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光啟
對于熟悉中國的當代詩的詩者來說,可能有這樣一個印象:當代詩的創(chuàng)作狀況是比較繁盛的,有各樣的作者群;詩壇整體來說,還是比較熱鬧。我們這里說“當代詩”,指的是新詩在當代的面貌。其實談?wù)摗爱敶姟币矐?yīng)該包括舊詩在當代的創(chuàng)作狀況,畢竟,舊詩詞目前的創(chuàng)作隊伍、發(fā)表陣地也是不容忽視的存在。但談?wù)摦敶呐f詩詞,其實需要專業(yè)的漢語基礎(chǔ)和古典文學(xué)修養(yǎng),并非易事。這里只說說當代的新詩的一個特征。
當代詩的作者群占據(jù)顯赫位置的仍然是一些著名詩人、經(jīng)典詩歌的作者:比如“第三代詩人”中的西川、歐陽江河、柏樺、王家新、于堅、韓東和楊黎等當代詩歌大家,比如臧棣、余怒、雷平陽、陳先發(fā)、張執(zhí)浩、藍藍和楊健等1960年代出生的詩人,比如1970年代出生及1980年代出生的許多知名詩人。但不可忽視的是,當代詩還有一個更廣泛的、作為一般詩歌愛好者的寫作群體。這個群體的寫作,沒有太多的難度、形式和技藝上的追求,他們所做的工作,其實是以最通俗的語言、最自由的形式來表達個體最內(nèi)在或者最真實的某種情感經(jīng)驗。從整體形態(tài)來說,他們從事的是一種口語化的寫作。
若從絕對數(shù)量來說,我相信當代詩有很大一部分是這種口語化的作品。若將當代詩視為一個復(fù)雜的立體的存在,口語化的寫作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側(cè)面。而從詩歌發(fā)生的角度,口語化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它使很多人接近了詩歌,進入了詩歌寫作的場域,從而有可能更好地發(fā)揮其文學(xué)潛能;它也可能使當代詩有一個廣泛的寫作者陣營,增進詩歌在文化建設(shè)中的功能與影響力。
但事實上,口語化是當代詩壇最有爭議的一種形態(tài),相關(guān)的詩作常常招惹是非。人們常常將之視為詩歌寫作的一種低端形態(tài)。本來新詩就已經(jīng)為許多讀者詬病了,被認為沒有韻味沒有詩意……當代中國文學(xué)史上,新詩不同時期又會冒出“廢話詩”“下半身”“梨花體”“羊羔體”和“烏青體”等等形態(tài)的作品,這就更讓人受不了了。大家的疑問集中在語言和“詩意”上:這樣的大白話、“流水賬”也是詩?詩歌寫作怎么會如此簡單?
中國詩歌有三千年歷史,到今天,許多人習慣了詩詞歌賦的美學(xué)風格,對詩意的期待,是“美”。這個“美”蘊藉在精致的詩歌結(jié)構(gòu)和獨具匠心的語言和意象上,對于民國初年所發(fā)生的新詩,人們?nèi)匀灰灿羞@樣的美學(xué)期待。但是新詩不是舊詩,舊詩受篇幅和體式限制,必須要在語詞、意象和結(jié)構(gòu)上下功夫,每一處都可能有詩意讓人眼睛一亮。而新詩的美學(xué)風格往往是整體性的,不一定是局部就顯得不同凡響;新詩的一個可能是,你在局部打量它,它毫無趣味,但你讀完之后,就在結(jié)束的那一剎那,你會為之一振。如果有這個審美認知的前提,我們對待新詩的評價就會不一樣。即使是口語,也能言說出“詩意”。
口語化的寫作,其實有相當?shù)幕A(chǔ),遠的不說,且說“朦朧詩”之后的情形?!暗谌娙恕表n東的詩大多數(shù)就是非??谡Z化的。韓東在語言上的節(jié)制、簡潔甚至到了干枯(幾乎看不出什么“詩意”)的地步。這種詩歌語言看似“空無一物”,但事實并非如此。對韓東而言,“寫詩不單單是技巧和心智的活動,它和詩人的整個生命有關(guān)。因此,‘詩到語言為止的‘語言不是指某種與詩人無關(guān)的語法、單詞和行文特點。真正好的詩歌就是那種內(nèi)心世界與語言的高度合一”。[ 萬夏、瀟瀟主編:《后朦朧詩全集》(下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頁。]若用《圣經(jīng)·創(chuàng)世記》中知識樹(識別善惡樹)和生命樹的比喻,韓東的詩歌顯然是在追求“生命樹”,他不想延續(xù)前人的思維、審美習慣,把文化、歷史的符號與象征意蘊作為寫作的素材,他更愿意抓住當下個體生命的真實感受,在這種當下感受中體會永恒。
