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萍
文化自覺在思想政治課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作用淺談
韓立萍
(延吉第一高級中學,吉林 延吉 133000)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而教師的文化自覺可以使其明確自身的文化使命與教育職責,這是上好思政課,育好接班人的保證。提升思政教師文化自覺,不僅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更有利于發(fā)揮思政課傳播主旋律文化,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主渠道作用。
文化自覺;思想政治課教師;專業(yè)成長;必要性
任何文化現(xiàn)象都離不開對文化的覺醒與自知。費孝通先生認為:“文化自覺是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們,對文化活動過程中產(chǎn)生和形成的文化行為進行的價值判斷、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它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多結構的復雜而龐大的系統(tǒng)?!倍處煹奈幕杂X是指教師的職業(yè)認同和自主發(fā)展意識,它使教師能夠反思、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明確自身的文化使命與教育職責。思政教師的文化自覺意識不僅直接影響到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與傳播,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學生樹立什么樣的文化意識,塑造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社會和國家有著深遠的影響。
思想政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肩負著對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與傳播,肩負著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三觀”的塑造,在中學的學科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現(xiàn)實中, 思想政治課逐漸被邊緣化,原因在于“高考至上化”“學科功能化”觀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對學習邊際收益的心理預期中處于“雞肋”般的尷尬境地。初中學段思政課采取開卷考試,高中學段思政課學業(yè)水平考試還是開卷方式,只有文科把思政作為高考必考科目。學生對思政課的不重視,學校對思政課的忽視,社會上對思政教師的輕視,都嚴重影響思政教師的職業(yè)使命感,工作幸福感,既不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在思想意識方面樹立正確的“三觀”,也會對整個國家前途命運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對思想政治課目前現(xiàn)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思政課教師是理想信念的引導者,為廣大青少年筑夢引路 “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崩硐胫敢松姆较?,信念決定事業(yè)的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廣大青少年正處于人生中理想信念形成的關鍵時期,最需要科學引導和細心教育。辦好思政課,需要一支政治理論過硬、業(yè)務水平精湛、育人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作為思政課教師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所以提升思政教師的職業(yè)認同和自主發(fā)展意識,才能肩負起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重任。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思想政治教師要主動加強自身專業(yè)修養(yǎng),增強自身的文化底蘊。只有心中羅錦繡,才可能筆下秀美文,口內(nèi)吐珠璣。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功底、成熟的學科素養(yǎng)、親和的教態(tài)、機智的課堂問答,跟著這樣智慧的教師思路,走進智慧課堂,方有吃一餐文化盛宴之感。
思想政治教師要有持之以恒的教育信仰。教育是非常樸素的,不是小姑娘的穿著打扮,一味地去追求時尚。凡是時尚的都是速成的,凡是速成的一定是速朽的。思想政治教師要嚴于自律、端正品格。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認知。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想在學生思想中傳播真善美,必先自身在內(nèi)心充滿真善美;要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必先自身發(fā)揮良好的榜樣作用;要立德樹人,必先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崇德向善的教育教學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要牢固樹立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鮮明的政治立場、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從而教育引導并感染帶動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師是立德樹人的主力軍,為黨和國家培根鑄魂。所謂立德,就是注重道德修養(yǎng),堅持德育為先;所謂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培育有德之人。立德樹人是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課是落實這一任務的關鍵性課程,思政課教師是落實這一任務的重要力量。唯有先以德立身,而后才能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思政教師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努力成為讓學生喜愛的人。
