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勇
談到校規(guī)校紀,就必然要談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處分制度。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據此,教育懲戒權將下放到學校層面。學校應當依法制定、完善校規(guī)校紀,明確教師實施學生管理和教育懲戒的具體情形和規(guī)則。探究發(fā)達國家校規(guī)校紀立法中的教育懲戒問題,對我國健全校紀校規(guī)立法,確保教師依法管理學生,保障師生合法權益,具有現實意義。
發(fā)達國家教育懲戒立法的特色
規(guī)范教育懲戒內容和限度。發(fā)達國家對教育懲戒依其主體、程度進行分類。美國各州通常按教育懲戒嚴重程度將其分為重大違規(guī)懲戒和一般懲戒,并按懲戒權限劃分不同懲戒主體:學區(qū)懲戒用于長期停課或轉學等嚴重情況;學校懲戒由校長決定短期開除或停學等;教師懲戒針對課堂較輕違紀行為,如訓斥勸告、逐出教室、課后留校、勞動作業(yè)。英國教育懲戒強調適宜性及學生個體情形,具體包括口頭訓斥、罰寫特定作業(yè)(如日記)、校內服務(如撿拾垃圾、清潔教室)等,極端情況下學??商幰远唐诨蜷L期停學。德國教育懲戒主要分為教育性措施和維持秩序措施。前者包括與家長談話、斥責、取消學校郊游等權利;后者針對嚴重違反校規(guī)學生,包括書面告誡、轉班、暫離學校以及退學或開除學籍(非義務教育階段)等。立法還依“比例原則”要求懲戒適度,與學生違規(guī)性質、危害程度、過錯程度相適應。日本明確懲戒主體、適用范圍及內容,禁止體罰。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長不得勒令停課,教育委員會做處罰決定不能僅參照校長書面意見,需結合學生家長意見;對高中生,校長有權獨立處罰,如停課、開除、勒令退學,但處罰決定應上報教育委員會。
強調正當程序。發(fā)達國家,尤其是英美法系國家,都在立法上強調正當程序,教育懲戒立法也不例外。美國聯邦憲法第14條修正案規(guī)定:“非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975年Goss 訴Lopez案中,俄亥俄州9名中學生被停學10天,校長下令停課前未舉行聽證,當地法院認定學生權利受侵犯,該案隨后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該法院確立了短期停學處分須有通知和聽證的判例,正式確認正當程序對教育懲戒的指導作用。根據正當程序,教育懲戒需有書面告知,即懲戒前書面通知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告知懲戒事由和方式,送達書面處分決定,告知不服懲戒的救濟途徑;學生若受嚴厲懲戒,有權要求召開聽證會進行陳述和申辯,其監(jiān)護人及代理人可出席聽證會。勒令退學或開除學籍需較完備的正當程序要求,包括指控通知、聘請律師、聽證、保持沉默、查詢證據、要求證人作證或控方舉證等。
凸顯權利救濟。發(fā)達國家注重通過建立完善的救濟立法保障教育懲戒的合法行使,“以權利制約權力”,防止濫用權力和侵犯權利。大多發(fā)達國家立法除通過明確懲戒權的行使限制、適用范圍、方式和程序以促使教育懲戒正當行使外,還在懲戒學生后建立較為完善的師生救濟機制。美國的教育懲戒強調懲戒學生時要提前通知懲戒理由、給予充分辯護機會、進行詳細檔案記錄及保障師生申訴機會等。英國規(guī)定家長要參與學生管理,學校要與家長簽訂教育學生協(xié)議,并協(xié)助警方實施學校安全伙伴計劃。韓國教師實施懲戒時要有其他教師在場。新加坡在校內設立學生法律援助辦公室,保護學生在受懲戒過程中和受懲戒后的合法權益。正是有了這些救濟機制,才令教育懲戒更為合法、規(guī)范,并有助于保障師生權益。
發(fā)達國家教育懲戒立法的啟示
