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竑
摘要:自信心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對于幼兒的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的特征,給幼兒更多的關愛;了解幼兒的天性、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鼓勵其體驗成功的樂趣;尊重和理解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幫助幼兒逐步樹立自信心;以欣賞的目光關注幼兒,讓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中的孩子相互融合、共同成長。
關鍵詞:幼兒 自信心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4-0150-02
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影響深遠?!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弊孕判牡呐囵B(yǎng)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精神。自信心強的幼兒會更加樂觀開朗,面對新事物能夠快速理解接受學習有趣的東西會更快。
在幼兒園,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有不完美之處。部分能力弱的幼兒缺乏自信心,往往比較膽小、自卑,從不主動與小朋友和老師交流,課堂上也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說話含含糊糊,很難把自己心里的意思表達清楚,面對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常常膽怯、退縮。教育的真諦是讓每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十分必要,我們必須重視培養(yǎng)能力弱的幼兒的自信心,幫助孩子重塑自信。
一、仔細觀察幼兒的特征,給幼兒更多的關愛
教師要用心觀察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了解幼兒的精神需要,并盡可能予以滿足。幼兒的行為是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的,有些特征是隱形的,教師需要通過日?;顒佑^察幼兒的言行舉止,并持續(xù)解讀,才能真正了解幼兒的特點。有些幼兒雖然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比較穩(wěn)定,基本能跟著老師做游戲、唱歌,吃飯,玩彩泥,但是臉上缺少天真無邪的笑容,總是向窗外張望,不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新的環(huán)境中不敢表現(xiàn)自己的真實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全方位觀察、了解幼兒的特點,試著了解幼兒的心理和他們溝通,通過講故事、做游戲來提高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消除緊張、焦慮等情緒,幫助他們積極、愉快地融入幼兒園生活。教師對幼兒的關心和愛護在幼兒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幼兒的關愛中體察他們的個性差異,并給以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努力為每位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平等、和諧的精神家園,滿足幼兒的合理需求。
二、適應幼兒的天性,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鼓勵其體驗成功的樂趣
幼兒的天性是愛玩、好動、好奇心強、善于模仿。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些特點鼓勵其挑戰(zhàn)自己,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體驗成功的喜悅?,F(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爺爺奶奶更是疼愛有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當孩子模仿媽媽收拾碗筷時,媽媽就會奪過碗筷說:“寶貝,你會把碟子摔破的?!碑敽⒆幼约捍┮路臅r候,媽媽總會說:“穿錯了,穿反了?!碑敽⒆幼约撼燥垥r,奶奶又會說:“看你把飯撒得滿地都是?!遍L輩們以愛的名義綁架了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減少了幼兒對生活的適應能力和自信心,剝奪了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孩子從小就有了依賴性,一遇到困難就六神無主,沒有抗挫折打擊的能力,缺少自信心。其實孩子能走會說以后好奇心很強,潛意識里會有模仿成人的意識。幼兒會決定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成人在做的一切事情,他們都喜歡嘗試。在幼兒園里,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教師只在一旁做幼兒的合作者,進行適當?shù)闹笇Ь妥銐蛄?。有些幼兒比較敏感、自卑,一件小事都會使他們形成心理陰影,所以教師要對這類幼兒多加引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幼兒學會獨立做一件事,就會增強一份自信心。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做,只要給孩子時間,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動手,就會增強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xiàn)的機會與條件,使孩子在實踐中獲得自信。
三、尊重理解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幫助幼兒逐步建立自信心
教師眼中要有明媚,心存希望,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孩子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用寬容的態(tài)度尊重和信任幼兒,嘗試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做幼兒的良師益友。對于那些一直不主動表現(xiàn)自己的幼兒,教師要抓住最好的教育時機,善于捕捉細微表現(xiàn),洞察幼兒的思想,尋找切實有效的辦法,給孩子一份寬容和尊重,以不同的策略激發(fā)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最愛模仿老師上課的樣子,教師應當利用晨間談話時間,開展“我當小老師”“最佳歌手”、經(jīng)典誦讀、區(qū)域活動中的角色游戲等,讓幼兒在屬于老師的那塊地方找到快樂、自信與成就感。此類活動,自信的幼兒一般都爭先恐后參與,而那些自卑的、不善言語的、膽小的孩子則會坐著不動。靦腆的幼兒更需要鍛煉機會,更需要關注。教師應當重點培養(yǎng)幼兒們的自我肯定能力,針對幼兒的個性特點進行疏導教育,強化幼兒自我肯定意識,設定循序漸進的小目標,讓幼兒一步一步地提升;讓孩子在班級里做自己喜歡的活動,消除內心對老師的懼怕心理,從而愿意親近老師,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建立自信心。在自信心的支持下,孩子才能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
四、以欣賞的目光關注幼兒,讓不同成長環(huán)境的孩子相互融合、共同成長
每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幼兒在自己喜愛的游戲中表現(xiàn)得非常認真自信,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個性特點,善于挖掘他們的亮點和可愛之處,并經(jīng)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幼兒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教師還要及時發(fā)現(xiàn)有自卑感幼兒的點滴進步,及時給與正確評價和引導。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優(yōu)點,切忌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從而質疑孩子的小本領;更不要以成人的思維扼殺幼兒的想象力,否則會影響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個班級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教師要根據(jù)幼兒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施以有針對性的教育。區(qū)別對待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孩子,讓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下的兒童能融合在一起。教師可以多帶幼兒參加集體活動,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學會團結、懂得分享。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不同性格的幼兒一起做游戲,在游戲中建立起信任、依賴的關系,讓孩子相互分享玩具,培養(yǎng)幼兒相互謙讓、合作的意識。家長應當經(jīng)常給幼兒灌輸集體思想,使幼兒渴望過集體生活,通過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就會使幼兒變得開朗、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家長要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做事情不能操之過急,既不能事事包辦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在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下,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孩子獨立完成一件小事以后,家長要及時稱贊鼓勵,注意表揚的及時性、合理性,注意培養(yǎng)孩子各個方面的興趣,給孩子一個驕傲的理由,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幼兒的成功感很容易滿足,老師每天跟他說句贊揚的話,給他一個微笑,對他點一下頭,或者給他一個飛吻、一個贊,等等,幼兒的心理就能夠得到滿足,就有了成功感,在無形中就樹立了自信心。
“決心、恒心、信心”是人生成功的三大要素。而信心尤其重要,缺乏自信就難以適應社會,難以取得成功,甚至會產(chǎn)生種種心理障礙。幼兒時期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時期,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極有可能影響幼兒其自信心的形成與發(fā)展。所以,我們必須以最大的信任、必要的指導、最低限度的幫助,給幼兒一個有更多人支持、欣賞他們的環(huán)境,鼓勵幼兒做最好的自己。從小獲得自信的人生體驗,有助于幼兒構建未來的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1]李秋梅.淺談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3(1).
[2]苗春燕.淺談在幼兒教育中自信心的培養(yǎng)[J].世紀之星(交流版),2016(2).
[3]淺談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互聯(lián)網(wǎng)文檔資源,2018.
責任編輯:張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