韓東說的“內(nèi)心世界與語言的高度合一”完全不是修辭的問題,而是一種生命的境界。也正因為此,他許多看似無甚詩意的口語詩,讀來卻十分令人感動,像《我們的朋友》:
我的好妻子
我們的朋友都會回來
朋友們會帶來更多沒見過面的朋友
我們的小屋子連坐都坐不下
我的好妻子
只要我們在一起
我們的好朋友就會回來
他們很多人還是單身漢
他們不愿去另一個單身漢小窩
他們到我們家來
只因為我們是非常親愛的夫妻
因為我們有一個漂亮的兒子
他們要用胡子扎我們兒子的小臉
他們擁到廚房里
瞧年輕的主婦給他們燒魚
他們和我沒碰上三杯就醉了
在雞湯面前痛哭流涕
然后搖搖擺擺去找多年不見的女友
說是連夜就要成親
得到的卻是一個痛快的大嘴巴
我的好妻子
我們的朋友都會回來
我們看到他們風塵仆仆的面容
看到他們混濁的眼淚
我們聽到屋后一記響亮的耳光
就原諒了他們
事實上對于口語詩的理解與接受是一種關(guān)于“詩意”的觀念問題。怎樣的詩才是有詩意的?是局部的美的展現(xiàn)呢,還是多處的“廢話”突然被一種力量照亮為“詩”?2013年6月,在湖北潛江一次詩會上,楊黎、沈浩波、宋曉賢等詩人都在,他們的寫作或與“廢話理論”或與“下半身寫作”相關(guān),在場許多詩人的寫作是口語化的。我讀到一位來自北京的年輕女孩淺予的詩,在寫詩方面,淺予也是楊黎的學(xué)生。這是她的《陽光照進來》:
陽光從窗戶照進來
照到31床
也照到
30床
離29床
還差一步的距離
陽光照到的兩張床
都顯得好亮好亮
白色的床單
打起反光
陽光沒照到的床
顯得真安靜
離陽光
就那么一步距離
另一首是:“一個男同學(xué)在扣扣上對我說/他深深體會到了北漂的孤獨/心里總是空落落的/我想要對他說點什么/但后來我沒有說/說什么都不及給他一對乳房溫暖/但是乳房,我不敢給?!保ā犊章渎洹罚┊斘易x完《陽光照進來》,心里特別震驚,作者在言說對“醫(yī)院”“疾病”“死亡”(“安靜”)和“絕望”(“離陽光/就那么一步距離”)的感覺和經(jīng)驗時,不露聲色,言辭簡潔到如同醫(yī)院的白色床單一樣,但詩歌整體上的詩意,卻如同那床單好亮好亮的“反光”一樣,叫人肅穆?!犊章渎洹穼懸粋€北漂青年的孤獨與另一個北漂青年無法安慰這種孤獨的遺憾,青春飽滿的肉體對應(yīng)著“空落落”的心靈,意象之間滿有張力。面對淺予這樣的詩作,我突然對口語化的寫作非常尊敬??谡Z詩人大多是一群極有藝術(shù)追求的寫作者。
口語化的寫作中,有一位很有代表性的詩人叫大頭鴨鴨(魏理科)。魏理科出道很早,初期出沒于“詩江湖”網(wǎng)站,素來與韓東、楊黎、于堅、沈浩波等“民間立場”詩歌陣營關(guān)系密切。他的詩吸收了口語詩的長處:用最直白的語言來表達生命的感動、感慨或感觸。這種詩作的風格是,詩作處處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整體上卻明顯地呈現(xiàn)出一種生活里的真實,一種生命中的感動。比如他的代表作之一《一個后湖農(nóng)場的姑娘》:
巴士進入后湖農(nóng)場時
一個姑娘上了車
坐在我前排左邊的座位上
她十八九歲的樣子
皮膚偏黑
穿暗紅的T恤衫
半截褲和塑料涼鞋
圓臉、圓手臂
肩膀也是圓的
乳房堅實
個子不高,不胖
卻顯得壯碩
過早的勞動
把她催熟
已經(jīng)適合生育
和哺乳
這個大地的女兒
眼望車的前方,有時
也扭頭看下我
可能是感覺到了
我一直在后面看她
