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有軍
[摘? ? ? ? ? ?要]? 德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也是中職教育未來發(fā)展的必然途徑,廣大中職教育者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社會的需要直接影響著中職教育的發(fā)展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并在建設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中職語文教學是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文化能力的重要責任,而且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陶冶情操。為此,首先分析中職語文教學中實現德育的重要意義,重點對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措施進行分析,以此來更好地促進我國中職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 ? 鍵? ?詞]?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德育;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1-0186-02
隨著時代的逐漸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職院校開始進行改革,在重視學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對學生的德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是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結合素質教育發(fā)展的相關標準分析來看,中職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就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未來發(fā)展。
一、德育與語文教學的關系
語文教學的內容是語言作品,在語言作品背后隱藏的思想內容才是真正具有教育價值的部分。德育在語文知識中很少以直觀的形式進行展示,更多的是從文學作品形式等方面間接地進行體現。在文學作品中,作者往往通過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豐滿的人物形象來揭示客觀事實,并基于此將德育內容進行滲透。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分析來看,文學作品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作品的描述來展示不同時期的社會生活,結合文字內容來展示作者的思想意識和不同觀點。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能夠結合時代背景來了解作者的情操、志向和人生信條,以此來受到教育和啟發(fā)。為此,從德育和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分析來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就需要教師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繼承和傳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學生的現有認知,從科學思想方面受到啟迪;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養(yǎng)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意志與不屈的品格。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意義
(一)滿足學生實際需求
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對科學知識內容并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難以體現,學習效果也不理想。中職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與科學知識的學習同等重要。學生若是在此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自身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養(yǎng)成勇于拼搏、不懈奮斗的精神,將會對其未來發(fā)展產生十分重要的促進效果。因此,從學生實際需求和個人發(fā)展的角度分析來看,積極滲透德育,幫助學生樹立人生理想和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甚至比增強學生的知識水平更為重要。
(二)順應時代發(fā)展,滿足社會需求
近些年來,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各方面人才的綜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階段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國家迫切地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核心人才。此類人才需要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中職學生是此類高技術人才的重要儲備力量,中職教師需要通過良好的德育手段幫助學生建設正確的價值取向,以此來滿足社會發(fā)展的各種實際需求。
三、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途徑
(一)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加強德育
中職語文教材中涉及的文學作品都蘊含著德育的相關因素,其能夠有效促進中職學生的發(fā)展,并為其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為此,在實際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并結合適當的教學方式予以展現。學生可以結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體會,也能夠從作者思想情感的角度受到熏陶,以此來積極主動地學習主人公的精神品質,促進自我發(fā)展與自我完善。例如,在《師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預先提出問題:“文中作者是以何種方式進行深入論證?結合文章內容,作者對何種現象進行了批判?”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在自主學習意識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并體會到“從師”的重要意義。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好學的風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以規(guī)范學生的道德品質思想。
(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影響
在中職院校的日常教學中,教師會將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作為教學重點,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的科學知識教學。這種教學現狀會導致各文化課程教師放寬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實際授課效果和質量都難以保障。為此,中職語文教師就需要以身作則,無論當前的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如何,都需要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相關標準進行教學設計。結合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多元化地設計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語文教師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并從中受到鼓舞。因此,注重從教師本身出發(fā),嚴格要求自己,這既是對學生德育的基本態(tài)度,也有利于改變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良性開展。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工作作風、生活態(tài)度就是最好的德育滲透的榜樣。教師上課從不遲到、早退、曠課,勢必促使學生也遵守課堂紀律;教師平等對待人和事,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勢必影響學生的行為方式和做人原則;教師自信地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工作中的不順,學生也會丟掉自卑,建立自信。
(三)結合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由于中職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控能力較差,其往往會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存在不良的心理情緒和行為習慣。為此,在中職語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重點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在矯正學生價值觀念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比如,在教學《項鏈》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局來分析主人公瑪蒂爾德的形象,讓學生認識到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思想對人們的侵蝕毒害,借此以警醒學生,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同情心,讓其注重自己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促使學生逐漸學會關心、尊重他人,以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凈化學生的心靈。
(四)重視課堂實施,提升德育效果
在新課改的相關要求下,語文教學對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以及價值觀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語文教育的主陣地,學生要在教師的積極組織下保障自身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并在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中獲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與發(fā)展。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組織備課、課前預習、教授新課、課堂反思等。教授新課又包括導語的設計背景介紹題目分析、文章解讀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運用多重方式與學生展開互動和交流,因此精心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很好地提高語文德育效果。例如,在進行《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教學時,粗略閱讀文章后學生可能將文章劃分為景物描寫的范疇,但是在對作者思想感情進行細致分析后,學生就能夠體會到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對生命的熱愛、對人生價值的崇高追求。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知識延伸為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經歷和時代背景,在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滲透下實現家國主義教育。
(五)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
語文知識內容的教育過程,更多的是要體現師生互動與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從教師身上學習到增強自身品質和綜合素質的方法,教師也可以在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教學反饋,從而對下一步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因此,要實現中職語文教學中德育的良好滲透,教師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圍,在師生互動關系的基礎上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從筆者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分析來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并在語文知識逐漸掌握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學習成就感。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學生對語文知識能夠產生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逐漸形成對語文的良性情感意識表達,學生也能夠更加重視個人能力和思想意識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授課階段就需要確定學生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轉變課堂師生相處的模式。在課下,教師可以與學生積極進行情感交流,并結合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家庭狀況予以及時的幫助。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對教師產生充分的信任,在學習中也會更加重視自身的行為舉止和思想狀態(tài)。
四、結語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健全學生思想品質的重要方面。為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對德育具有正確的認識,結合學生的現實狀況和個人能力合理開展德育。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夠培養(yǎng)出真正具有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發(fā)展,實現國家富強。
參考文獻:
[1]高俊晶.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德育的幾點實踐[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合學報,2018,20(3):62-65.
[2]杜艷萍.職高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中旬),2014(4):107.
[3]朱磊.德育滲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咨詢,2015(12):42-43.
[4]黃宇佳.將德育滲透到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性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6):221-222,226.
[5]劉方圓.淺談德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2):149.
[6]唐德坤.淺談德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14).
[7]臧海伶.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A].2015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
[8]田容容.中職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觀[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0):88.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