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1400)
隨著物理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中學物理實驗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高考物理實驗題具有較強的導向性,能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動向。因此,對高考物理真題評析顯得尤為必要,筆者以2019年高考全國卷Ⅲ物理實驗題為例,對試題內涵深入挖掘,期望能為物理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例1(2019年高考全國卷Ⅲ理綜第22題):甲乙兩位同學設計了利用數(shù)碼相機的連拍功能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實驗中,甲同學負責釋放金屬小球,乙同學負責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時候拍照。已知相機每間隔0.1s拍1幅照片。
(1) 若要從拍得的照片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實驗中還必須使用的器材是( )。
A. 米尺 B. 秒表
C. 光電門 D. 天平
(2) 簡述你選擇的器材在本實驗中的使用方法。
(3) 實驗中兩同學由連續(xù)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ac=58.7cm,則該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本題要求學生能正確理解測定加速度實驗中相關物理量,并能與實驗器材一一對應,考查運動學公式。
(1) 頻閃照相與打點計時器實驗原理相同,均是相隔一定時間進行一次記錄。所以在利用頻閃照相法計算物體速度時,必須明確長度、時間這兩個物理量。根據(jù)題目條件,已知兩次位置間的時間間隔,因此,利用秒表測時間在本實驗中顯得多余,A選項正確。
(2) 將米尺豎直放置,小球下落時應盡量靠近米尺。
例2(2019年高考全國卷Ⅲ理綜第23題):某同學欲將內阻為98.5Ω、量程為100μA的電流表改裝成歐姆表并進行刻度和校準,要求改裝后歐姆表的15kΩ刻度正好對應電流表表盤的50μA刻度??蛇x用的器材還有:定值電阻R0(阻值14kΩ),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500Ω),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500Ω),電阻箱(0~99999.9Ω),干電池(E=1.5V,r=1.5Ω),紅、黑表筆和導線若干。
(1) 歐姆表設計
圖1
將圖1中的實物連線組成歐姆表。歐姆表改裝好后,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應為Ω;滑動變阻器選(填“R1”或“R2”)。
(2) 刻度歐姆表表盤
通過計算,對整個表盤進行電阻刻度,如圖2所示。表盤上a、b處的電流刻度分別為25和75,則a、b處的電阻刻度分別為、。
圖2
(3) 校準
紅、黑表筆短接,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歐姆表指針指向kΩ處;將紅、黑表筆與電阻箱連接,記錄多組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及歐姆表上對應的測量值,完成校準數(shù)據(jù)測量。若校準某刻度時,電阻箱旋鈕位置如圖3所示,則電阻箱接入的阻值為Ω。
圖3
圖4
解析:(1) 本題考查的是歐姆表的改裝過程,題目中原先電流表量程為100μA,現(xiàn)在要求15kΩ的刻度正好對應的是50μA,50μA也就是指針指在表盤的中間位置,其對應的刻度正好是歐姆表的中值電阻,即歐姆表本身的內阻。實物電路圖中只需將實驗器材串聯(lián),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對于歐姆表的紅、黑表筆,尤其需要注意“紅進黑出”的要點(電流由紅筆進,由黑筆出),實物電路圖連線見圖4所示。
可計算出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R=RΩ-Rg-r-R0=900Ω,滑動變阻器應選擇R1。
(3) 紅、黑表筆短接時,被測電阻Rx=0。對滑動變阻器進行調節(jié),指針指到靈敏電流表最大刻度處(即歐姆表指針指到0Ω處),電阻箱接入的電阻R=35000.0Ω。
實驗原理是實驗的核心,是物理實驗思想、方法的彰顯。在例1中,學生需要知道頻閃照相作為研究物體做變速運動的常用手段之一,頻閃儀會每隔一段時間發(fā)出一次短暫的閃光,照亮運動的物體,膠片上可以利用記錄下物體在閃光時的確切位置,學生只有理解了利用頻閃相機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原理,才能在第(1)問中選擇出還需使用的實驗器材。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在連續(xù)相鄰的相等時間內位移差值為一定值,即:Δx=aT2,計算得出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例2側重于考查歐姆表的構造以及電表的改裝,解答這一題的關鍵在于依據(jù)歐姆表的原理得出中值電阻的阻值。學生只有正確理解中值電阻的概念,才能計算出接入電路的滑動變阻器阻值。上述考題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以合理設問的方式,多角度考查了學生對基本實驗原理的理解和遷移能力。
實驗設計能力的考查著重強調學生是否能依據(jù)提出的問題、某一物理現(xiàn)象或者情境,靈活地應用已有的物理知識、方法,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實驗方案。例2第(1)問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能正確連接實物電路圖,并具有電路保護的意識,進行合理估算,選擇適當?shù)幕瑒幼冏杵?。?并未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而是在題目中給定的實驗情境中融入了對實驗設計能力的考查,第(2)問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并能依據(jù)實驗情境,選擇出適當?shù)膶嶒炂鞑?,說出具體的器材使用方法,試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基本實驗技能是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關鍵,例1第(3)問明確要求學生對最后實驗結果運用有效數(shù)字規(guī)則進行表述。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學生給出的答案是g=9.70m/s2,表明其實驗技能不扎實,忽略了有效數(shù)字具體運算規(guī)則。例2中也涉及電阻箱的正確讀數(shù)、歐姆表的調零以及紅黑表筆的接法等實驗操作知識點的考查。高考物理大綱中明確要求學生知道有效數(shù)字的概念,會用有效數(shù)字正確表達測量的結果,會使用基本實驗器材。由此可見,兩道考題緊扣考綱,命題導向十分鮮明,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物理核心素養(yǎng)及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學探究作為其重要組成,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物理實驗及其實踐活動。歷年高考題的考查也凸顯出了實驗能力的重要性,2019年高考物理全國卷Ⅲ中實驗題對于進一步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以下啟示。
為培育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落實考試大綱中物理實驗要求。如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問題不僅是高考實驗中的??键c,也是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難點。如果教師僅僅只是傳授讀數(shù)方法,學生沒有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其教學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所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目的和方案的確定、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與處理、實驗誤差分析以及實驗結論的得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容忽視,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
最近幾年全國卷Ⅲ中的物理實驗題并不都是教材原題,但考查的實驗原理和方法源于教材。如2018年、2019年全國卷Ⅲ實驗題第22題考查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原理的理解和分析,其實驗情境分別來自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問題與練習”“做一做”等欄目。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應只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的演示實驗,還要深入挖掘教材中實驗素材,將實驗素材進行重新設計,鼓勵學生開展開放性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做一做”欄目涉及了利用傳感器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者間的關系進行探究、利用傳感器測速等內容,因此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數(shù)字化實驗系統(tǒng)開展課外物理實驗研究。實驗方案由學生自主設計,數(shù)據(jù)收集與處理以小組形式進行,最后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