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林
我是在替天行道
今年14歲的小濤是一名初二男生,因為不滿老師公布考試成績排名,多次擅自擦掉教室黑板上的成績排行榜,并揚言要向教育局舉報,被老師懷疑有精神方面的問題,要求家長帶他看心理醫(yī)生。這天,小濤在媽媽潘女士的陪同下找到我咨詢。
“我那是替天行道!”說到擅自擦掉成績排行榜,小濤激動地說:“教育局早就不允許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了,為什么老師要頂風作案?這是對我們學生的不尊重!”
潘女士在一旁撇撇嘴,譏諷道:“要是你的名字靠前,你還替天行道嗎?”
“我不許你這樣說!”小濤跺著腳沖媽媽吼道,“學習成績不代表一切,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p>
小濤理直氣壯的成人口吻十分有趣。我問:“你說的這些,是誰教你的?”
“網上看來的?!毙龥]好氣地回答,“怎么,錯了嗎?”
“不!”我馬上表態(tài),“老師公布學生的成績,還搞排行榜,肯定是錯誤的,我堅決支持你!”
聽我這樣說,小濤憋了許久的眼淚奪眶而出。
因為拉近了心理距離,在接下來的單獨溝通中,小濤向我敞開了心扉,讓我全面地了解了一個中等生的焦慮和心酸。他告訴我,每次月考班里都搞排名,排名靠前的同學喜形于色,靠后的同學自慚形穢。他之所以要擦掉成績排行榜,是因為第二天要開家長會,他不想讓媽媽在大家面前沒面子?!皨寢寷]面子,回家肯定不給我好果子吃!”小濤哭喪著臉說,“和我有同感的同學不少,他們支持我擦掉排行榜,抗議老師不尊重我們的隱私。在他們心目中,我是替天行道的好漢!”
我判斷,這是一個自尊嚴重不足的孩子,而且,傷害他自尊的并非只是老師,家長也難辭其咎。心理量表的測試結果給我的判斷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
單獨溝通時,潘女士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小濤除了在學校有過激行為,在家也經常摔東西?!爸灰煽儾焕硐?,被爸爸批評兩句,他就大發(fā)雷霆,說我們不理解他,還揚言要離家出走?!迸伺空f,“其實這些都是表象,根本問題是他有厭學情緒?!?/p>
我說:“小濤不是厭學,而是厭考。因為考試成績排名讓他的自尊嚴重受損?!?/p>
“自尊?”潘女士不屑地說:“小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尊?”
我說:“人是情感動物,出生即有自尊需要。小濤14歲了,已進入青春期,對自尊的渴望更迫切。我們都是成年人,都有過14歲,仔細回憶回憶,當年考試成績公布前,我們恐怕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吧?”
我告訴她,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總體評價,既包括對自我能力的肯定,也包括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情感,如自豪、羞愧、自得、絕望等。自尊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自尊影響到孩子對自己、學校、家庭、社會、世界的看法,從而左右他的行為。自尊不足會影響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影響其適應學校和社會的能力,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晴雨表。
“通俗地說,自尊是人的動力系統(tǒng)?!蔽医忉尩溃暗妥宰鸬娜撕透咦宰鸬娜?,即使有相同的目標,也會有不同的表現:高自尊的人往往更有信心,能積極行動起來,遇到挫折也會從容面對,想辦法克服;低自尊的人往往覺得努力不會有好結果,傾向于放棄努力,遇到挫折更容易一蹶不振,難以走出困境?!?/p>
潘女士恍然大悟:“這樣說來,小濤無疑是低自尊的孩子!請問,低自尊一定會導致厭學嗎?”
我告訴她,如果自尊不足,人就無法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的評價,不能恰當地對社會環(huán)境的要求或事件做出合理反應,無法及時緩解生活中的焦慮。一言以蔽之,人就無法正常地進行社會生活。因此,低自尊的人通常表現出不好的自我形象,具體表現出兩類行為或態(tài)度:一類是自傷性行為或態(tài)度,主要指向自我,如自暴自棄、自怨自艾、自輕自賤等;另一類是自戀式或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與態(tài)度,主要指向他人與環(huán)境??赡艹霈F不負責任、冷漠、自我中心、敵視、攻擊他人、報復社會等偏激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小濤在學校表現出的攻擊性行為,其實不是替天行道,而是低自尊的表現。”我總結道。
孩子為啥沒自尊
潘女士問:“您剛才說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自尊需要,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蔽腋嬖V她,嬰幼兒期間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是一個人自尊的重要來源。所謂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支持不因孩子的表現不同而有所不同。這種愛和支持不僅僅是流于表面的支持和鼓勵,而是發(fā)自內心地把孩子看成有價值的人,讓孩子知道,父母欣賞的是獨一無二的他,而不是只愛他的優(yōu)點。首先,無條件的愛和支持表現為傾聽,因為父母的耐心傾聽可以直觀地表達對孩子的重視。其次,父母不應拿自家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不恰當的比較,從而給孩子貼上“差勁”“沒用”“膽小”等負面標簽。再次,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不能用與孩子的關系相威脅,如“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等。
潘女士問:“為什么無條件的愛和支持能給孩子帶來高自尊呢?”
