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李青松 黃豫
中圖分類號R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408( 2020 )02-0217-04
DOI
10.6039/j .issn.1 001-0408.2020.02.17
摘要 目的:為臨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丹參酮ⅡA磺酸鈉(STS)注射液提供參考。方法:收集某三級醫(yī)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STS注射液的患者信息,根據(jù)藥品說明書的相關建議,評價其用藥合理性;采用成組設計和個人匹配法對其不良反應/事件(ADR/ADE)風險及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考察其相關性。結(jié)果:共納入3 283例患者;STS注射液的平均用藥頻度均小于1.5,藥物利用指數(shù)均小于1.0,提示該院使用STS注射液基本合理。STS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藥主要為適應證不恰當(46.48%),溶媒選擇不合理(15.84%)和給藥濃度過大(2.71%)。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腎功能不全患者應用STS注射液后發(fā)生ADR/ADE的風險顯著增加(P<0.05)。結(jié)論:該院STS注射液臨床使用中存在超適應證、超濃度和溶媒不當情況,要加強對該制劑的用藥評估和監(jiān)測,對腎功能不全患者尤其要防范ADR/ADE的發(fā)生。
關鍵詞 丹參酮Ⅱ。磺酸鈉注射液;真實世界研究;藥物利用研究;影響因素;成組設計法;個人匹配法
丹參酮ⅡA磺酸鈉(STS)是唇形科植物丹參中分離的二萜醌類化合物丹參酮ⅡA經(jīng)磺化后所得的產(chǎn)物,其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高,臨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輔助治療;此外,臨床還將其用于治療腦缺血性疾病、糖尿病并發(fā)癥甚至突發(fā)性耳聾等,均取得了一定療效[1-5]。但隨機對照試驗因其嚴苛的納入排除標準使得試驗人群不能充分代表用藥人群,有限的樣本量和較短的隨訪時間導致對不良反應/事件(ADRIADE)探測不足,因此有必要進行真實世界研究。但STS注射液在真實世界人群中的用藥合理性及安全性評價研究目前還未見報道。故本研究通過對某院2016-2017年度住院患者使用STS注射液的情況進行分析評價,以探討該藥使用的合理性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影響因素,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統(tǒng)計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某三級醫(yī)院使用STS注射液的全部住院病歷。逐項統(tǒng)計患者的就診科室、一般情況(性別、年齡、藥物過敏史)、疾病診斷、檢查資料、藥物治療信息(用法劑量、溶媒及其用量、給藥頻次、使用療程等)、與其他經(jīng)靜脈途徑使用的藥物序貫應用時是否沖洗輸液管或更換輸液器、聯(lián)用其他藥物的情況以及STS注射液相關ADR/ADE發(fā)生情況等。
1.2 研究方法
1.2.1 評價參考 以藥品說明書以及《丹參酮Ⅱ?;撬徕c注射液臨床應用專家建議》[6]等為依據(jù),建立STS注射液臨床使用合理性評價評判標準,涉及的評價指標有西醫(yī)診斷、給藥劑量、溶媒選擇、溶媒劑量、給藥濃度及給藥頻次等。
1.2.2 藥物利用研究(DUR)根據(jù)限定日劑量(DDD)、限定日濃度(DDC)、用藥頻度[DDDs(以劑量計)或DDCs(以濃度計)],以平均用藥頻度[aDDDs(以劑量計)或aDDCs(以濃度計)]和藥物利用指數(shù)[dDUI(以劑量計)或cDUI(以濃度計)]為參數(shù)[7-9],從給藥劑量和給藥濃度兩方面評價STS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本研究按說明書起效劑量設定DDD值為40 mg。其中,aDDDs(或aDDCs)=某藥品DDDs(或DDCs)/實際使用人數(shù),反映平均每位患者的用藥強度;dDUl(cDUI)=某藥品的DDDs(或DDCs)/實際使用天數(shù),若dDUI(或cDUI) 1.2.3 ADR/ADE分析的匹配方法及賦值情況按照巢式病例對照研究的匹配原則[10],對研究隊列內(nèi)每一個發(fā)生ADR/ADE的患者,在其內(nèi)部按一定因素(如年齡、性別等)選擇條件相同或相近、未發(fā)生ADR/ADE的4~5個患者作為對照組。本研究按1:4的比例從患者隊列中隨機抽取使用STS注射液未發(fā)生ADR/ADE的患者組成對照組,對其進行成組設計匹配和個體匹配。對病例中有詳細記錄并有可能對用藥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進行分析。在進行成組設計時,將年齡、性別、過敏史、超適應證、用藥天數(shù)、溶媒、是否沖管、超濃度給藥、腎功能等作為影響因素納入分析,且各因素在總體與樣本間均無顯著性差異;進行個體匹配時,采用單純隨機抽樣法,以發(fā)生ADR/ADE的病例組患者年齡±5歲、性別相同作為條件成組。 參照文獻方法[11]進行賦值:年齡,≤20歲=1,21~60歲=2,>60歲=3;性別,男=1,女=O;過敏史(包括食物、藥物過敏史等),有=1,無=0;超適應證,是=1,否=O;用藥天數(shù),>7 d =l,≤7 d =0;溶媒,不符合說明書要求=1,符合說明書要求(選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O;沖管,是=1,否=O;給藥濃度,超濃度給藥( >0.16 mg/mL) =l,推薦濃度給藥(≤0.16mg/mL) =0;腎功能,腎功能不全=1,正常=O。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上述資料采用Excel 2010錄入后,應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基本情況 2016年1月-2017年12月,該院共有3 283例患者使用STS注射液,其中,男性1 620例(49.35%),女性1 663例(50.65%),男女比例相當;年齡15~97歲,平均(60.71±16.40)歲;平均體質(zhì)量(62.05±12.01) kg;平均用藥時間(6.20±4.47)d;有食品、藥品過敏史(包括青霉素、磺胺類、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等)的患者254例(7.74%)。其中,大多數(shù)有并發(fā)疾?。? 153例,96.04%),均有西醫(yī)診斷;使用STS注射液前后聯(lián)用其他經(jīng)靜脈途徑使用藥物者3 155例(96.10%),但只有12例(0.37%)患者病歷見STS與其他藥物序貫應用時沖洗輸液管或更換輸液器的記錄。
