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銀妹 尹雪芬 陳國琛 李江
摘要? ? 為探討高效菌肥(劑)對蠶豆產量和農藝性狀的影響以及與蠶豆品種的匹配性,篩選出適宜大理州施用的根瘤菌肥(劑),進行了5種根瘤菌肥(劑)篩選試驗。結果表明,鳳豆13號施用5種根瘤菌肥(劑)后,根瘤重量和數(shù)量顯著增加。其中,施用豆粕生物有機肥后產量為5 657.1 kg/hm2,較對照增產52.6 kg/hm2,初步篩選出豆粕生物有機肥與鳳豆13號匹配,適宜在大理州施用。
關鍵詞? ? 蠶豆;根瘤菌肥(劑);產量
中圖分類號? ? S529;S147.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2-000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蠶豆(Vicia faba L.)屬于豆科蝶形花亞科蠶豆屬一年生(春播)或越年生(秋播)草本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作物,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蠶豆根瘤大而多,其根瘤菌具有較強的固氮能力,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是目前研究證明的效率最高的一種生物固氮體系,是一種低能耗、無污染的植物生長氮素供應形式,可減少化肥施用量,達到節(jié)本增效、綠色環(huán)保的效果[1-4]。因此,筆者在云南省大理州開展蠶豆根瘤菌肥(劑)篩選試驗,旨在探討不同高效菌肥(劑)與蠶豆品種的匹配及對蠶豆產量和農藝性狀的影響,為今后施用菌肥改善蠶豆根系發(fā)育、提高產量、促進節(jié)本增效和綠色環(huán)保奠定基礎,也為生產上推廣普及菌肥應用技術提供參考。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田間試驗設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推廣研究院糧作所試驗基地進行,試驗地前作玉米,土壤為膠泥土。試驗區(qū)田間管理同一般大田。
1.2? ? 試驗材料
供試菌肥(劑)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提供,分別為菌劑(河北益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用法為用水稀釋后拌種)、TBK復合微生物原菌(上海僑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拌細土或作基肥撒施)、復合菌劑(山東蘇柯漢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拌細土或作基肥撒施)、復合生物菌有機肥(河北農旺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基施)、豆粕生物有機肥(河北農旺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基施)。
供試作物:蠶豆,品種為鳳豆13號,是大理州主栽品種,由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推廣研究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提供。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河北益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菌劑拌種,用量2 250 g/hm2;處理2:TBK復合微生物原菌拌細土或作基肥撒施,用量15 kg/hm2;處理3:復合菌劑拌土或作基肥撒施,用量30 kg/hm2;處理4:復合生物菌有機肥基施,用量1 500 kg/hm2;處理5:豆粕生物有機肥基施,用量1 500 kg/hm2;以不施用菌肥(劑)作對照(CK)。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設計,小區(qū)面積10 m2。
1.4? ? 田間調查
盛花期每個處理中部位置隨機取10株進行調查,測定植株鮮重、地上部鮮重、根瘤數(shù)量、根瘤鮮重、干重。成熟期每個處理中部隨機取10株進行考種,考種指標為株高、總莖枝、有效莢數(shù)、結莢節(jié)數(shù)、結莢高度、單莢粒數(shù)和百粒重。取樣后整個小區(qū)實收計產。
1.5? ?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和DPS 15.1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2? ? 結果與分析
2.1? ? 不同處理對蠶豆主要性狀的影響
由表1可知,施用5種菌肥(劑)后,蠶豆株高均低于CK,單株莢數(shù)表現(xiàn)為處理4>處理5>CK>處理3>處理1>處理2,處理4、5較CK單株莢數(shù)分別增加了0.93、0.20個,其他處理單株莢數(shù)均低于CK;單莢粒數(shù)僅處理4高于CK,其他處理同于或低于CK;結莢高度表現(xiàn)為處理2、4較CK分別增加1.92、1.85 cm,其他處理結莢高度均較CK低;結莢節(jié)數(shù)表現(xiàn)為處理2、3多于CK,其余處理較CK少;施用菌肥(劑)后,總莖枝除處理4與CK一致外,其余處理均較CK減少。綜合來看,各個處理的主要性狀表現(xiàn)差異不顯著。
2.2? ? 不同處理對蠶豆單株鮮重及根瘤的影響
由表2可知,施用5種菌肥(劑)后,植株鮮重表現(xiàn)為處理4、2較CK分別增加76.5、55.2 g/株,其余處理較CK表現(xiàn)減少;地上部分鮮重表現(xiàn)則與植株鮮重表現(xiàn)一致,但處理3與處理2、4差異顯著,與CK則差異不顯著;根瘤鮮重表現(xiàn)為處理2>處理4>處理5>處理3>處理1>CK,處理2、4、5、3、1較CK分別增加5.07、2.93、2.27、1.27、0.83 g/株,處理2與CK差異表現(xiàn)極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根瘤數(shù)量表現(xiàn)為處理2>處理4>處理5>處理1>處理3>CK,較CK分別增加79.00、40.34、34.34、19.34、18.67個/株,對根瘤數(shù)量的作用表現(xiàn)、處理間的差異與根瘤鮮重一致。
2.3? ? 不同處理對蠶豆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蠶豆施用根瘤菌肥(劑)后,百粒重除處理4較CK減少0.91 g外,其余處理的百粒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產量表現(xiàn)為處理5較CK增產52.6 kg/hm2,增幅0.94%,其他處理的產量較CK則均表現(xiàn)減產,但各處理較CK增產或減產均不顯著。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施用5種菌肥(劑)后,能夠不同程度地提高蠶豆的根瘤重量和數(shù)量,促進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這與很多學者在豆科作物研究中的結果一致[5-8],其中,TBK復合微生物原菌15 kg/hm2拌細土或作基肥撒施的處理促進作用最為明顯。對鳳豆13號產量的影響則僅豆粕生物有機肥1 500 kg/hm2基施有增產作用,其余均表現(xiàn)減產。綜合根瘤菌肥(劑)對鳳豆13號主要性狀、根瘤及產量的影響,初步篩選出豆粕生物有機肥與鳳豆13號有較好的匹配度,適宜在大理州施用,而TBK復合微生物原菌和復合生物菌有機肥對蠶豆產量和主要性狀的影響等不一致,可能與根瘤菌肥(劑)的固氮效率有關系,其次可能是蠶豆品種與根瘤菌肥(劑)匹配度的原因。因此,在應用根瘤菌肥(劑)時,不僅要結合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還需要考慮與品種的匹配度,篩選出與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最為適應的根瘤菌肥(劑),保證發(fā)揮出更好的固氮作用。
4? ? 參考文獻
[1] 葉茵.中國蠶豆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1-25.
[2] 路敏琦,李俊,姜昕,等.我國蠶豆根瘤菌的多樣性和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7,13(1):73-77.
[3] 譚娟.接種俄羅斯大豆根瘤菌對大豆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作物雜志,2007(4):36-37.
[4] 姬月梅,羅瑞萍,趙志剛,等.接種根瘤菌對春大豆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種子,2014,11(33):75-78.
[5] 陳海榮,郭照輝,巍小武,等.根瘤菌肥對紫云英生長影響的研究[J].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2012(10):260-264.
[6] 趙念力,古為,張俐俐,等.俄羅斯高效大豆根瘤菌肥對大豆主要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1):72-73.
[7] 楊慶鋒,杜迎輝,劉峰.根瘤菌肥對花生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4,46(5):93-95.
[8] 王平,桂林國,吳秀玲,等.不同根瘤菌菌劑對蠶豆/玉米間作體系的固氮效果及產量影響[J].寧夏農業(yè)科技,2011,5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