我說:“從小享受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孩子長大后就會把這種積極的關注內化,然后用父母對自己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高自尊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
潘女士嘆了一口氣,說:“可惜我明白這個道理太晚了!小濤小的時候,我工作忙,幾乎天天加班,很少陪他,陪他的時候也很少耐心傾聽他。有時候他纏我纏得太厲害,我就嚇唬他,說把他賣給收廢品的老大爺。至于拿他跟小朋友比較,更是家常便飯。請問,現在開始培養(yǎng)小濤的自尊還來得及嗎?”
我告訴他,孩子自尊的第二個來源是在其社會化過程中的成功表現。8歲以后,如果孩子經常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證明自己能干、聰明,他就會產生較高的自尊感;相反,如果孩子在重要的領域總是失敗,就會產生較低的自尊感。此時,什么是“重要的領域”就顯得格外重要。比如,孩子跑得快,很容易在游戲中獲得尊重,孩子自己也會感覺自豪。但是上學以后,家長和老師輪番向孩子灌輸學習的重要性,孩子就會改變認知,把學習和考試當成自己的“重要領域”。此時,跑得快就不會給孩子帶來自尊感。
我說:“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越早越好,但再晚都不嫌晚,因為今天總比明天早一天。現代社會已經是多元化的社會了,孩子無論在哪一方面有所長,只要注重揚長避短,將來都有光明的前途。如果父母過度重視學習成績,一定會有大量孩子的自尊受損。事實上,孩子厭學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深層原因只有一個,那便是低自尊,以及因低自尊帶來的自卑、懶惰、失望、逃避、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高自尊,父母首先要端正心態(tài),糾正錯誤認知,給孩子起碼的自由。”
潘女士默默點頭,又問:“小濤的惡劣行為引起了班主任的強烈不滿,我已經替小濤賠禮道歉了,可是小濤死活不愿意親自道歉。您說,我該怎么辦?”
我說:“小濤剛才已經答應我,明天親自向班主任道歉。”
潘女士大喜:“太好了!他為什么轉變得這么突然?”
我笑道:“我告訴他,要想讓別人尊重你,你必須首先尊重別人;如果你不尊重別人,就要承擔別人不尊重你的后果。”
潘女士問:“他不再糾纏班主任違規(guī)公布學生成績這件事了?”
我說:“班主任的做法的確不對,小濤的抗議行為也無可指摘。當我跟他說到男子漢應該有寬容之心時,他就不再使牛脾氣了?!?/p>
潘女士不解:“他為什么會這樣?”
我說:“因為他要維護自己所剩無幾的自尊。”
如何培養(yǎng)自尊心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深入溝通,潘女士的偏差認知被一一矯正,開始理解小濤偏激行為的合理性,并認識到提升小濤的自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針對小濤的具體情況,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要愛護孩子。在家里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尊。如果孩子生病、受傷、在外受到欺負,父母要帶孩子看醫(yī)生,給他安慰,通過正當的途徑維權,讓孩子產生自尊。
二是要尊重孩子。雖然年齡小,孩子也是家中重要的一員,家庭事務也要征求他的意見。這種民主和諧的氣氛,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另外,家長在家中不要取笑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長大后缺乏羞恥感。
三是要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使他得到表現、鍛煉自己的機會。但是應防止虛榮化,比如有的家庭,一有客人來父母就讓孩子彈一段鋼琴,這時孩子得到的總會是肯定、贊賞。這樣會讓孩子很要面子,長大后心胸就比較狹小,容不得負面評論。
四是要適當表揚孩子。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父母應當適當地予以表揚。表揚孩子時,應該就事論事。這樣,孩子更能夠冷靜客觀地看待自己,并在今后繼續(xù)做那樣的事,而不是一朝給自己貼上標簽,永遠都必須是那樣的人。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恰當的自尊,而不是自尊不足或膨脹。
五是要適當批評孩子。孩子犯錯時,父母應適當予以批評。注意,應主要批評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他本人,不能說“你真笨”之類的話。這樣,孩子更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培養(yǎng)適度的自尊,而不是使自己的自尊受到打擊。有的父母,動輒訓斥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這樣,孩子受到長期的訓斥、指責,不利于自尊的形成;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那他就可能再也不作任何努力了。
六是不能放任孩子。放任是孩子成長的大敵,如果孩子任性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么孩子的發(fā)展就會受到很壞的影響。有的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樣下去,孩子一旦離開家庭,無法事事如意,自尊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七是父母要起模范作用。父母的模范作用對于孩子自尊的形成很重要。如果父母言語粗魯,衣冠不整、花哨,舉止行為粗野,那么孩子得到的可能就不是自尊了。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的父母。還有的父母拋棄了家庭、孩子,有的甚至做了違法犯罪的事,這些都會讓孩子在同伴面前抬不起頭,讓他們自尊受到極大打擊。
八是要形成良好的社會關系。家庭風氣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自尊自重、互尊互重的家庭關系,以及親戚關系,可以讓孩子在和諧、溫馨的環(huán)境中逐漸培養(yǎng)起自尊。相反,如果家庭之中婆媳關系惡劣,長幼之間矛盾重重,糾紛不斷;加上鄰里之間互相爭斗,那么孩子就會受到不好的影響,難以形成自尊。
第二天晚上,潘女士打來電話告訴我,小濤在上早自習的時候,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班主任鞠躬道歉了。班主任接受了道歉,并表示以后不再公布考試成績。全班同學對此報以熱烈掌聲。
我問:“小濤對這樣的結果感覺如何?”
潘女士喜道:“他說要用功學習,不做怕見考試成績的慫包!”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