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韋云路,謝雨菡,唐勇,李璐,李全宏*
1.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國家果蔬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yè)部果蔬加工重點開放實驗室(北京 100083);2. 北京嘉和一品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花費在烹飪上的時間日益減少,而更加關注方便快捷的連鎖餐飲方式,即通過超市、便利店等購買成品或半成品簡單加工食用。隨著食品加工工業(yè)化及科學技術革新化,中式菜肴發(fā)展為快捷、衛(wèi)生、營養(yǎng)的大眾方便食品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對餐飲企業(yè)而言,建立統(tǒng)一的食品加工廠,采取“中央廚房”模式生產成為趨勢。截至目前,我國方便即食食品行業(yè)已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逐步走出困局,呈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1]。中華美食色香味俱全,聞名海內外,菜品都是通過主料、輔料的搭配再加以調味而成的,正所謂“一菜一格,百菜百味”[2-3]。烹飪技術包括炸、炒、煎、燉等[4],烹調者的經驗對于味道鮮美的中式菜肴尤為重要,增加了中式菜肴工業(yè)化生產難度,造成盡管中國的方便食品發(fā)展迅速,但方便食品品種結構不全面,中式菜肴市場占有量小、生產技術不完善局面。
中式菜肴方便食品目前主要有速凍中式菜肴方便食品、真空凍干中式菜肴方便食品、中式菜肴罐頭類食品等[5]。其中,速凍或冷藏的菜肴半成品具備良好的市場前景,消費者在食用前只需將原材料經簡單的加熱處理(如微波、蒸煮等)即可食用,既保證菜肴原有的色香味和營養(yǎng),又具有加工和運輸成本低的特點。
豉汁排骨是中國傳統(tǒng)粵菜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名點,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大眾喜愛,這道菜肴中最主要的原料是豆豉和排骨。豆豉是一類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發(fā)酵類食品,是由大豆發(fā)酵而來,其營養(yǎng)價值豐富,可溶性氮,維生素A及維生素B1、B2等含量很高[6-8]。豆豉中的類黑精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自由基。豆豉溶栓酶是一類堿性絲氨酸蛋白酶,能夠直接溶解血栓,激活人體中的纖溶酶原,提高內源性纖溶酶的作用[9]。豆豉中包含一定的低聚糖類,是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可有效改善腸道環(huán)境。豆豉能抑制α-葡糖苷酶活性,對葡萄糖的生成和吸收有一定減緩作用,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10-11]。豆豉還具有一定抗氧化性[12],其中大豆異黃酮具有抗真菌和真菌毒素、抗溶血因子等多種生物活性[13],可有效減輕血壓、癌癥、心血管疾病等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14-15],有效防治抗機體功能衰老等。索化夷等[16]通過檢測永川豆豉傳統(tǒng)發(fā)酵階段大豆異黃酮含量及成分,發(fā)現(xiàn)其構成發(fā)生根本轉變,由糖苷型轉變?yōu)榫哂猩锘钚缘能赵?,使豆豉更具保健功效。排骨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不僅能為人體補充必須的營養(yǎng),還具有一定益生功效。豬肋排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質和微量元素,還具有磷蛋白、磷脂質、軟骨素、各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等健康有益因子[17-20]。豬肉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含量為可溶性蛋白121.37 mg/g、總糖4.59 mg/g、游離氨基酸4.63 mg/g,同時,豬骨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新鮮豬骨中含63%~68%水分、12%~14%蛋白質、10%~12%脂質、1%~3%鈣和8%~11%灰分[21-23]。在烹飪過程中,排骨中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發(fā)生水解,形成一系列小分子物質,如短肽、氨基酸、低聚糖、脂肪酸、核糖等。這類小分子物質不僅易于人體吸收,而且能夠發(fā)生美拉德等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排骨特征風味。
