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閱讀相較于小學語文閱讀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就很難對閱讀內容有較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師應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分析能力、對文章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加深學生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閱讀;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題
1.1課堂缺乏新意,教學手段相對單一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課堂缺乏創(chuàng)新性,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手段,再到教學方式及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缺失顯而易見。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還是受限于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教學內容很難脫離教材,教學手段也較為單一,對于現(xiàn)代的信息化手段及設備的應用不足,導致課堂缺乏趣味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種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社會發(fā)展,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阻礙,與現(xiàn)階段教育的要求也不相適應。
1.2重視程度不高
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并沒有給予閱讀足夠的重視,沒有認識到閱讀對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時,只是按照教材要求進行教學,既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又沒有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閱讀思維和閱讀能力受到限制。語文閱讀內容大多都是作者把生活的經歷,經過自己的藝術加工,再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而一些教師的教學脫離了實際生活,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進一步理解。
1.3教學活動形式化
新課標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以及自主表達,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不同的知識訴求,為了響應新課改,很多教師也開始將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上。對于學生而言,其自身卻并沒有掌握自主閱讀的技巧與方法,自主閱讀很多時候也就成為了盲目閱讀。在缺乏教師有效引導的基礎上,學生也難以從閱讀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2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1情境為依,力促自主閱讀
教學情境是學生在語文文本解讀中面臨的基本外部情境,也是影響初中生個人情感激發(fā)和自主性文本解讀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在新形勢下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我們不妨利用教學設備優(yōu)勢,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情境構建方式,以多維情境為依托推進初中語文閱讀課堂,讓學生們在對多維度的直接性知覺刺激下激活個人情感,產生自主解讀語文文本的欲望。
例如:在對文本《安塞腰鼓》的教學過程中,我先用多媒體播放了安塞腰鼓表演視頻,然后問學生們:“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表演形式的名字叫什么嗎?”“安塞腰鼓。”學生答?!芭??你們是如何知道的呢?”我問?!耙驗?,今天要學的課文是安塞腰鼓?!睂W生答。“好聰明呀!那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從文本中找到描寫安塞腰鼓表演場面的片段,并將其與安塞腰鼓表演場面聯(lián)系到一起呢?”我一邊說一邊展示從視頻中截取的畫面。繼而,學生們閱讀文本,在建立文本內容與圖片內容之間的思維聯(lián)系的過程中,完成了文本解讀和畫面想象任務,獲得了對安塞腰鼓教學視頻的深度化感知。在該教學過程中,我以視頻播放的方式導入文本教學,讓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在視頻的多維刺激下進入閱讀感知狀態(tài),充分調動個人情感與思維活力,為學生們自主推進文本探究奠定了基礎。
2.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
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一個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主要取決于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浸潤著文化養(yǎng)分,對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主要作用。中學教師應該與學生培養(yǎng)和諧友好的新型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多讀一些中外名著、傳記、散文、詩歌,讓學生翱翔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學會鑒賞、品評、辯論。學校要多舉辦一些朗讀競賽、排練課本劇、舉辦學生辯論會、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等一系列活動,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讀,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鑒賞能力,讓學生熱愛語文,喜歡閱讀。例如,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著名小說,小說情節(jié)曲折,通過盼于勒、見于勒、躲于勒,形象地塑造了自私貪婪、唯利是圖的菲利普夫婦,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金錢關系,金錢把一切友情、親情、愛情都湮沒了。我班學生通過編寫課本劇,小組同學進行表演,把每個人物形象表演地栩栩如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讓同學們周末去讀書館再閱讀一下莫泊桑的其他小說,多角度地了解他作者的寫作風格。
2.3以互動提效率
語文閱讀教學是開放式的教學,不僅承擔著帶領學生學習知識、開闊視野的任務,還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任務。因此,語文閱讀課堂應該是開放的、互動的、平等的。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可以客觀、辯證地對閱讀文本進行剖析,提高閱讀綜合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在互動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對閱讀文本先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最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現(xiàn)狀去優(yōu)化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曉秋.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9(19):123.
[2]程妍.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53.
[3]鄒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優(yōu)化策略[J].成才之路,2012(35):72-73.
武昌文華中學?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