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宣宣
【摘 要】 目的:研究手術護理干預對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進行骨科無菌手術的200例患者,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即每組患者100例,最后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感染情況。結(jié)果: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結(jié)論:在骨科無菌手術中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減少手術切口感染的發(fā)生,促進患者病情恢復。
【關鍵詞】 骨科無菌手術;手術室護理;切口感染;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02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sur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cision infection in orthopaedic aseptic surgery. Methods: 2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thopaedic asept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namely 10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t last, the incision infe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inci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rthopaedic aseptic surger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orthopaedic aseptic surgery;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cision infection; preventive effect
前言:為了減少骨科手術發(fā)生切口感染,我院在無菌骨科手術中進行護理干預,從而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具體研究結(jié)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是隨機抽取的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進行無菌骨科手術的200例患者,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10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主要的手術類型包括:腰椎骨折固定手術20例、股骨骨折內(nèi)固定手術23例、脛骨骨折內(nèi)固定手術30例、半髖置換手術27例,其最小年齡為11歲,最大年齡為72歲。而進行無菌手術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手術類型為腰椎骨折固定手術25例、股骨骨折內(nèi)固定手術22例、脛骨骨折內(nèi)固定手術31例、半髖置換手術22例,其最小年齡為12歲,最大年齡為75歲。兩組資料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無菌骨科手術患者主要是進行常規(guī)護理,其內(nèi)容為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檢查身體各項指標;術中進行與臨床醫(yī)生合理配合,時刻關注生命體征;術后做好切口感染以及并發(fā)癥預防[1]。
觀察組患者需要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無菌護理干預:首先對手術患者管理,術前一天臨床護士需要觀察患者的各項檢查指標、情緒、血壓、血糖、電解質(zhì)以及輸血等狀況,而參與手術的臨床醫(yī)生必須更換無菌手術衣、手術帽,并且嚴格控制上臺手術的人數(shù);其次,對手術室進行環(huán)境管理,在術前開始前30分鐘做好手術間消毒、空氣凈化,并將溫度以及濕度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再次,對手術器械器具物品滅菌嚴格把關,手術中所用的器械必須經(jīng)過清洗、消毒、干燥、檢查、包裝、滅菌等處理才能使用,護理人員在打開無菌器械包時必須檢查是否具有生物監(jiān)測合格證。最后,在手術過程中科學使用抗生素,在開始切片前30分鐘進行抗生素注射,有效預防術后切口感染。
1.3 療效判斷標準
對照組與觀察組的評價以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幾率與長度作為診斷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運用x2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以(P<0.05)為具有可比性。
2 結(jié)果
在無菌手術過程中進行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幾率為3.15%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4.2%。而觀察者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長度5~10cm之間,而對照組患者≥10cm ,兩組患者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2.1
3 討論
普遍病人在患有關節(jié)炎、腰椎間盤突出以及股骨頭壞死等骨類疾病時,會選擇無菌骨科手術,能夠在短時間達到治療效果。不過,無菌手術發(fā)生切口感染的幾率比較大。一旦發(fā)生感染將會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降低手術治療的質(zhì)量。因此,需要臨床醫(yī)護人員不斷探索出一種合理的護理方式,避免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減少手術后期給患者帶來的心理與生理傷害[2]。我院在無菌骨科手術中進行護理干預,主要是在手術前加強患者護理、嚴格要求手術室環(huán)境、無菌醫(yī)療器材必須具備合格證、術中合理使用抗生素、術后做好切口感染護理,最終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護理干預會降低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幾率,具有較高臨床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妍.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傷口感染的臨床應用分析[D].吉林大學,2015.
[2] 余瑞玲.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價值[J]. 全科護理,2018,16(26):3201-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