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文洲
王國維是近代難得一見的勤奮刻苦的讀書人,他曾經(jīng)說過:“余畢生惟與書冊為伴,故最愛而難舍去者,亦惟此耳!”王國維一生愛書、搜書、嗜書,讀書,通過獨特的讀書方法奠定了他人難以企及的學術地位。
在《王國維讀書年表》中,可以發(fā)現(xiàn)王國維讀書有個獨特鮮明的特點:他能夠憑借自己超乎于常人的充沛精力,將不同種類的書籍,甚至“風馬牛不相及”的書籍置放在同一時間之內(nèi),交叉進行閱讀。比如,王國維閱讀宋代以來的名家詞,可以同時從事輯錄、???,還尋章摘句地填詞,并且高質量地開展著詞評工作。他研究敦煌文書的同時,還翻閱漢代的地理學著作、讀宋代的《元豐九域志》,攻讀前人的音韻學著作,閱覽《倉頡篇》,甚至還在做翻譯。王國維每年的讀書活動,從表面看,很難有一個特別重點的主題,總是交叉并行,多頭齊進。
王國維研究戲曲史,按照常理應該是先讀戲曲方面的主要論著。但是他卻先從通讀、輯校唐五代詞,搜羅宋、金、元詞目入手,再轉向曲目的找尋,同時撰成《曲錄》,接著又以《曲錄》所列書目為向導,從眾書中尋找滑稽戲的材料,撰成《優(yōu)語錄》,又考證戲曲的緣起,著《戲曲考源》,而戲曲是戲曲作者撰成的,他便仔細研究作者們的生平,專攻《錄鬼簿》。再深一層就是研究大曲問題、角色問題,一層更進一層,一個問題的探討比另一個問題的探討更為深入。經(jīng)過五年時間的精心準備,最后進行一次全面的大總結,這總結的成果便是《宋元戲曲史》。
王國維曾經(jīng)四次研讀康德的著作,但是每次都沒有全部閱讀完畢。王國維說,對康德著作中某些章節(jié)的精神領會不透的時候,他便會暫時停下,而去讀叔本華,因為叔本華是通解康德的關鍵。讀完叔本華之書,再回過頭來讀康德,反復數(shù)次,所有心中的疑惑也就煙消云散了。
馬衡在《我所知道的王靜安先生》一文中介紹道:“王靜安讀書治學,常常交叉循環(huán)的更換。靜安曾經(jīng)說過,研究一樣東西,等到感覺沉悶的時候,就應該暫時擱開,作別樣的工作,等過一些時,再拿起來去作,那時就可以得到一種新見解、新發(fā)明。否則,單調(diào)的往一條路上走去,就會鉆進牛角尖里去,永遠鉆不出來的。照他這話看來,他是思想不受束縛,而且怕受束縛的人。”
王國維的讀書,思想不受桎梏和束縛,讀書的時候就能在同一時間里,將應該混雜在一起的書籍交叉起來研讀,這是最高境界的休息式讀書。思想不受束縛,遇到難讀之書,就會暫時退讓,甚至置之不理,待條件成熟,然后對準突破點,猛閱狠讀。
王國維獨特的讀書方法奠定了他學術上的偉大成就,陳寅恪先生對王國維的學術思想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睂W人已逝,但是王國維先生在讀書道路上孜孜以求、勤勉努力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