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莉
(武漢按摩醫(yī)院 湖北 武漢 430030)
急性乳腺炎在病理學上是指乳腺器官出現(xiàn)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癥狀。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中,急性乳腺炎被稱為“乳癰”,是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疾病?;诓±硖卣?,該病癥以乳房結塊、紅腫、熱痛為主,合并伴有惡寒發(fā)熱癥狀。好發(fā)人群為產后哺乳期婦女?;诔醍a婦缺乏哺乳經驗,乳腺管欠通暢,易患急性乳腺炎。中醫(yī)理論在急性乳腺炎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針灸甲乙經》有云:“乳癰有熱,三里主之”[1]。本次研究中,基于本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為研究樣本,分析中藥治療與推拿排乳護理理療方案的 臨床應用療效,詳見下文。
選取2015 年1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隨機抽樣法,35 例患者納入觀察組(聯(lián)合理療)和35 例納入對照組(中藥治療),對照組:年齡22 ~32歲,平均(27.35±1.35 歲);觀察組:年齡23 ~31 歲,平均(27.24±1.28 歲),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 >0.05),參與患者均系自愿參與,且簽署調研意愿書。
對照組僅接受中藥外敷方法:
(1)外敷法:稱取當歸、半夏、乳香、沒藥四種藥材各25g,經破壁機研磨成粉,過120 目篩提取細粉,用時準備40℃的溫開水,將其調成糊狀物,敷于患處。敷藥發(fā)干以后,可通過換料敷、噴溫水等促使?jié)駶櫛砻?。癥狀消失后即可停敷。
觀察組接受中藥外敷+推拿排乳護理方法:中藥外敷與對照組相同,推拿排乳護理實施為:
中醫(yī)推拿方法:患者取仰臥位,首先取35 ~45℃的熱毛巾熱敷患者乳房,時間保持在10 ~20min;護理實施前3 天,每日進行2h 的乳腺管疏通,護理人員面對患者站立,將雙手涂抹醫(yī)用潤滑劑,在患者病灶部位進行按摩推拿。
順乳腺管→乳頭的方向,順向揉推3 ~5 遍,排空乳腺管內部液體。乳腺按摩過程中,根據患者耐受能力調整使用的按摩力度,以采用從輕到中重的手法選擇合適的的力度。
推拿手法以掌揉法、指柔梳理法為主,護理人員將手掌彎成C 型,扣握患者乳房,另一只手采用掌揉法、指揉法,使用拇指和食指梳理患者入托,軟化患者的乳汁,使其容易流出;拇指指腹在推拿過程中,需要順著乳根向乳頭方向推揉乳腺管;推拿按摩手法以右手順時針的按摩方式為主,對患者的乳房完成按摩推拿后,促使乳腺管內乳汁排空、使用溫水清洗,以點按的手法對肩井、膻中、天池、太沖、前谷等穴位進行點按,每個穴位點按30 次,之后配合熱毛巾熱敷15min,通過使用"揉三通一"的護理手法,排盡乳腺管內的乳汁。在理療期間,由責任護士觀測收集患者的理療反饋意見,進行乳房推拿按摩時搭配心理護理。
療效判定: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乳腺腫塊散去,排乳功能正常即為顯效;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減輕,乳腺腫塊體積減小,排乳功能部分恢復恢復即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乳腺腫塊未消失,排乳功能未恢復正常即為無效。
數(shù)據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1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0%,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分析(例)
