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實驗組重癥患者護理后母乳負性心理情緒評分顯著低"/>
候俊林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持續(xù)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在重癥醫(yī)學科護理工作中的意義。方法:選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0例重癥患者,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65例,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和實驗組(65例,應用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持續(xù)人文關懷護理理念)。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重癥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總滿意度、舒適度以及護理前后的負性心理情緒評分(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結果:兩組重癥患者護理前負性心理情緒評分比較未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重癥患者護理后母乳負性心理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重癥患者的舒適度以及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持續(xù)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在重癥醫(yī)學科護理工作中的意義重大,能夠顯著降低重癥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評分,提高舒適度和總滿意度。
【關鍵詞】人文關懷;重癥醫(yī)學科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130例重癥患者。實驗組中有5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6.58±5.24)歲,平均體重為(69.33±15.22)kg;18例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47例使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對照組中有4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6.67±5.11)歲,平均體重為(69.95±15.56)kg;20例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45例使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如:(1)基礎用藥指導;(2)體位護理;(3)基礎生命體征監(jiān)測;(4)飲食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持續(xù)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如:
1.2.1 轉科之前或者轉科即刻加以人文關懷護理 為了便于管理重癥患者,一般不允許患者家屬陪護,部分患者在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后普遍認為自己的病情十分嚴重,因此產生極大的負面心理情緒,此時護理工作人員需對其加以人文關懷護理。護理工作人員可以先向患者和患者家屬詳細介紹重癥監(jiān)護室的具體環(huán)境和治療措施和相關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雖然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意味著病情較為嚴重,但是仍然有諸多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加速患者恢復健康,從而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
1.2.2 以部分患者會時不時發(fā)出呻吟聲,加上各種器械設備運轉發(fā)出聲音,所以會讓患者產生過大心理壓力,出現(xiàn)休息時間不足等情況除此之外,患者家屬無法時刻陪伴在患者身旁,因此會感覺到異常的煩悶和孤獨。護理工作人員在護理時需避免大聲喧嘩,切忌當面談論患者的病情或者大肆宣揚患者的隱私,積極引導患者以積極地心態(tài)來看待病情;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保持柔和的病房光線,盡量保持低微的儀器聲音,給患者播放一些愛聽的音樂或者視頻等,不斷消除患者的孤獨寂寞感。
1.2.3 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 護理工作人員需積極主動地和患者家屬溝通,從而深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等,便于對患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護理工作人員還需時刻把握好患者的情緒變化,以安撫或者積極引導等方式加強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溝通,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患者家屬的探望時間,讓其有效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重癥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總滿意度、舒適度以及護理前后的負性心理情緒評分(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重癥患者護理前后負性心理情緒評分比較
兩組重癥患者護理前負性心理情緒評分比較未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重癥患者護理后母乳負性心理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重癥患者的舒適度以及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總滿意率分析
實驗組重癥患者的舒適度以及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總滿意率分別為98.46%(64/65)、95.38%(62/65),對照組分別為76.92%(50/65)、78.46%(51/65),實驗組重癥患者的舒適度以及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3.1 人文關懷的意義與作用
ICU(重癥醫(yī)學科)能提供給重癥患者最優(yōu)良的醫(yī)療以及最精細的護理,給重癥患者提供最優(yōu)質的治療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重癥患者的治療效果,縱使如此,當重癥患者長時間處于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每天見到生生死死,在時時刻刻緊張的同時還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極其容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甚至畏懼等情緒,給患者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心理因素會極大程度地干預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讓患者隨時保持樂觀開朗的治療心態(tài),對于重癥患者的治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文關懷是理性與感性融為一體,真正實現(xiàn)人文精神信仰的過程,醫(yī)護人員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切實落實患者的權利、人格、尊嚴等精神需求,讓患者感受到情感層次的照顧,人文關懷是最有效地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方式,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人文關懷在重癥醫(yī)學科護理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3.2 人文關懷的方式與要點
人文關懷應當融入護理人員日常生活行為中,在舉止中體現(xiàn)出人文關懷是護理人員應當具備責任,在ICU護理中,應當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則,工作期間手機保持靜音,不嬉戲打鬧,不大聲喧嘩,給患者最舒適的環(huán)境;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探討評論,做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體諒患者,給患者最優(yōu)質的服務;進行相關操作之前詢問患者意見,做到先問后執(zhí)行,并且將每一個操作規(guī)范、精準、迅速,將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降到最低;最后要時刻保持親切的笑容,給患者最真誠的服務,面對患者的問題的時候,要耐心、客觀、細致的解答。對待病人家屬的時候同樣應當讓對方盡可能的滿意,病人家屬的情緒很容易與患者相互影響,由于ICU的特殊性,病患家屬無法直接接觸病人,、對病人的情況無法切實的了解,與病人的情感交流也沒辦法直接進行,同時由于需要準備病人的相關費用,病人家屬會有極大的心理負擔,所以,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家屬也應當實施人文關懷,履行告知義務,讓患者家屬心里有底,同時應當給予家屬積極地鼓勵,環(huán)節(jié)患者家屬的的負面情緒。
參考文獻
陳妍利,鞠曉霞.人文關懷在重癥醫(yī)學科護理實踐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5):8808-8809.
陳鸞棠.持續(xù)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在重癥醫(yī)學科護理工作中的意義[J].大眾科技,2016,18(06):71-72.
賈喜梅.人文關懷在重癥醫(yī)學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8):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