。歸肺、腎經(jīng)。具有養(yǎng)陰潤燥,清肺生津的功效[1]。主產(chǎn)于貴州、云南、四川、重慶、湖南等地,以貴州產(chǎn)天冬產(chǎn)量最大、品質(zhì)最佳[2]。主要有甾體皂苷類、多糖類、氨基酸類等成分[2],現(xiàn)代研究表明,這些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癌、抗腫瘤、治療白血病、鎮(zhèn)咳、平喘、增強免疫等作用[3-10]。目前天冬的產(chǎn)地加工方法較混亂。天冬傳統(tǒng)的采收初加工,主要包括采收、分檔、除雜、水洗、煮制、去皮、干燥等步驟[11]。2015版《中國藥典》天冬有蒸或煮兩種產(chǎn)地加工方式,但缺乏明確的參數(shù)。有研究表明,最佳煮制時間為15min[12];也有研究顯示,煮制40min飲片得率較高,水量對天冬浸出物有影響,干燥方式和溫度不同,得到的藥材質(zhì)量也有較大差別[13]。前期實驗優(yōu)化了貴州產(chǎn)天冬的蒸制工藝,本研究進一步對貴州產(chǎn)天冬的煮制工藝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型號GBC cintra 20,澳大利亞照生公司);ME204E型萬分之一電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型號AUW220D,島津);旋轉(zhuǎn)式蒸發(fā)儀(型號RE-52A,上海亞榮);超聲清洗機(型號 HS10260D,天津恒奧);電熱鼓風干燥箱(型號CS101-1C,重慶四達)。
天冬藥材采自貴州省安順市關(guān)嶺縣,經(jīng)貴陽中醫(yī)學院生藥教研室周漢華老師鑒定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ensis(Lour.) Merr.的根。菝葜皂苷元對照品(批號:110744-200509)、葡萄糖對照品(批號110833-200503)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水為蒸餾水;其余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以天冬總皂苷、多糖為指標,考察煮制時間、水量對天冬煮制工藝的影響。
(1)不同煮制時間 取凈制的鮮天冬8份,每份200g,分別置鍋中煮5、10、15、20、25、30、35、40min后,取出剝皮,用清水漂洗,置60℃烘箱中烘至全干,進行粉碎,過80目篩。測定總皂苷、多糖。
(2)不同煮制水量 取凈制的鮮天冬10份,每份200g,分別用2、4、6、8、10、12、14、16、18、20倍水置鍋中煮15min,取出剝皮,用清水漂洗,置60℃烘箱中烘至全干,進行粉碎,過80目篩。測定總皂苷、多糖。
(1)總皂苷 將菝葜皂苷元對照品置于五氧化二磷減壓干燥器中,干燥12 h后,精密稱取12.70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制成0.2540 mg/mL的溶液。
(2)多糖 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無水葡萄糖60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釋,制成0.6 mg/mL的溶液。
(1)總皂苷 精密稱取天冬粉末,約0.5g,置于索氏提取器內(nèi),加100 mL氯仿脫脂2h,揮干溶劑,再加甲醇100 mL,80℃回流提取至無色,取出藥包,回收甲醇,加10mL蒸餾水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萃取4次(正丁醇分別為15mL、10mL、10mL、10mL),合并正丁醇部分,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減壓回收至干,殘渣用甲醇溶液定容至100mL,即可。
(2)多糖 精密稱取天冬粉末,約0.25 g,置于燒瓶中,加入80%乙醇100mL,80℃回流提取2h,趁熱過濾,揮干溶劑,將濾渣和濾紙同置于燒瓶中,加80mL蒸餾水,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濾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定容,搖勻即可。
(1)總皂苷 精密吸取各總皂苷元提取液1 mL于顯色管中,揮干甲醇,加10 mL高氯酸,搖勻,在65℃水浴加熱顯色15 min后取出,在冰水浴中冷卻15 min,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310 nm處測定吸光度。
(2)多糖 精密吸取各多糖提取溶液2 mL,在冰水浴中緩緩滴加0.2%的蒽酮-硫酸溶液8 mL,搖勻,再置于沸水浴中保持10 min后取出,立即置于冰水浴中保溫10 min,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620nm處測定吸光度。
2.5.1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1)總皂苷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0.7 mL、0.9 mL、1.1 mL、1.3 mL、1.5 mL、1.7 mL于比色管中,揮干溶劑,加高氯酸10 mL,搖勻,65℃水浴加熱顯色15min,取出,在冰水浴中冷卻15min,搖勻,以同法平行處理的空白溶劑為空白,在310nm處測定吸收值。