要完善立法,明確懲戒內容范圍?!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guī)定,學??蓪κ芙逃摺皩嵤┆剟罨蛘咛幏帧?,實際賦予學校對學生實施否定性評價甚至懲罰(處分)的權力,但教育懲戒仍缺乏明確法律界定。為此,應完善相關法規(guī),確立教育懲戒,規(guī)范其范圍、對象、方式等,但禁止體罰。要依教育懲戒嚴重程度,實行一般、較重和嚴重懲戒等分類:一般懲戒,如點名批評、責令賠禮道歉、適當增加運動要求、課內面壁反省、暫扣違規(guī)攜帶的物品、暫時隔離教學現場,教師可據教學管理需要自主行使;較重懲戒,如暫停或限制參加社會實踐和游覽等集體活動、校內公共服務、隔離反省、家長到校陪讀等,用于違反校規(guī)拒不改正的學生,由教師經學校德育負責人同意并通知家長后實施;嚴重懲戒,如暫時停課停學、法治教育訓誡、專門教育場所輔導矯治、限期轉學、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對高中學生還可勒令退學或開除學籍),適用于屢教不改或有欺凌同學、辱罵毆打教師等惡劣行為的學生,由教師提請學校實施;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學生,由學校轉入專門學校教育矯治或移送司法機關。
要嚴格遵守正當程序。為確保教育懲戒合法合規(guī),避免其濫用并保障學生和教師的合法權益,教育懲戒要遵守正當程序。要確保懲戒規(guī)則明確、公開,如將其置于學校網站、學生手冊的顯著位置,保障學生知情權;懲戒主體應符合相應權限,要查證被懲戒學生確有違規(guī)行為;懲戒過程中教師要書面記錄并保障學生申辯、申訴、復議等權利;充分考慮學生性別、年齡、一貫表現、過錯性質、危害程度、悔過態(tài)度等,選擇適當懲戒方式,實現最佳教育效果。學校及教師采取較重或嚴重教育懲戒,需書面通知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懲戒事由和方式及不服懲戒處理可采取的救濟途徑;允許學生召開聽證會進行陳述和申辯,其監(jiān)護人及代理人可出席聽證會、查詢證據、質問證人、要求控方舉證等。嚴重懲戒實行“做出決定”與“實施懲戒”相分離,即教師負責提供學生應受懲戒的事實和懲戒建議,由學校負責人實施。學生受嚴重懲戒后能誠懇認錯、積極改正的,學校可提前解除懲戒,并恢復獲表彰或獎勵的權益。懲戒后應及時鼓勵和安慰學生,避免其失去學習和生活的信心。
要全面保障權利救濟。教育懲戒事關學生和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應建立有效的救濟機制,切實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首先,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對教育懲戒不服,可提起校內申訴。學校應成立由校內相關負責人、教師、學生、家長委員會、法治副校長以及教育或心理專家或法律專業(yè)人員等校外代表組成的學生申訴委員會,受理學生校內申訴。學校應明確學生申訴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受理范圍及處理程序等并向學生及監(jiān)護人公布。學生申訴委員會應全面審查學生申訴的事實、理由等,做出維持、變更或撤銷原教育懲戒的決定。學生或其監(jiān)護人對學生申訴處理決定不服,可向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申請復核或提起教育部門申訴。當然,學生認為教育懲戒侵害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亦可直接提起民事訴訟,無須經過申訴程序。其次,還應建立健全教師權利救濟機制。受立法缺位、自由觀念、媒體失當宣傳等因素的影響,當前很多教師不敢行使懲戒權,致使教學秩序和學生教育受阻。鑒于此,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應主動擔責,維護教師依法懲戒學生的合法權益,不能一味推諉或簡單粗暴處分教師;對威脅、侮辱、傷害教師的,應依法維護教師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支持或代表教師追究其法律責任。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