近年來,如肯德基、麥當勞等著名快餐店已實現(xiàn)規(guī)范化、標準化、系列化地生產,從原料到餐桌都有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標準,色香味形幾乎完全相同[24]。這種模式使其能夠規(guī)?;a。借鑒洋快餐經驗,中式菜肴要想實現(xiàn)加工工業(yè)化,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烹飪的隨意性、經驗性,增加操作準確性,實現(xiàn)量化生產。在國家標準指導下,從菜品的原輔料選擇、初加工到烹制、殺菌消毒、包裝等過程實現(xiàn)完全自動化、程序化[25]。因此,針對豉汁排骨這以傳統(tǒng)中式菜品進行加工工藝研究,采用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26-28],用感官評分為主要參考依據(jù)對豉汁排骨的制作工藝進行探索和優(yōu)化,確定豉汁排骨的最佳工藝配方,旨在為豉汁排骨工業(yè)化生產提供更多理論依據(jù)。
豬肋排(北京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陽江豆豉(廣東陽帆食品有限公司);料酒、生抽、老抽、白砂糖、鹽、色拉油、耗油、胡椒粉、馬鈴薯淀粉(市售)。
德國樂信Rational-XS 6 2/3型萬能蒸烤箱(Rational萊欣諾股份有限公司);奔騰C21-PG12電磁爐(上海奔騰企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奧德居W-300真空包裝機(東莞市青葉包裝機械有限公司);電子秤等。
1.2.1 工藝流程
將400 g豬小排剁成2 cm2小塊,冷水沖洗,瀝干水分備用;10 g大蒜、8 g香蔥、10 g姜分別切碎備用。
中火加熱炒鍋中的油冒出少量的煙(120~160 ℃)時,放入蒜末、蔥段、姜末、干豆豉迅速翻炒至散發(fā)出香味。
將炒好的材料放入裝有排骨小塊的大碗中,放入料酒、生抽、鹽、胡椒粉、老抽和白砂糖,攪拌均勻,放入馬鈴薯變性淀粉充分混勻,用保鮮膜包好腌制。
將腌制好的排骨小塊平鋪在盤子中,放入預熱好的蒸箱中蒸1 h。
按每袋200 g裝定量裝袋,真空抽氣,密封包裝[29]。
1.2.2 加工工藝優(yōu)化
1.2.2.1 單因素試驗
基于對配方各種原料的單因素考察結果,確定制備豉汁排骨的基本配方和工藝,豬肋排400.00 g、料酒20.00 g、生抽20.00 g、鹽3.00 g、色拉油40.00 g、胡椒粉1.00 g、淀粉20.00 g。固定上述試驗條件,分別考察干豆豉(25.00,30.00,35.00,40.00和45.00 g),老抽(0,1.00,2.00,3.00和4.00 g),白砂糖(12.00,16.00,20.00,24.00和28.00 g),腌制時間(10.00,20.00,30.00,40.00和50.00 min),對豉汁排骨感官評價的影響。
1.2.2.2 正交試驗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確定對豉汁排骨感官評價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和水平,對干豆豉(A)、老抽(B)、白砂糖(C)、腌制時間(D)4個因素,各選取3水平,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通過感官評價結果分析得出豉汁排骨的最佳加工工藝。
1.2.3 感官評價
選20名經過感官評價培訓的人員進行感官鑒定,通過香氣、色澤、口感、外觀形態(tài)4個方面對不同加工條件下豉汁排骨的感官品質進行評定,最終根據(jù)打分情況判斷產品優(yōu)劣。具體評定標準如表1所示[30-31]。
2.1.1 腌制時間的確定
腌制是肉品加工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技術,可以改善肉的顏色、風味和防腐,進而提高肉品質[32]。采用單因素試驗條件,以老抽2.00 g、干豆豉35.00 g、白砂糖20.00 g為基礎,選取腌制時間10.00~50.00 min,以10.00 min為梯度遞增添加進行優(yōu)化。由圖1可知,在固定其他試驗條件前提下,隨著腌制時間延長,豉汁排骨風味感官評分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