急性乳腺炎以初產婦產后哺乳期發(fā)病率最高,此階段發(fā)病的乳腺炎數(shù)據比例較之急性乳腺炎發(fā)病總數(shù),占比90%。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中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稱為“外吹乳癰”。病機為乳汁郁積合并肝郁胃熱、或夾風熱毒邪侵襲,致使乳絡閉阻、氣血瘀滯,從而造成乳癰。常規(guī)急性炎癥的中醫(yī)理療中,以清熱解毒為主,但產后產后女性體質偏陽虛,在用藥治療方面需要避免寒涼藥性的藥物,否則治療無效還可能導致乳房結塊經久不消,反復發(fā)作加重乳腺炎。臨床上一些患者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抗生素也屬寒涼之品,用藥后雖體溫恢復正常、乳房紅腫消失,但遺留乳房硬塊,經久不愈。以疏肝理氣、祛瘀散結為治法,對慢性腫塊的消散有較好效果[1-3]。中藥外敷治療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的乳腺炎起病急,進展快,癥狀重,中醫(yī)認為是乳汁淤積,邪毒蘊結,經絡阻塞導致的,所以中醫(yī)治療著眼于“通”,通過內服或者外治的辦法來改善乳絡的情況。在外治中,中藥的局部外敷對于緩解腫脹、控制病情、促進乳汁排出具有較好療效,外敷法是在乳房的紅腫或疼痛部位直接敷藥,皮膚能直接吸收而產生作用[4]。
基于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中,急性乳腺炎病機以乳絡不暢、肝胃壅滯為主,據中醫(yī)辨證法分析,有氣滯熱壅證、熱毒熾盛證、正虛毒戀證、氣血凝滯證等幾種證型。
氣滯熱壅證屬于急性乳腺炎發(fā)病的初期,主癥見乳房結塊、排乳不暢、皮色微紅、腫脹疼痛。
治療:宜疏肝清熱、通乳消腫,用瓜蔞牛蒡湯加減對癥治療,伴行乳汁壅滯之癥,加鹿角霜、路路通各10g、伴行氣郁之癥,加枳殼、川楝子各8g;伴行熱盛之癥,加生石膏、鮮生地黃各10g,有產婦惡露未凈之癥,加當歸、益母草各15g;需要回乳者,加生山楂、生麥芽各15g 等。
熱毒熾盛證:該證型屬于急性乳腺炎中期階段,乳房乳腺結塊體積明顯增大,腫痛癥狀加重,多伴壯熱不退之癥,切開病灶排膿不暢,紅腫熱痛不減[5]。舌質紅,苔膩,脈弦數(shù)。治療:治療方劑以清熱解毒為主,用五味消毒飲合透膿散對癥治療。
正虛毒戀證:此階段是疾病的后期,此時乳腺管以出現(xiàn)潰膿現(xiàn)象,且潰膿乳房伴有疼痛癥狀,瘡口膿水清稀不盡,導致破潰口愈合緩慢,形成乳漏。大多數(shù)患者伴面色少華,神疲乏力,或亦或是低熱不退,日常生活中,飲食量少。舌質淡,苔薄,脈弱無力。治療:宜調補氣血為主。使用八珍湯隨癥加減可對癥治療等。
氣血凝滯證:該證型的出現(xiàn)與患者初期治療中使用過用寒涼中藥有關,寒熱相沖導致乳房結塊,質硬不消,微痛不熱,皮色暗紅。苔薄黃,脈弦澀。該證型 治療以疏肝理氣、祛瘀散結為主。選用四逆散隨癥加減對癥治療[6]。
我國第一部推拿按摩專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就成書于秦漢時期。推拿能夠疏通經絡,使氣血周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故推拿后可感到肌肉輕松、關節(jié)靈活、精神振奮。手法是推拿的基礎,手法的熟練程度和恰當應用,直接影響到疾病的治療效果?;诓捎弥嗅t(yī)辨證診斷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診治,本次研究中,方中藥材行通經活絡、理氣活血之功效,針對乳腺腫塊有效消除,配合使用中醫(yī)點穴按摩的方法對患者實施按摩推拿,活血通絡,起到快速消腫的功效[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34 例,總有效率為97.14%;對照組患者,總有效28 例,總有效率為80.00%,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數(shù)據對比存在意義(P <0.05)。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治療與推拿排乳護理急性乳腺炎,基于患者病癥類型對癥下藥,患者臨床癥狀緩解顯著,提升臨床療效,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