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的教學一方面陶冶學生的情操,另外也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思想和意識的啟蒙關(guān)鍵時期,音樂教育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對一些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在融合教育的模式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特殊兒童也能接受高質(zhì)量的音樂教育,在音樂學習中提升他們的情感意識以及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特殊兒童;小學音樂課堂;融合教育
特殊兒童往往是在智力上發(fā)育比較落后或者身體上有缺陷,情緒和行為有異常的孩子。這類學生在融合教育中往往會因為自身的缺陷產(chǎn)生自卑心理,或者由于對課堂的內(nèi)容無法有效掌握導致對學習產(chǎn)生嚴重的抵觸情緒。而這些都不利于學生進一步接受教育。本文主要探討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中,如何在融合教育的模式下有效開展對于隨班就讀學生的音樂教學,使其能夠在音樂課堂中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一、特殊兒童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特殊兒童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導致內(nèi)心的自卑和脆弱,音樂是人類情感表達的主要渠道,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而且通過音樂教育能夠滲透到學生發(fā)展的德、智、體等各個方面,對學生全面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特殊兒童,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可以促進他們智力的開發(fā)。另外,特殊兒童他們本身情感上就比較脆弱,再加上身體的缺陷,通過音樂的學習不僅能夠讓他們的感情增加了一種釋放的渠道,在學習音樂中感受到快樂,而且提高他們對于生活中美的認知,提高他們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讓他們的心態(tài)變得更加樂觀與積極向上,以更好的心態(tài)迎接他們不平凡的人生。通過音樂教育促進其智力的開發(fā)以及
二、在融合教育模式下對特殊兒童進行音樂教學的策略
(1)充分了解特殊兒童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
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往往都是有身體某方面的缺陷,因此教師在正是開展教學時要先充分了解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夠力。有的學生是智力發(fā)育遲緩,但是對音樂有一定的敏感性,有的學生可能是說話不太清楚,還有的可能是由于自閉導致的不喜歡進行溝通交流等[1]。在教學開展中一定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法,切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讓特殊兒童在音樂學習中感受不到快樂與成就感。針對特殊兒童根據(jù)其具體情況可以降低其對于樂理知識等的要求,但要通過游戲設(shè)置或者進行簡單問題提問的方式讓這些學生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讓他們感受音樂帶個他們的快樂。
(2)實施差異化教學,讓學生從音樂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
特殊兒童盡管已隨班就讀的方式和正常兒童坐在同意的教室里,但是針對孩子不可忽視的差異性,在教學中還是應該有所區(qū)別,這種區(qū)別體現(xiàn)在教學方式與教學目標的上。根據(jù)學生對音樂感知的具體情況制定與之發(fā)展相對應的教學目標,并且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學目標的不同進行差異化教學。這種差異化教學不是將特殊兒童和正常兒童進行分開教學,而是在課堂上根據(jù)目標不同對特殊兒童實施與之相對應的教學策略。
例如在進行小學音樂《音階歌》的教學時,正常兒童要求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基礎(chǔ)的音樂知識,并且可以熟練演唱音符。而對于智力低下的特殊兒童這樣的目標顯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相應地調(diào)整目標,讓他們可以達到認識哆來咪等,并且能夠跟唱就可以。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特殊兒童的提問也應該有技巧,進行引導式提問。對于正常學生直接提問音符都有哪些,通過讓學生之間相互補充來進行完善。而對于特殊學生可以這樣提問:“音樂里的音符除了哆來咪你還能想到誰呢?”當學生回答出來一兩個了教師就應該給予其相應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與正常學生一樣的成就感,從而促進他們的進一步學習。
(3)進行課堂游戲設(shè)置時,為特殊兒童安排合適的角色
課堂游戲活動是音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也是增強音樂教學趣味性以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方法。而課堂的游戲活動一般都帶有比賽的性質(zhì),特殊兒童往往由于其反應遲鈍或者理解能力有限很難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這樣也會導致其自卑以及對于學習的抵觸[2]。因此教師在進行游戲設(shè)置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特殊兒童的具體情況,在游戲中為他們安排合適的角色,讓其也能在參加音樂游戲活動中體會到成就感,并且通過參與集體活動讓他們增進與同學之間的感情。
例如在讓學生進行演唱接龍活動時,可以安排特殊兒童第一個進行演唱,既讓他感受到了領(lǐng)唱的快樂,又使其參與到了游戲活動中。還有在進行“人體鋼琴游戲”時,每個組分七個人,分別代表七個音符,如果有高低音練習的話可以再適當增加人數(shù)。教師選擇學過的學生都熟練掌握的歌曲進行演唱,唱到的音符代表對應音符的學生迅速站起來。在這個游戲中為了避免特殊兒童反應慢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設(shè)置,找尋對應歌曲里最簡單明顯的音符交給特殊兒童來扮演,這種刻意在課堂上分配的時候不能表現(xiàn)出來,而是要做到無痕融合。通過這樣的安排讓特殊兒童也能夠積極參與到游戲中,而且不會使其感覺到較大的困難。讓其在融合教育中充分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對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三、結(jié)束語
特殊兒童的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融合教育的模式下,教師更應該加強對特殊兒童的關(guān)注,通過對學生發(fā)展情況的深入了解,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讓特殊兒童也能在融合教育中體會到音樂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并且通過通過積極參與班級游戲活動的方式,讓音樂真正走入到特殊兒童的生活中,促使他們打開心扉,以更加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進行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陳雅娟.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幼兒隨班就讀策略探究[J].才智, 2019(13):176-176.
[2]焦庭芳.融合教育背景下隨班就讀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個別化[J].文淵(中學版),2019,000(002):691.
張家港市三興學校?蘇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