本研究基于藥品說明書及專家指南推薦,采用藥物利用研究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初步對某院STS注射液臨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進行了評價,探討了ADR/ADE發(fā)生的相關影響因素。由于本研究收集到的樣本量有限,在ADR/ADE信號分析方面不夠深入,未能進一步闡明腎功能損害程度與ADR的相關性。建議醫(yī)療機構(gòu)及時開展STS注射液的專項點評,制定并遵循相關專家共識和循證藥學證據(jù),將聯(lián)合用藥時沖管作為常規(guī)操作,對臨床用藥不規(guī)范者給以警示和相應懲戒。此外,還應盡快完善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中用藥劑量、濃度和療程的提醒設置,一旦醫(yī)師處方超過此限度即不予執(zhí)行,而須按照相關規(guī)定,經(jīng)臨床藥師及院內(nèi)專家討論通過并備案同意后方可使用,減少用藥隨意性。同時,臨床使用STS注射液時應做好擴展適應證的辨證研究,以詳實的臨床用藥資料支撐生產(chǎn)廠家后續(xù)對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以提高臨床用藥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徐丙超,周芯羽,王軒,丹參酮Ⅱ。磺酸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房,2017,28(26):3660- 3663.
[2]喬高紅.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8.33(9):2403-2408.
[3]范煥瓊,莫志婷.丹參酮ⅡA磺酸鈉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15):130-131.
[4]季衛(wèi)國,丹參酮ⅡA磺酸鈉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療效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3):35-36.
[5]陳或,古彥錚,鄒嘉平,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急救雜志,2017, 24(4): 396-400.
[6]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規(guī)范治療專家組,丹參酮Ⅱ?;撬徕c注射液臨床應用專家建議[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12):1261-1264.
[7]孫世光,孫蓉.藥物利用研究在中藥注射臨床使用合理性與安全性再評價中的應用[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30(5):1519-1524.
[8]李靜,張紅艷,孫世光,血塞通注射液臨床使用合理性與安全性再評價[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6,36 (15):1291-1293.
[9]劉紅霞,陳志恒,孫世光.銀杏內(nèi)酯注射液臨床使用合理性與安全性再評價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0):930-932.
[10]焦雪峰,李君霞,陳爽,基于巢式病例對照研究的紅花注射液不良反應/事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8,38(10):1087-1090.
[11]李春曉,唐進法,孟菲.基于巢式病例對照方法的丹紅注射液安全性再評價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8):2735-2737.
[12]宇傳華,徐勇勇,夏結(jié)來.人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1999,33(2):123-124.
[13]黃芳,李玲,徐宏彬,丹參酮ⅡA磺酸鈉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藥房,2015,26(9):1225-1228.
[14]曹甜甜,徐海麗,賀延,丹參酮ⅡA磺酸鈉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細胞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響[J]t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7,26(1):104-107.
[15]廖國輝,丹參酮ⅡA注射液在健康人體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8,24(23):3680- 3682.
[16]劉超,賈婉茹,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與護理對策[J].淮海醫(yī)藥,2018,36(1):111-113.
[17]鄒巧根,丹參酮ⅡA磺酸鈉分離分析和藥動學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9:1-7.
(收稿日期:2019-06-06修回日期:2019-12-18)
(編輯:孫冰)
△基金項目:蘇州市藥學會一常州四藥臨床藥學科研基金/蘇州市2018年度科技發(fā)展計劃(No.SYSD2018223)
*副主任中藥師,碩士。研究方向:中藥制劑、臨床藥學。E-mail:zhl03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