圖1 腌制時間對豉汁排骨風味的影響
2.1.2 老抽添加量的確定
老抽是在生抽基礎上加入焦糖,經特殊工藝制成的濃色醬油,適合肉類增色作用。采用單因素試驗條件,以腌制時間30 min、干豆豉35.00 g、白砂糖20.00 g為基礎,選取老抽添加量0~4.00 g,以1.00 g為梯度遞增添加進行優(yōu)化。
由圖2可知,在固定其他試驗條件前提下,隨著腌制時間延長,豉汁排骨風味感官評分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
圖2 老抽對豉汁排骨風味的影響
2.1.3 干豆豉添加量的確定
采用單因素試驗條件,以腌制時間30 min、老抽2.00 g、白砂糖20.00 g為基礎,選取豆豉添加量25.00~45.00 g,以5.00 g為梯度遞增添加進行優(yōu)化。
由圖3可知,在固定其他試驗條件前提下,隨著腌制時間延長,豉汁排骨風味感官評分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
2.1.4 白砂糖添加量的確定
采用單因素試驗條件,以腌制時間30 min、老抽2.00 g、干豆豉35.00 g為基礎,選取白砂糖添加量12.00~28.00 g,以4.00 g為梯度遞增添加進行優(yōu)化。
由圖4可知,在固定其他試驗條件前提下,隨著腌制時間延長,豉汁排骨風味感官評分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
圖3 干豆豉對豉汁排骨風味的影響
圖4 白砂糖對豉汁排骨風味的影響
2.2.1 正交試驗
按照單因素試驗中確定的基本配方和工藝條件,選擇L9(34)正交試驗表,對干豆豉(A)、老抽(B)、白砂糖(C)、腌制時間(D)4個因素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以確定最佳配方。正交試驗的因素與水平如表2所示,結果及分析如表3所示。
通過極差分析法對正交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如表3所示,可以通過K1、K2、K3值的大小判斷出各因素在1、2、3不同水平之間的影響,K1、K2、K3為指標平均值,R為極差。R值的大小波動直接反映因素對目標的影響程度,數(shù)值越大,影響越劇烈。分析可得,RD>RC>RB>RA,各因素從主到次的順序為:D(白砂糖)>C(干豆豉)>B(老抽)>A(腌制時間)。從每個因素的K1、K2、K3中挑取值最大的水平組合作為最優(yōu)方案,得出的最優(yōu)方案為D3C3B1A2,即白砂糖28.00 g、干豆豉35.00 g、老抽1.00 g、腌制時間30 min。
2.2.2 正交優(yōu)化結果驗證
將正交試驗得出的最優(yōu)制備豉汁排骨配方,與得分最高組(第4組)配方進行對比。
由表4可以看出,正交優(yōu)化結果組得分(8.04±0.128 4分)比得分最高組(7.44±0.178 7分)整體可接受程度更高,即最終確定試驗方案為D3C3B1A2(白砂糖28.00 g,干豆豉35.00 g,老抽1.00 g,腌制時間30.00 min)。正交優(yōu)化試驗是一種高效、較為客觀準確并且能將各因素有效連接的多因素試驗設計方法,通過正交優(yōu)化法,對影響豉汁排骨風味的因素進行全面優(yōu)化。
表2 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
表3 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表4 正交優(yōu)化結果和得分最高組(第4組)配方
隨著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消費者越來越熱衷于快餐食品,故對中式菜肴方便食品的需求與日俱增,規(guī)?;a勢在必行。試驗研究豉汁排骨這一傳統(tǒng)中式菜肴加工工藝,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對其工藝進行優(yōu)化,以期為該菜肴的量化及規(guī)?;a提供理論依據(jù)。得到豉汁排骨的最佳工藝配方為:豬肋排400.00 g,料酒20.00 g,生抽20.00 g,鹽3.00 g,色拉油40.00 g,胡椒粉1.00 g,淀粉20.00 g,干豆豉35.00 g,老抽1.00 g,白砂糖28.00 g,腌制時間30.0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