魏理科的詩讓我對口語詩、廢話詩刮目相看,對寫這一類的詩人充滿敬意,他們的寫作要產(chǎn)生詩意其實更難;因為這一類詩作的詩意來自于整體,所以對遣詞造句的要求,其實更高,不能濫用抒情的詞匯,陳言套語更是禁忌,一切工作要做到恰到好處、渾然天成。這是他的《大雪和烏鴉》:“把道路埋掉/掩蓋事物的真相/一場大雪/卻無法把烏鴉變白//風將它越吹越冷/更像一塊鐵//一只烏鴉/在世界潔白的臉上/留下污點//它仿佛是故意的。”這首詩的結(jié)尾很讓人觸動。但這種詠物詩的模式只是魏理科錘煉口語詩的詩意的一種方式。他更多的方式是錘煉詩歌整體的詩意,那種讀完了你會心一笑又悵然若失的詩意。比如《給飄飄寫信》:
飄飄是我QQ上的
一個MM
我常常愛呀愛的
對她亂說一氣
她有時呵呵呵地笑
有時會生生氣
如果我愛愛愛說多了
她就會很煩
因為她是個學(xué)生
讀高二
上星期她說
你給我寫封信來吧
我說好啊
昨天,她在QQ上留言:
信收到了,看了
全是好好學(xué)習
天天向上
鴨鴨,你是不是
已經(jīng)不愛我了
這幾年,魏理科讓我更肅然起敬的是他的理論文章,他是一個對自己的寫作有自覺的詩人,他不是偶然地崛起于詩歌論壇,聞名于全國,原來他是一個在“詩江湖”廝混多年、目標明確(寫口語詩)、有重大的野心(改造口語詩)的詩人,他并不認為口語化是詩歌寫作的低端形態(tài),恰恰相反,口語詩是當代詩的一種先鋒形態(tài)、高端形態(tài)。
魏理科稱自己的詩作為“后口語詩”,為什么是“后”?這“后”既是post也是pass,因為他的寫作對當前的“口語詩”有超越性:“我是覺得自己基本克服了口語詩曾普遍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段子化的問題。口語詩更依賴敘述和敘事,但必須講出詩意。很多口語詩只在講段子,根本沒詩意。只有‘實在,缺少‘空虛。二是自大的問題。即自我的真理化、圣人化和神話。我覺得好詩要徹底地摒棄個人英雄主義,詩人不是救世主,詩人不代表真理,詩人也不是道德模范。詩人只代表自己對語言的修煉以及個體的體驗與感知。詩人要有擔當,但更應(yīng)該是對自己生活、命運與靈魂的擔當,是向內(nèi)的擔當,而不是對外。要觀照自身,寫出自己的猶豫、搖擺、困惑、無奈、頹廢、脆弱、叛逆、羞恥、隱秘而卑微的愛、反思、懺悔、追問等等,并由此來趨近人性的真善美。三是缺乏韻味的問題。很多口語詩太在乎一竿子戳到底的氣勢,語感和語式太簡單化;有的太沉溺于瑣碎的細節(jié),詩歌打開的空間太狹窄;有的鐘情于場景的描繪而宣泄過度,失去了詩歌的可玩味性;有的主觀意圖太明顯直白,沒有一點料峭和崎嶇,導(dǎo)致沒有可發(fā)散的意味?!保?大頭鴨鴨:《我的“后口語”詩歌寫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821ce0102vfx9.html。)
魏理科坦言他對口語詩有自己的追求:“一是情緒飽滿。無論寫什么,無論言辭是熱還是冷,但詩里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一首詩要寫得情緒飽滿,語言不失控,又飽有意味,我認為是挺難的。所以寫詩在我這里,是件很耗人氣力的事情,每一首詩都是自己生命的一種燃燒與轉(zhuǎn)移。我不是一個隨口就來的詩人,我寫一首詩,常常需要醞釀,主要是情緒與語境的醞釀,以及切入點的尋覓與比對。寫詩是件愉悅的事情,雖然寫作過程中有很多折磨,但每寫出一首詩來,給人的喜悅是巨大的。就像撓癢一樣,詩是心中的一種‘癢。二是各種‘度的把握與拿捏。直白又要留白,出奇又不離譜,既實在又空虛,內(nèi)斂又赤忱,既濃烈又疏離,沉重又輕盈,顫動又寧靜,張揚而不宣泄,肆意而不亂方寸,淋漓而不輕浮,質(zhì)樸而不呆板,簡潔而不簡單,錘煉而不留痕,順暢而不打滑,具有張力與摩擦力而又不能生硬,既在此處又在他處,既有形而下的質(zhì)感,又有形而上的意味,等等。各種‘度的把握與拿捏,滲透在一首詩的全身,一個人的詩歌功夫怎么樣,就體現(xiàn)在各種‘度的拿捏上,我很少說別人的詩好,也是基于這方面的考察。再有,我尤其看重一首詩的結(jié)尾,我認為一首詩的成敗,一半在于結(jié)尾。第三個長處是比較好玩、有趣。我一直想把詩寫得好玩一點,但還沒能得心應(yīng)手。好玩的詩,太難得了。它既依賴詩人個人的性情,也更需要自由精神與創(chuàng)造力。