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要說人必不可少的事情,排便就是其中的一個。很多人有邊排便邊玩手機的習慣,常常一蹲就是很久,甚至站起來的時候腿麻。其實,有些不良排便習慣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尤其是以下5點需格外注意——
1.不要分心。俗話說得好,做事就要專心致志,排便也應(yīng)集中注意力,體驗整個過程?,F(xiàn)在手機占用了人們太多的時間,很多人經(jīng)常是邊玩手機邊上廁所,殊不知,這樣一心二用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對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誘發(fā)便秘。此外,早上最容易出現(xiàn)結(jié)腸運動,起床后就上廁所,或者早餐后20分鐘排便是最佳時間。
2.不要“憋”。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常常忙于工作、趕地鐵,越來越多的人來不及上廁所,久之便有了“憋”這個詞。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時間久、次數(shù)多了,也可能會造成宿便太多,以致毒素沒能及時排出體外,從而影響身體健康,且容易造成習慣性便秘。所以,一定要盡量減少“憋”,避免條件反射消失帶來的便秘。
3.不要吸煙。現(xiàn)在吸煙的不止是男士,很多女士也開始吸煙,但由于種種原因,廁所里吸煙成了這類人群不得已的選擇。排便其實是一個全身運動,而這種運動會使人體需氧量增加,再加上廁所的空間狹小,排便時吸煙的結(jié)果就是自身成了一個有毒炸彈。吸煙甚至可誘發(fā)冠心病和哮喘,尤其是年紀大的人需特別注意。
4.時間不要太長。有些人經(jīng)常花上十幾分鐘甚至半個小時的時間來排便,或者等排便結(jié)束,還要意猶未盡地繼續(xù)蹲會兒,這都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建議每次的排便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如果超過10分鐘還沒蹲出來,就別太強求。因為蹲廁時間過長會讓括約肌充血,形成靜脈血管曲張,招來痔瘡。一些老年人很難在10分鐘內(nèi)解決,可以站起再坐下,把時間間隔開,堅決不能一次就蹲坐十幾分鐘。
5.姿勢要正確。一般來說,蹲便時,肛門周圍肌肉放松、腹壓增大,有助于順暢排便。只能坐便時,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狀態(tài)為宜,如身高不夠,可在腳下墊個矮凳。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用力排便可能誘發(fā)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所以最好選擇坐便,排完起身要緩慢。
除了要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生活中也應(yīng)合理飲食,這樣才能更好地預(yù)防便秘。
少食脂肪、蛋白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使大便排泄緩慢,從而導(dǎo)致便秘。
飲料適當:經(jīng)常飲用牛奶和蜂蜜,具有潤腸通便、潤膚養(yǎng)神的作用,既可防治便秘,又可防止因各種疾病造成的營養(yǎng)不良,對年老體虛、婦女及兒童,用之尤佳。
多吃水果:各種水果及干果,如香蕉、蘋果、核桃、花生、芝麻等都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明顯改善便秘狀況。
不要只吃素:膳食纖維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素食粗纖維的確有利于糞便的排出,但前提是腸道要有一定的推動力,而這推動力多來自腸道中的油脂(油脂在腸道中扮演著“潤滑劑”的角色),如果沒有它,腸子里一點“油水”都沒有,粗纖維食物被腸道吸收水分后全部堵塞在腸道中,更容易導(dǎo)致便秘。特別是胃腸功能較差的人,如果只吃素反而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
多食長纖維蔬菜:如芹菜、菠菜、大白菜、韭菜等,其纖維長,消化后殘渣較多,可明顯改善糞便成分,使糞便易于排出體外。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16字訣竅,即“定時定點、速戰(zhàn)速決、專心致志、隨有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