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云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受,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感受文化的美好。通過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通過研究生本理念與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為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生本理念注重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轉變傳統(tǒng)教學的思想觀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將更多的自主權交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注重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為學生安排合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本文通過研究生本理念與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為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分析
當前的語文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傳統(tǒng)的“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只是將語文教學作為語言文字的教育模板,忽視了對于文學鑒賞的啟蒙,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只是一味被動的接受知識。語文教學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更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載體。
二、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一)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應試教育下的課堂往往會被滿黑板的文字和教師不停休的講解所占據(jù),而學生也只是在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生本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平等、和諧教學環(huán)境的構建,做到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中應該盡量感知每一名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通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另外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不斷引導和鼓勵,有效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
(二)信息化技術與生本教育的融合
通過信息化技術可以豐富教學手段,信息化與升本理念的融合可以為學生構建新型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進行主動積極的學習,促使學生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課件的設計,通過校園專題網(wǎng)站為學生搭建可以進行交流合作的平臺,從而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另外“微課”以其內(nèi)容的簡短精悍和可反復觀看的優(yōu)勢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到了現(xiàn)在的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所講授的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錄制,在遵從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消除疑難問題,讓學生更好的展開學習。
例如,微課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nèi)容,但有很多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受到約束。利用微課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有效的寫作素材資源和寫作思路。教師可以制作一節(jié)《提綱這樣寫》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觀看完視頻內(nèi)容后,可以模仿微課中講授的方法先編寫一個提綱,學生再通過“模仿—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有多種,只有學會加以利用才能夠讓其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三)鼓勵大膽質疑、營造優(yōu)良教學環(huán)境,
生本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單純的教授知識不如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質疑,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主思考。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未知的事物充滿的了好奇,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在課堂上質疑聲音的出現(xiàn)。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思考,將好奇心轉變?yōu)橘|疑,進而在質疑中進行分析,最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應不斷強化自身的素養(yǎng),在面對學生的質疑時應該持有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
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一文中,文中描寫了北京人從臘月進行春節(jié)準備直到春節(jié)正式結束時的一系列活動,學生可能會想一些平時并沒有思考過的事情,例如“為什么要喝臘八粥?新年的前一天為什么叫‘除夕?為什么要守歲?”等,勾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通過講解一些具體的含義,讓學生從春節(jié)的儀式感中體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增強民族自豪感。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的生本理念的運用,可以讓教師在遵從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基礎上,通過交流與溝通不斷為學生構建適合學生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氛圍。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通過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進行主動的探究學習,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志霞.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思考[J].內(nèi)蒙古教育,2015
[2]陳紅平.淺談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思考[J].吉林教育:綜合,2015(19):74
(浙江省義烏市廿三里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