好玩的詩,更能閃耀詩歌本身的智慧之光。閉目回想一下:我們能記得的詩、有印象的詩,大都是些有趣的詩,這是大腦自然記憶的結(jié)果。詩歌的趣味,有很多種……我對深度不太感冒,語言、語速、語感、語氣、語調(diào)、語式、語境、意味,才是我看重的。語言的準確、不枝不蔓,是第一步。平淡而出奇是第二步。語言松懈下來,平淡無奇卻饒有意味,是第三步?!保?大頭鴨鴨:《我的“后口語”詩歌寫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821ce0102vfx9.html。)原來,在寫口語的詩人眼里,口語化的寫作并不是低端寫作,而是一種獨特的詩歌理想。
車延高的心態(tài)特別好,常常自稱是“業(yè)余詩人”。自稱是“業(yè)余詩人”對一個詩人才是自然的,也符合我的文學(xué)觀,文學(xué)寫作是一種才能,一個人若有想靠特定的語言來言說自我以達到某種表達效果,有這種自覺意識,他就是一個文學(xué)家。文學(xué)家并非天才才是,而是你我皆是?!皹I(yè)余”的狀態(tài)、在生活中有實實在在的職業(yè)、踏踏實實地為生存奔波的人,也許是寫作者最好的狀態(tài)。
車延高有一首詩,挺有名的,就是那首《日子就是江山》。他也出版了一部同名詩集。他是體制當中的人,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這是他的社會身份,你我都有各自的社會身份,但是作為一個人,他還有寫詩的那部分,他寫的詩也能夠使我們看出,他有現(xiàn)代人缺乏的或者說沒有表達的某種真性情,這一點是他詩歌寶貴的地方。然后他的詩歌在主題上有很多的鄉(xiāng)土詩,這些鄉(xiāng)土詩當中還是有一些作品在感覺和想象上是非常棒的。像《日子就是江山》:
二姐愛打扮,二姐不打扮也很美
二姐走在路上總有男人的眼睛跟著
二姐趕集,集市就多出一道會動的風景
她停在哪,哪就是男人眼睛趕集的地方
為看她,男人時常把東西忘在攤位上
二姐能把三月剪成一瓣瓣桃花
二姐把桃花戴上頭,別的花就謝了
二姐是在一個有雨的三月出嫁的
新郎是一等殘廢軍人,一條腿給了國家
二姐出嫁時山洼里桃花正紅
二姐的臉上開著桃花
陪送的嫁妝也開著桃花
只有大姐苦著臉,說二姐傻,不值
二姐說爹也是殘廢軍人,娘一輩子值嗎
大姐說爹是后來受的傷
二姐說不管先后,他們都是為了國家
大姐說路要走日子要過的,你別后悔
二姐笑了,我們是三足鼎立
心和心扭在一起,日子就是江山。
這首詩,當然如果你不喜歡這種主流的文化,因為這里有愛祖國愛人民的東西你一開始就拒絕,那就沒辦法欣賞了。不過你要有一個觀念,文學(xué)作品的好壞跟這些主題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文學(xué)的好壞在于它在感覺、想象和經(jīng)驗上給人的具體性。對于優(yōu)秀的詩人而言,任何時代可能都是一樣的。詩并不在乎那個時代在思想、文化上的豐富、貧乏、偉大、黑暗與否,詩人“所從事的工作只不過是把人類的行動轉(zhuǎn)化成為詩歌”。“詩人制作詩歌”正如“蜜蜂制作蜂蜜”一樣,“他只管制作”。( [英]T.S.艾略特:《莎士比亞和塞內(nèi)加斯多葛派哲學(xué)》,見《艾略特文學(xué)論文集》,李賦寧譯,第161、165頁,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詩人對自我和世界的言說是一種想象性的言說、經(jīng)驗化的言說,詩人將個人的經(jīng)驗“轉(zhuǎn)化”成為特定的語言和形式,使這種關(guān)于經(jīng)驗的言說在特定的語言和形式中產(chǎn)生出其他文類難以言說的意味,從而滿足人的心靈更隱秘的需求。一個詩人的優(yōu)秀之處正在于他對時代的經(jīng)驗在語言、形式上的“轉(zhuǎn)化”與高質(zhì)量的文本的“制作”。愛國愛民與否,本身不能決定一首詩的好壞。
