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穎慧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需要學生積累大量閱讀經驗的學科,僅依靠教科書上的閱讀材料遠遠不夠。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視域出發(fā),簡要分析如何科學有效應用拓展性閱讀材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拓展性閱讀材料,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拓寬視野,使學生掌握到很多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內知識,加深對相關課內文章的認知與理解。如何有效提高拓展性閱讀材料的應用效果?筆者結合語文教學,進行一些實踐探究。
一、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自主選擇性
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拓展性閱讀,但由于教師預留的閱讀時間非常少,導致學生無法對拓展性閱讀材料產生深刻的認知與理解,既沒有充分發(fā)揮拓展閱讀的意義與效果,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過度以教師為主的拓展性閱讀與課本文章的日常講解,在學生看來可能并沒有明顯區(qū)別,但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拓展性閱讀材料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在拓展性閱讀材料上的自主選擇權,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文本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另一方面學生自己選擇的拓展材料也更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夠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比如,在講到關于愛國題材的課文時,為了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多角度理解文章背后的內涵,教師可以采用詩歌朗誦的形式開展拓展性閱讀。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所學的文章內容,讓學生按照自己對文章的認知與理解通過課外文選以及請教父母、借助互聯網等方式選擇一篇自己認為與課文相關且能夠抒發(fā)愛國情感的詩歌或文章作為自己的拓展性閱讀材料。之后教師可以選擇幾首適合詩歌朗誦的配樂,讓每一位學生都到講臺上以朗誦的方式展示自己所選擇的拓展性閱讀材料,并補充解釋自己選擇該篇材料的原因,即該篇文章與所學文章之間的關聯。通過這種方式既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空間,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喜好與需求選擇拓展閱讀的材料;又可以通過朗誦的形式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鍛煉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
二、選擇合適的材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無論什么學科,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始終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學生對拓展性閱讀材料有充足的的閱讀興趣才能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從而發(fā)揮出相關閱讀材料的真正效果。拓展性閱讀材料不僅是為了輔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內文章,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相關的拓展性閱讀材料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滿足教育意義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趣味性原則,尊重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在幫助學生掌握相關語文知識的同時,使學生發(fā)現語文學習與閱讀學習的真正魅力。
比如,在講到古詩詞等相關課內文章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詩詞中出現的典故與寓言故事作為拓展性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結合小學生比較愛玩的天性,教師還可以選擇合適的寓言故事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趣味閱讀。首先可以先向學生發(fā)放相關的拓展性閱讀材料,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與了解;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人物角色,在小組內通過不斷的溝通與交流就角色扮演的形式與方法進行探討。其次每個小組在展示的過程中,其他學生需要結合每位學生的表演選出小組內表現最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這種方式選擇學生最喜歡也最感興趣的故事性拓展材料并結合課堂游戲的方式,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進行閱讀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切實提高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與熱情,為學生在課下進行獨立閱讀提供新的方式。
三、拓展閱讀方式,豐富學生閱讀體驗
當前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拓展性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逐漸習慣根據課本后面的延伸閱讀推薦選擇文字性的閱讀材料,拓展閱讀的方式十分單一,大多是教師的枯燥講解。這種單一的文字拓展性閱讀資料以及單一的講解式拓展性閱讀方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低水平重復作業(yè)。小學階段的學生本就處于好奇心與求知欲十分旺盛的階段,長此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只會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嚴重影響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與閱讀理念。拓展性閱讀材料不能僅局限在課本教材所指定的范圍之內,閱讀教學方式也不應該局限于教師單一的文章內容的枯燥講解。在現代化教學設備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善于結合多媒體以及其他活動形式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與閱讀體驗。
比如,在講到景物描寫性的文章時,為了幫助學生產生更加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與互聯網技術開展現代化的拓展性閱讀。首先教師需要結合課內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具體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并與之相關的音樂、圖片以及視頻等資料,并進行科學的歸納分析與資源整合。之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課文中出現的景物描寫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與播放相關的電子閱讀材料,即在展示圖片的同時為學生同時播放合適的背景音樂或直接截取合適的視頻資料,讓學生以更加直觀與形象的方式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描述的景象,從而加深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選擇合適的拓展材料、創(chuàng)新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以及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多樣化的拓展性閱讀等方式切實發(fā)揮出拓展性閱讀材料的作用與效果。
【參考文獻】
[1]石路面.拓展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改實踐,2016
[2]徐國杰.拓展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語文,2017
[3]徐璐.拓展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好處[J].小學課外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