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男 李朝友(通訊作者)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小兒支氣管炎是兒童常見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多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冬春季高發(fā)。本病的癥狀表現(xiàn)與普通呼吸系統(tǒng)疾病類似,具有咳嗽、發(fā)熱、咳痰、喘息、氣促等則癥狀,聽診可聞及肺部濕羅音,部分患兒可因反復(fù)喘息引起氣道高反應(yīng)性,誘發(fā)哮喘[1]。因此早期診治、盡快控制氣道炎癥至關(guān)重要。小兒的生理結(jié)構(gòu)較為特殊,胸壁順應(yīng)性強,支氣管感染后容易造成氣道阻塞、塌陷,或損傷支氣管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粘稠,造成小氣道堵塞[2]。因此,需要輔助使用祛痰、提高氣道纖毛運動的藥物。氨溴特羅口服液是臨床常用的黏液調(diào)節(jié)劑,能有效稀釋痰液,促進排痰,松弛氣道平滑肌,解除支氣管痙攣,是良好的輔助治療藥物[3]。本文分析氨溴特羅口服液用于小兒支氣管炎臨床治療的效果,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將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兒科治療的86 例小兒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所有患兒均確診為小兒支氣管炎,有咳嗽、咳痰、喘息、呼吸急促等癥狀,聽診肺部呼吸音粗、有散在細濕羅音,胸部X 線片顯示有支氣管、肺門處炎性陰影,或可見肺紋理增粗;排除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嚴重先天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引發(fā)的呼吸道癥狀、治療依從性差等;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 >0.05。
組別 例數(shù) 男/女 年齡(歲) 病程(d)觀察組 43 22/21 4.8±1.9 3.4±0.9*對照組 43 23/20 5.0±2.1 3.6±1.1
兩組均根據(jù)感染類型進行對癥治療,白細胞升高者一般應(yīng)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支原體感染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療,病毒感染者使用炎琥寧抗病毒治療,適當給予補液、止咳、吸氧等治療。對照組服用鹽酸丙卡特羅口服液,<1 歲嬰兒,2 ~3ml/次,2 次/d,1 ~3 歲兒童,3 ~4ml/次,2 次/d,3 ~6 歲兒童,4 ~5ml/次,2 次/d。觀察組服用氨溴索口服液,1 歲以下兒童2.5ml/次,2 次/d,1 ~5 歲兒童,2.5ml/次,3 次/d,6 ~12歲兒童,5ml/次,3 次/d。兩組均治療7d 后評價療效。兩組均治療7d 后評價療效。
治愈:治療5d 內(nèi)癥狀完全消失,聽診無濕羅音,呼吸音恢復(fù)正常,血常規(guī)及胸片均恢復(fù)正常;好轉(zhuǎn):治療7d 內(nèi)癥狀明顯減輕,肺部濕羅音減少,血常規(guī)明顯改善或基本正常,胸片炎性陰影大部分消失;無效:治 療7d 后,仍有明顯癥狀,肺部濕羅音明 顯或加重,血常規(guī)及胸片無改善[5]。
記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濕羅音等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治療前后檢測各項血清炎性因子,包括CRP、PCT;治療前后檢測肺功能,包括FEV1、FVC、PEF。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2.09%(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濕羅音等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時間比較(±s,d)
表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時間比較(±s,d)
組別 n 咳嗽消失時間 咳痰消失時間 喘息消失時間 肺部濕羅音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43 4.12±1.47 3.27±1.04 4.53±1.38 5.72±1.46 6.15±1.53對照組 43 6.28±1.54 5.31±1.26 6.65±1.72 7.85±1.68 10.43±1.82 t 4.304 4.297 4.648 4.659 4.996 P<0.05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治療后CRP、PCT 均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4。
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PEF 均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 n CRP(mg/L) PCT(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3 22.13±3.45 7.52±1.94 4.09±1.07 1.43±0.39對照組 43 22.06±3.70 15.64±2.73 4.14±1.02 3.07±0.85 t 0.253 5.328 0.276 4.229 P>0.05 <0.05 >0.05 <0.0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n FEV1(L) FVC(L) P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3 1.25±0.32 2.51±0.40 2.27±0.35 3.46±0.38 70.87±4.98 95.89±5.43對照組 43 1.26±0.31 2.12±0.37 2.30±0.32 2.91±0.34 71.02±5.03 84.76±5.18 t 0.171 3.438 0.221 3.772 0.468 5.76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小兒支氣管炎是兒童時期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病變部位在肺部支氣管及毛細支氣管,通常由細菌、病毒等急性感染后引發(fā)的并發(fā)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是常見的感染病原體,可誘發(fā)支氣管內(nèi)炎癥反應(yīng),損傷支氣管黏膜及氣道內(nèi)毛細血管,導(dǎo)致炎性水腫,滲出液及分泌物增多,加之損傷的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可堵塞細小支氣管,進而造成氣道堵塞癥狀,出現(xiàn)氣促、喘息、咯痰不暢等癥狀,甚至引發(fā)肺氣腫及肺不張[6]。若患兒免疫力較差,病情可快速進展,炎癥累及肺實質(zhì),出現(xiàn)肺炎。常規(guī)依靠癥狀及體征較難診斷,本病的癥狀與肺炎類似,但也有一定區(qū)別。本病以喘息為主,可見咳嗽、咳痰、發(fā)熱等癥狀,大多為低熱,病情嚴重者出現(xiàn)呼吸頻率增快,甚至誘發(f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危及患兒生命[7]。因此,早期診治十分重要。
氨溴特羅口服液是臨床常用輔助治療藥物,由鹽酸氨溴索和鹽酸克侖特羅兩種藥物成分組成。鹽酸氨溴索能有效稀釋痰液,調(diào)節(jié)漿液及黏液分泌,增強纖毛運動強度和頻率,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同時可抑制炎癥反應(yīng),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合成,有助于提高炎癥控制力[8]。鹽酸克侖特羅是選擇性β 受體激動劑,能夠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擴張氣道,抑制支氣管痙攣,改善肺通氣功能[9]。兩種藥物具有協(xié)同作用,能提高化痰、平喘、抗炎的效果,快速解除支氣管堵塞,恢復(fù)通氣及換氣功能,且服用方便,口味好,患兒依從性高,安全性高,適于兒童使用[10]。
綜上所述,氨溴特羅口服液用于小兒支氣管炎臨床治療的效果確切,能快速緩解癥狀,增強炎癥抑制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在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