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聞有一男子在地鐵車廂內(nèi)隨地吐痰,遭他人指責,吐痰男子反用污言穢語辱罵,被黑衣壯漢一腳教訓。社會需見義勇為之士,因此,對于肆意妄為的吐痰男子,黑衣壯漢的適當一腳,我表示首肯。
《論法的精神》中曾寫道:“共和國的精神是和平與溫厚?!蓖瑯拥模诋斀窈推降姆ㄖ紊鐣瞿_傷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為總是不對的,但是暴力千萬不能被一概定論,黑衣壯漢的暴并非簡單的暴,至少是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時間內(nèi)可控狀態(tài)下的暴,是為道德服務的,是適可而止的,是道德失效后不得已而為之的暴力。
轉念一想,當今社會尚有一大批嚴重缺失基本素養(yǎng)的人,道德的感化和約束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口頭的訓誡也不能讓他們的邪惡遁形。反觀黑衣壯漢適當?shù)谋┝π袨?,卻效果顯著。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適當?shù)膽土P比重復千百遍的道義更讓人快速接受、快速明理。要不然,為何唐僧西天取經(jīng)要靠孫悟空斬妖除魔,而不是對妖魔進行道義教化?
我并不是要否定道德的高尚作用,而是想說在道德失效之后,適度的暴力起到的制止與規(guī)勸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這就好比用腥風血雨的暴力革命,來終止已超出客觀容忍限度的殘暴;也好比國家對公民提供義務教育的同時,并不放棄用法律的強制手段來制止丑惡行徑。雖然西漢的劉向告訴我們“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繩墨者彰”,人的心胸寬廣,如大地一般,則開明;行動正直,像繩墨一樣規(guī)矩,則通明。對于那些守規(guī)則、懂規(guī)則、內(nèi)心明亮的人,我們自然要與暴力絕緣。而對于類似這種振振有詞的吐痰男子、屢教不改的罪犯、寡廉鮮恥的違章者、得意洋洋的醉駕者而言,選擇以暴治暴可能正適合他當下的認知水平,這種暴力更是正義與公道本身力量的體現(xiàn)。
老子曾在《道德經(jīng)》中寫道:“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狈从^吐痰男子,“道德”二字早已棄其而去,不能隨地吐痰,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連幾歲大的稚子孩童都熟知的常理,吐痰男子卻渾然不覺,其“理直氣壯”豈不是讓人“拍案叫絕”?該男子有太多的教育缺失,這種缺失并不全是個人因素,社會也應擔起責任。然而,心靈的缺失、自我的迷失、道德的無底線,更為可怖。既如此,社會更應伸出援手。
而社會對吐痰男子的幫助并不是那些圍觀者,那些“看客”的縱容,不正當?shù)闹肛熞矁H會激化矛盾,試想,若沒有黑衣壯漢的挺身而出,言語的辱罵不僅會危害文明的社會風氣,帶來極壞的影響,更甚則會演化成為一群人的暴力,黑衣壯漢的見義勇的行為好似昏暗局勢中的一簇火光,絢麗而明亮,燭照著大家的內(nèi)心。
安逸的社會生活滋生了太多人的冷眼旁觀,不關己事。伊維塔·澤魯巴維爾在《房間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認》一書中,從英語諺語“房間里的大象”入手,從社會學角度剖析人們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對于某些顯而易見的事實,集體保持沉默的社會現(xiàn)象,作者將之稱為“合謀性沉默”。他說:“惡人的劣言壞行固然可憎,好人視若無睹的沉默更可怕。”社會需要見義勇為之士,需打破“合謀性沉默”,正義之氣也理所應當?shù)乇话l(fā)揚光大,勢將邪惡化為齏粉,無所遁形!
作者簡介:汪恒,男,籍貫:江蘇省泗陽縣,學歷:高中,學校:江蘇省泗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