在這首詩里面,它的核心詞語是“日子就是江山”。江山我們知道,是空間詞匯。我們說打江山、坐江山,江山是空間的,是地理的。在這里,這首詩很出眾的地方就在于,“日子”就是江山,時間就是空間。作為日子的時間,跟作為空間的江山,在這里畫了等號。是什么意思呢?在這里面,這個主人公二姐,她嫁給了一個殘廢軍人(戰(zhàn)爭使他缺了一條腿)。這首詩中有一個很美好的東西,就是愛情,她盡管沒有直說,盡管他是殘廢的軍人,但是因為愛情,他們還是在一起。二姐說的這話是什么意思呢?日子就是江山,盡管現(xiàn)在不打仗了,過去的事業(yè)是打仗,但是我跟我所愛的人心和心扭在一起,日子就是我們的江山,和一個身體有殘缺的人過日子現(xiàn)在是我的事業(yè)。接下來的人生,也許像大姐說的那樣,是很苦的,但是我不后悔,我們會在一起,心與心扭在一起,我們一起繼續(xù)把生活度過。這里面用很多的語言來講二姐的美,但是這個美,最后是建立在二姐說的那番話,日子就是江山,我跟我所愛的人在一起,共同來面對生活。二姐對愛情的堅貞,這首詩是在講這個的,寫一種令人感動的心靈之美,這個美對應(yīng)的是那殘缺的身體和這個時代被扭曲的人心。
這首詩在主題上,不是因為愛祖國愛人民,在主題上是因為愛情,是因為這個二姐對于愛情的態(tài)度;它在修辭上,由二姐外在的美到她內(nèi)在的美,還有用自然意象比如桃花來映襯二姐的美。二姐如果是他謳歌的、理想中的一個人物的話,他還用更多的現(xiàn)實中的人物來做她的對襯,就是大姐。大姐是一個真實的人,她的看法是合理的,她是現(xiàn)實中的一個人,她就不贊成這一樁婚事,但是二姐把她否決了。通過人物的對比;通過山洼、集市上的男人,這些映襯,講她外在的美;最核心的美是落實在“日子就是江山”那樣的忠誠于愛情、將心靈的價值置于肉體之上的心志。一個經(jīng)常寫詩的人,寫一百首,寫一千首,你總會寫出一兩首好詩。因為你經(jīng)常練習,總有一首詩在感覺上、形式上技術(shù)都比較均衡,細節(jié)和整體都比較讓人滿意。我相信這首詩是詩歌給車延高長期寫作的一個回報。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口語化的詩,我也會寫,但事實上你沒有,因為你把寫詩當作某些人才能干的事。但其實文學(xué)寫作是我們有語言能力的人的一種才能,只是你未能有意識地去認識和使用它。車延高作為一個詩人,之于我們這個時代,至少可以提醒我們:詩其實很平易,你也可以成為詩人??谡Z化的寫作其實是言說自我的一種練習,是當代詩的一種普遍面貌。這個面貌對于文學(xué)寫作的普遍化來說,有積極的意義。
口語化的詩,到底是不是詩?我們所說的文學(xué)到底是什么東西?人文學(xué)科,像政治、歷史、文學(xué)、哲學(xué),這些不同的話語體系,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文學(xué)的獨特性是什么?
顯而易見,政治、歷史、文學(xué)、哲學(xué)這些學(xué)科在說話的方式和說話的目標上是不一樣的,文學(xué)的特點可能正體現(xiàn)在這個地方。對于同樣一個事件,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政治,它的表述從方式到目的可能都是不一樣的。歷史的話語方式非常強調(diào)回到現(xiàn)場、講究證據(jù)。政治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實踐,它的說話方式、它的目標可能是引導(dǎo)我們相信并努力奔向還沒有實現(xiàn)的未來,但是通過對未實現(xiàn)的未來的宣傳以期社會能達到那樣一個狀況。如果說歷史的目標是建設(shè)過去的話,那么政治可能是建設(shè)未來。哲學(xué),Philosophy,這是希臘文“愛智慧”的意思,哲學(xué)的語言是抽象的、邏輯的,它所追求的是普遍的原則:幸福生活的原則或者說普遍的真理、本質(zhì)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