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月
【摘要】主要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主要依據,從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學規(guī)劃、結合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利用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能力文字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工具,并且其也是人們描繪世界的技巧,充分表達了人們的內心情感和世界。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文字給人們帶來了較多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世界,清晰準確地表達自身的情感。對此,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深入分析。
一、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一定的影響。小學語文作為教學最終的目的是為學生交流與表達進行服務的,在實際生活中,學生通過文字進行交流與表達,把自身的思維與認識呈現(xiàn)出現(xiàn)。文字的組合和意思的展示都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實踐能力。學生作文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實踐能力是學生書寫的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從寫一句完整的話開始。在寫作過程中,小學生缺乏書寫能力,不能寫出需要的字詞與內容。因此,實踐能力是學生書寫的需要。其二,實踐能力是學生表達的需要。例如,學生在看到其他學生的笑臉時,可能會聯(lián)想到“笑嘻嘻”這個詞語,在看到其他學生流淚時,可能會聯(lián)想到“痛哭流涕”這個詞語。因此,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學會表達。其三,實踐能力是學生的交流需要。語言最基本的一個功能就是交流。語文寫作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要求學生經過深思熟慮以后寫出來的,寫得多的學生,其思維能力會較強,因此其交流表達能力就會較高。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共同存在的。但是,每個教師對作文教學的關注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大部分教師認為作文是琢磨不透的一件事,其中內容缺乏規(guī)律性,并且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存在差異性,因此其表達的內容也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作文教學難度。在講解寫作理論知識時,教師沒有組織學生進行具體的實踐活動。因此,大部分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方面還存在較多問題。部分教師盡管在實際教學中,把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了結合,但是通過一對一的輔導模式,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因此,大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都放棄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2.指引存在失誤。針對小學生來講,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作文教學歸根到底需要落實到實踐中。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意識到了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也付出了行動,但是在指引過程中存在失誤,以至于教學效果不佳。存在這一問題主要是由于教師和小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的指引一般要高于學生的實際能力。
3.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寫作積累不足。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實踐能力,語文日常基礎知識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在寫作過程中,字詞的使用、寫作文體要求、修辭手法等這些都是學生寫作的必備基礎。但是,在實際寫作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對教學范文優(yōu)秀之處的強調,而忽略了指引學生積累寫作基礎素材。長期以往,小學生的寫作基礎知識沒有得到有效的積累和豐富,進而大大影響到學生寫作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學規(guī)劃。針對小學生來講,培養(yǎng)其作文能力屬于整體性的一個過程,一般情況下與小學語文教材之間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學規(guī)劃,根據教材內容的需求,對詳細的寫作計劃進行安排,其是作文教學的準備階段,也是開展后續(xù)作文教學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挖掘,通過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素材來指引學生進行寫作。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作文自由寫作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周末觀察社會中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感受其辛苦不易,然后進行“誰是你最敬佩的人”主題寫作。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寫作能力,并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以后的良好發(fā)展做鋪墊。
2.結合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作文屬于一種實踐性、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的書面語言表達訓練。作文的寫作過程就是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過程,是學生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的一個過程,也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寫作視野和寫作思路,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充分發(fā)揮其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其實踐精神。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能力進行寫作。例如,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M織學生進行一些作文課外互動,以尋找春天為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親密接觸到春天,感受春天的美麗。在活動中,學生通過拍照、觀察、調查,深入到大自然中,尋覓寫作需要的素材,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利用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中,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實踐能力,首先需要指引學生對語文教材中課文進行良好的學習。利用課文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與素材,并且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可以在寫作時能夠做到有話可寫,避免作文過于空洞。例如,在講解“秋天的雨”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把課文中描寫秋天的雨的佳句進行摘抄,然后指引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中或者在書籍中搜集一些有關秋天景色的佳句,進而豐富學生的語言與寫作素材。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想象春天和夏天的雨是什么樣子的?然后以此為題,寫一篇小作文。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促進學生作文寫作質量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并且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足夠的重視,并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提升學生的作文觀察能力與寫作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在作文訓練中有效提升寫作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韓金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板塊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8,(1):9.
[2]鄧美香.試論基于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4):340.
[3]陳杰.小學作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滲透[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1):94.
[4]沙陽陽.感悟生活、拓寬閱讀,張揚個性——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新思路[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1):75.
[5]李秋燕.關于小學生生活化作文教學的行動研究與實踐[J].課外語文,201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