思政課堂的尷尬局面,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費心費力地講,學生坐在下面面無表情地聽,這種信息單向傳遞的教學模式,不僅教師沒有職業(yè)的幸福感,更無法說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上的獲得感。如何讓學生對思政課由“讓我學”變成“我要學”,由“低頭族”變成“抬頭生”,思政教師需鉆研教學,提升理論素養(yǎng),守正創(chuàng)新才能建設一個學生喜歡的智慧課堂。教師講臺上的精彩,絕不僅僅是一個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問題,它更是教師理想信念、職業(yè)使命、育人情懷的表現(xiàn)。所以思政課教師的文化創(chuàng)新,不僅會使教學過程豐富新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設計啟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一個教師的品位、品格、視野、格局,都是文化積累的再現(xiàn)?,F(xiàn)在的學生不喜歡生硬的說教,但卻喜歡專業(yè)上有建樹的教師,用專業(yè)知識對事情作出入木三分的解讀。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專業(yè),在學生中樹立起自己專業(yè)的形象,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服,從而由“術”及“道”,最終實現(xiàn)價值引領。
如北京十二中唐敏老師把《生活處處有哲學》這一框,以詩歌一般的課堂語言,干凈利落的過程環(huán)節(jié),“哲之門,學之島,智之光,慧之港”的巧妙構思,時空對話人物的選擇,喬布斯、毛澤東、蘇格拉底、老子,體現(xiàn)了古今中外,歷史和現(xiàn)實的巧妙結合,“淺入”而“深出”,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把學生印象中晦澀難懂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拉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樣的課堂學生樂意“抬頭”。教師的文化自覺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上,教師的文化創(chuàng)新帶動思政課堂師生關系悄然的變化。
對于學校和老師而言,教育不是翻燒餅,不能不加思考和辨析盲目學別人的,邯鄲學步,辦不來自己的特色。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思想政治課建設要向改革創(chuàng)新要活力?!肮び破涫拢叵壤淦?。”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使命擔當不僅表現(xiàn)為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還表現(xiàn)為創(chuàng)新思維、拓展視野,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推進思政課與時俱進地發(fā)揮最大作用,上好思想政治課,不僅要研究教材教法,還應當研究教育對象,研究當代青年的現(xiàn)實需求和思想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因勢利導、教書育人。
思政教師要有堅定不移的文化追求,提高政治站位,才能給學生指點迷津、引領人生航向。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充分掌握理論,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將理論與社會實際相結合,點燃學生對于真善美的向往,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培育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文化自覺就要以此為基本遵循,堅守價值引領正道初心,積極吸納新知識、新技術,將其融會貫通于思想政治課理論與實踐的教育教學中,創(chuàng)造有深意、有新意、有活力、有張力的學習體驗,不斷思考并解決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中的各類問題,磨練教學本領,為廣大青少年打造想聽愛學、領航引路的思想政治課。思政課教師的職責,就是把理想和信念這面旗幟,高高飄揚在學生的心坎里,以自己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熱愛和自信來激勵學生,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轉化成一種跟同學一起進行的對真善美的追求。思政教師堅定的政治站位,才能引領學生做風口最美的追夢人
一線老師生命力在課堂,文化自覺體現(xiàn)在每節(jié)的課堂上。教師的文化自覺就是要喚醒每一個教師關注生命的意識,醒悟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學會選擇,擁有信念。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課堂,教師就應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直面學生、關注學生、培養(yǎng)學生。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滿激情的教師才會喚起激情的課堂。當抽象的理論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當枯燥的內(nèi)容被演繹得繪聲繪色,用學生的話來講,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在與他人的思想對弈,這樣的思政課聽起來過癮,學起來得心,用起來有益。
一節(jié)思想政治課學生最希望聽到三種聲音。第一種聲音是掌聲,他希望聽到來自老師和學生精彩的觀點和發(fā)言。第二種聲音是笑聲,學生們希望的思想政治課堂生動而精彩,有吸引力、有魅力。第三種聲音是辯論的聲音,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有探究的欲望,表達自己的愿望,學生思維活躍才是課堂教學效率最高時刻。新課程改革最大的理念革新就是以人為本,實質就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才能讓教學回到學校教育的原點。
“雞蛋從外部被打破是壓力,從內(nèi)部被打破是生命力”。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關鍵是要有主動追求發(fā)展的自覺意識。自我主動追求發(fā)展的教師成長最快。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按著馬的頭讓它飲水。”由此看來,教師成長,專業(yè)引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內(nèi)驅力。教師提升職業(yè)認同感,才會把自我發(fā)展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朝著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目標和方向奮力拼搏。這樣,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理想,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讓思政教師的地位不再尷尬,讓思政課小學科展現(xiàn)大作為。
2020—09—07
G635.1
A
1673-4564(2020)06-01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