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紫絹
【摘?要】教學是一項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德育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善于有效地向學生傳授自己的知識,不僅要了解教育學和心理學,而且要善于將教育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負面影響以及教學模式的僵化和單一性使得教學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便依據教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教學策略;道德與教學
教師在教學時,若想對學生進行高效的德育教學,首先應該了解現(xiàn)如今的德育教學現(xiàn)狀,基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在教學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管理,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瓶頸,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積極的參與其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課堂,本文就對以上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
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歷來被稱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子課”,學生在心理上一直將德育工作視為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除了00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新特點外,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滯后和缺乏導致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教學效果不佳。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教學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師資力量薄弱,而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很多老師上課前查了很多資料,課堂上滔滔不絕,總是認為所有的知識,只是為了得到安慰,“值得學生”.但結果往往是老師說話津津有味,學生聽課困倦。對此,一些老師“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不愛學習,真的很難教!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是使教師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或技巧。否則,即使我們有了理想的課程、課程標準和教材,結果也會是趙括只是紙上談兵。因此,在中學德育質素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對這些教學現(xiàn)狀,本文筆者依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2.1用“三心”搭建學生發(fā)展的橋梁。
如果說愛是心靈的鑰匙,那么愛就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師最寶貴的專業(yè)素質,是接近學生的重要法寶。只有關心學生,貼近他們的心靈,在學習中對學生、生活給予關心、幫助,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接管了一個復雜的班級,由于種種原因,班級紀律松懈,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缺乏應有的責任感和凝聚力。尤其是班上三個特別淘氣的學生,是班主任的頭痛,學習成績不理想,還經常吵架。針對以上問題,我采取了心與心的交流和心與心的交流的策略,與他們交朋友,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盡快走進他們的心靈,及時把握學生的心態(tài),把握學生的脈搏,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經過不懈的努力,班風班級面貌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在全校的各項活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圖2。耐心是關鍵。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不盡如人意,許多班主任在說服教育方面失去了耐心,經常利用學校規(guī)章對淘氣、淘氣的學生進行強制性要求。事實上,我們有經驗的班主任知道,教育的懲罰是最不令人滿意的,過多地使用這種方法,只會使學生對學校紀律更加漠不關心。在17或18歲的時候,學生缺乏自律,在學校犯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的班主任只用校規(guī)來對付這些學生,那么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學生們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因此,我們德育工作者應該允許學生在自我管理和自律的程度上,并在工作過程中堅持公正、不歧視、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同時,看到這些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堅持積極的教育,讓他們有堅持不懈的動力,這樣的教育可能比“懲罰”要好得多。
2.2結合網絡進行高效的德育教學
教育的目的不是應付考試,而是教育學生,教他們生活和工作的原則。而德育教學更是如此,部分中職院校學生在完成學業(yè)后即將踏入社會,因此培養(yǎng)他們的德育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要調整開展德育的方式,不能把德育課作為課程教學的輔助內容,德育是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堅強意志和良好素質的過程。學校只有在教學初期就重視課程,才能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的發(fā)展產生影響,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能力。另外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學校需要合理利用網絡技術,建立網絡教學模式。例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正確使用微信、微博和網站等社交媒體,建立網絡課程平臺,將現(xiàn)代內容融入枯燥的課程中,通過視頻教學、圖片展示和動畫播放,讓學生直接了解道德教育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用一種輕松的動畫形式向學生展示流行的網絡動畫兔年的動畫內容,展示中國的發(fā)展歷史和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史,讓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艱辛,了解我們祖先的艱辛,為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使用視頻講座的具體例子,使課堂更加生動。學??梢栽O立熱點討論專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的討論欄目進行信息互動和意見交流。將信息類課程的內容擴展到課程之外,可以減輕教學壓力,學生接受能力增強,學生受益更多。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大數據時代的云學習模式也值得稱贊。云學習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室,而是基于云中的虛擬教室,它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并允許他們在網上的任何地方學習,打破時間以及空間的局限,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
綜上所述,在教學時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充滿耐心,基于學生信心,鼓勵學生具有恒心,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堅持不懈的學習觀念,教師也應該積極的參與其中,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在學生遇到相應的困難時,教師可以適當基于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簡單分析,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結合信息技術,進行直觀的教學,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陳華.如何做好中職階段的信息化德育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2017:2.
[2]劉紅霞.校園文化建設: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141.
[3]張冰冰.關于小學生進行德育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
(作者單位:重慶市云陽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