以菝葜皂苷元質(zhì)量(mg)為橫坐標,吸收值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 =1.6145x- 0.015,r = 0.9992,菝葜皂苷元在0.1778~ 0.4318 mg/mL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2)多糖 精密吸取葡萄糖對照品溶液1.5 mL、1.8 mL、2.1 mL、2.4 mL、3.0 mL、3.3 mL,分別置于25 mL比色管中,定容,分別精密量取2mL于比色管中,在冰水浴中緩緩滴加0.2%蒽酮-硫酸溶液8mL,搖勻,再置沸水浴中保持10分鐘后取出,立即置冰水浴中保溫10分鐘,空白組用2 mL蒸餾水+8 mL0.2%蒽酮-硫酸,于620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濃度C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A=5.953C+0.0708,r=0.9991,結(jié)果表明葡萄糖對照品在0.036~0.0792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5.2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按2.4項下的顯色條件進行測定。多糖和總皂苷吸光度的RSD值分別為1.65%,2.35%,結(jié)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5.3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同一處理方法的天冬粉末6份,按2.3項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4項下的顯色條件對多糖,總皂苷進行測定。多糖和總皂苷吸光度的RSD值分別為2.87%,2.62%,結(jié)果表明,測定方法重現(xiàn)性良好。
2.5.4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稱取同一處理方法的天冬粉末1份,按2.3項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4項下的顯色條件,分別在0 h、0.5 h、1.5h、2 h、2.5 h、3 h、3.5 h、4 h、4.5 h和5 h進行吸光度測定,記錄試驗結(jié)果。多糖和總皂苷吸光度的RSD值分別為1.95%,1.38%,結(jié)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5 h內(nèi)穩(wěn)定。
2.5.5 加樣回收率試驗
(1)多糖 精密稱取也知含量的天冬樣品6份于燒瓶中,每份約0.125 g。精密稱取葡萄糖對照品0.15550 g,用蒸餾水定容到25 mL,即得6.22 mg/mL的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葡萄糖對照品溶液1毫升,加入上述每個燒瓶中,按2.3項方法制備供試溶液,按“2.4”項進行測定。實驗平均回收率為100.42%,RSD為2.24%。
(2)總皂苷,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天冬樣品6份于燒瓶中,每份約0.25g。精密稱取菝葜皂苷元對照品0.09170g,用甲醇定容到50毫升,即得1.834mg/mL的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菝葜皂苷元對照品溶液加8毫升入上述每個燒瓶中,按“2.3”項制備樣品溶液,按“2.4”項下條件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加樣回收率試驗平均回收率為101.45%,RSD為2.24%。
精密稱取2.1項預備好的樣品粉末適量,按2.3項制備不同煮制時間的供試品溶液。按2.4項顯色條件,測定吸光度,計算各樣品中天冬總皂苷、多糖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煮制時間天冬總皂苷、多糖含量(n=3)
經(jīng)方差分析,煮制不同時間天冬總皂苷含量的P值為0.002,有顯著性差異。煮制不同時間天冬多糖含量的P值為0.06,無顯著性差異。煮制40min天冬總皂苷含量最高,煮制35min天冬多糖含量最高。煮制35min和40min天冬總皂苷含量有顯著性差異。結(jié)果表明,以天冬總皂苷、多糖含量為指標,煮制40min最佳。
精密稱取2.1項預備好的樣品粉末適量,按2.3項制備不同煮制水量的供試品溶液。按2.4項顯色條件,測定吸光度,計算各樣品中天冬總皂苷、多糖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2。
表2 不同煮制水量天冬總皂苷、多糖含量(n=3)
經(jīng)方差分析,不同煮制水量的天冬總皂苷和多糖含量的P值分別為0.001、0.000,有顯著性差異。6倍煮制水量天冬總皂苷含量最高,8倍煮制水量天冬多糖含量最高。6倍和8煮制水量天冬總皂苷含量無顯著性差異,但多糖含量有顯著性差異。結(jié)果表明,以天冬總皂苷、多糖含量為指標,以8倍煮制水量最佳。
實驗以天冬多糖、總皂苷含量為指標,考察了不同煮制時間、水量對貴州產(chǎn)天冬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以8倍水量煮制或煮制40min時,天冬多糖和總皂苷含量均較高。同時以天冬多糖為指標進行實驗,實驗結(jié)果顯示:直接干燥生品與未剝皮煮、未剝皮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經(jīng)蒸、煮后,天冬多糖含量較直接干燥生品高;未剝皮煮和剝皮煮有顯著性差異,未剝皮煮含量較剝皮煮高,但未對總皂苷作研究;前期實驗證明溫度為80℃下烘干得到的天冬多糖的含量最高。
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煮制時間、水量、是否剝皮、干燥溫度等因素對貴州產(chǎn)天冬的多糖和總皂苷含量均有影響。由于試驗條件和試驗時間的限制,不同煮制時間、煮制水量、是否剝皮、干燥方式及溫度等對貴州天冬的浸出物、其它有效成分及藥效等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下一步將用正交和綜合評分法優(yōu)選貴州產(chǎn)天冬的煮制工藝。
注:方法學考察和指標成分提取,測定來源于前期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