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3歲,2019年的時候左側舌底靠近根部的地方出現(xiàn)疼痛,時好時壞。曾到口腔醫(yī)院就診,說是灼口綜合征,建議我去看中醫(yī)。于是我到市中醫(yī)院去做了檢查、開了藥,期間一直堅持用藥,但效果并不明顯。請問這到底是種怎樣的疾???應該如何治療?
天津 閆女士
閆女士:
灼口綜合征(BMS)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現(xiàn)為口腔內灼熱感或火辣辣的感覺,燒灼感通常發(fā)生在舌尖、舌側、舌背、上腭及唇內側黏膜。部分患者會感到口干,還可能出現(xiàn)口酸、苦或金屬味道等異常感覺。味覺超敏者可能由于舌背乳頭密集而更加易感。患者的進食通常不會受到疾病的影響,多數患者進食可以緩解灼熱不適的癥狀。因以舌部為主要發(fā)病部位,灼口綜合征又稱為舌痛癥、舌感覺異常、口腔黏膜感覺異常等。據研究表明,該病好發(fā)于40~60歲婦女,即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后的女性為本病的高發(fā)人群。
該病無特異性的實驗室檢測指標和病理檢查依據,但需要實驗室檢查排除全身系統(tǒng)性疾患的可能,還需與灼口相關癥狀相鑒別,如舌部潰瘍、三叉神經痛、葉狀乳頭炎、舌癌。
現(xiàn)有的研究證實,灼口綜合征可能是由于一種支配口腔的神經纖維功能異常而導致神經性疼痛的出現(xiàn)??赡艿恼T發(fā)因素包括絕經期、不良生活事件(如失去工作,家庭成員生病等)等,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往往會加重疾病的癥狀?;颊叱R驅φ?谇唤Y構不了解而陷入“伸舌自檢→恐慌→再自檢→更恐慌→舌痛加重”的惡性循環(huán)中。此外,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礙。
灼口綜合征常表現(xiàn)為慢性病程,可持續(xù)數年。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患者難免會產生情緒變化或出現(xiàn)恐癌等心理,生活中常常提心吊膽、忐忑不安,口腔癥狀在此不良情緒因素的作用下愈演愈烈,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嚴重的睡眠障礙。建議患者朋友及時調整心態(tài),情緒的平穩(wěn)對本病的恢復或緩解均有積極的作用。目前國內外研究顯示,灼口綜合征尚未有惡變的風險,也不會傳染給他人。如果患者朋友實在擔心癌變,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因情緒波動而造成癥狀不斷加重。
鑒于灼口綜合征病因尚不明確,目前尚無根治的辦法。對于此類患者,在明確診斷后治療主張全身和局部、中醫(yī)和西醫(yī)、生理和心理相結合,竭力消除局部刺激因素,疼痛明顯者可局部應用止痛藥物。
全身治療需積極治療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如糖尿病、貧血、維生素缺乏等。失眠、抑郁明顯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選用谷維素、維生素B1等藥物。氯硝西泮等抗抑郁藥物可能對該病的治療有一定幫助,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酌情選用。同時,可采用認知療法等心理治療。中藥治療以疏肝解郁等為基本治則,成藥可選用加味逍遙丸、坤寶丸等,可結合穴位注射療法、激光治療等。其他非藥物治療方法,如壓力管理、瑜伽、運動與心理治療等有助于癥狀緩解,減輕該病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可以單獨使用或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治療。
灼口綜合征雖然不能在短期內治愈,但有研究顯示,約一半以上的灼口綜合征患者,在6~7年內口腔癥狀會逐步改善,約有1/5的患者癥狀會自行緩解,不治而自愈。總之,在醫(yī)患的共同努力下,該病是完全可控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做出如下嘗試:(1)積極調整心態(tài),樂觀面對生活,及時消除不良或負面情緒;(2)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多食一些生津水果和綠色蔬菜,例如蘋果、梨等,增加唾液分泌;(3)避免過度伸舌自檢,減少對疾病的過度關注,如果擔憂應及時到專科醫(yī)院就診;(4)調整睡眠和作息,盡可能保證充足的睡眠;(5)多培養(yǎng)興趣愛好,多參加文娛活動,既分散注意力,舒緩情緒,又鍛煉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