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課堂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有效課堂的基礎,文言文教學中的導入是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較為關鍵的一環(huán)。大部分學生對晦澀的文言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通過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畏難心理,為開展文言文教學打開良好局面。為此,文言文教學時,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做好文言文課堂導入,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快樂學習的欲望,以幫助學生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課堂導入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不僅能夠從文言文中感受到我國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從古言文的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道德,使學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促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但是在文言文實踐教學中,教師也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和困境,例如學生的語言習慣影響、興趣度較低、理解能力較差、教學局限性太大等等.
一、創(chuàng)設文本情境,以景激趣而導入“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課堂導入的重要性被廣為認可和高度重視,對于文言文教學導入的探討,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諸如故事法導入、情境法導入、問題法導入等。在這諸多的導入方式方法中,最為普遍、高效方式就是情境法導入。所謂情境法導入,就是通過將文言文中描述的情景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重新創(chuàng)設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觀看”在“閱讀”和“學習”之前,從而使學生熟悉文言文描繪情景,產生熟悉感與親切感,打破對于文言文學習的抵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在精心研究文言文文本內容和主題、背景的基礎上,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快速引領到“真實”的文言文情境中,構建樂讀、樂學的互動課堂。創(chuàng)設文言文情境,一般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相對應的圖片,可以向學生播放與文言文中情境相似的視頻,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總而言之是為了使學生對文言文的情景內容有所認知和熟悉。在文言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予以注意的是,要給予學生足夠充分的輔助內容,應幫助學生建立對文言課文的整體感受上的認知,而非一景、一物。同時,教師在進行文言課文的情境創(chuàng)設時,還應注意向學生提出一定難度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以問題導向開展文言學習。
二、積極創(chuàng)新,改變教學模式
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模式當中抽離出來,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和主導,提升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當中形成一種自主意識,感受到文言文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想要創(chuàng)新、改變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教師單一的講解、教授變?yōu)槎嘟巧墓餐谌?,在課堂中注重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并且可以適時地加入其他教學平臺和教學工具開展文言文教學,提升文言文教學水平。第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開展競賽,學生在比賽的氛圍中能夠更大地激發(fā)其學習動力。
三、布置學習任務,以問促學而導入
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灌輸模式,倡導和實施“先學后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文言文教學前,教師應在課前設計預習導學提綱,巧妙設計自主學習的任務,課堂上以學習任務為抓手,通過提問的方式而導入新課的學習,既優(yōu)化了導入的方式,也促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課堂上以問題的形式開展課堂導入,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課堂導入方式。向學生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是了解文言作品的創(chuàng)業(yè)背景,可以是作者的生平遭遇、文學風格和文學成就,也可以是文章中的疑難字詞、特殊句式,或是文章的章節(jié)結構、布局思路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布置學習任務的目的,不是要求學生在課前解決課文中的問題、難點重點,而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習任務敦促其開展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直面文言課文,主動解決學習障礙。此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布置“彈性任務”,即要求學生在若干學習任務中選做部分,而非全部完成。這樣的好處在于,可以使學生基于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相應的學習任務,避免學生被動應付態(tài)度。
四、引導學生誦讀,提升學習能力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文言文教學的學習要求很大一部分都是要求學生進行背誦。因此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的誦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通過文言文的誦讀來掌握和發(fā)現(xiàn)文言文誦讀的韻律,掌握文章的寫作節(jié)奏。當下由于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對于文言文的誦讀重視程度不高,但是誦讀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和學習時,可以帶領學生進入文章的人物情感當中,讓學生能夠利用語言描述進入一個自我的學習狀態(tài)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言文的學習能力。例如,在進行《陳情表》文言文的誦讀當中,學生可以利用語氣、情感來體驗到文中諸葛亮的人物情感變化,從人物變化中加強對整篇文言文的掌握程度,從而提升學習質量。
在文言文教學中,合理、有效的導入,可以收到“先發(fā)制人”的效果,促學生快速融入文言文學習中。只有把握住文言教學課堂導入這塊“敲門磚”,教師才能更好地進行文言文教學,學生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科學有效地開展課堂學習,文言文教學質量才能提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導入方法,以獨特、新穎的導入,為文言文課堂增加亮點和趣點,讓文言文教學更精彩。
參考文獻:
[1]黃鵬.新形勢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課堂的構建[J].知識窗(教師版),2020(11):56.
[2]陸榮.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99.
[3]郭世俊.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0(30):139-140.
河南省永城市第七中學?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