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主要從教材出發(fā),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式開展教學,才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兩方面問題,并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一些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1-004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1.043
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與教師的教學目的不明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是一味地延續(xù)以往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講解為主,而不是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就導致了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太重視缺少學習興趣和熱情。語文教學是整個學科教學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掌握其他學科的基礎,教師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這對于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有重要的影響。
2.教學內(nèi)容難度較大。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學的難度和深度都比較大,授課的內(nèi)容有的是超出了大綱范圍。但是小學教學的目的與中學都有很大區(qū)別,小學語文教學更多的是啟蒙作用,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讓孩子了解一些基本的哲理和常識,同時也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但是受整個大的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和家長都生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在課上講一些超綱知識點,家長還會給一些國學班、作文班以及朗讀班等課外班,這樣無疑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抑制學生的天性,這樣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研究
1.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學習氛圍與課堂環(huán)境的營造在語文課堂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快樂自由地學習好語文這門課程。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每節(jié)課的課前五分鐘演講或朗讀來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同學們珍惜機會,積極準備,每個演講或朗讀的同學來為大家分享一段自己的故事或是感覺不錯的文學作品,在鍛煉演講者或朗讀者的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其他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通過設置一些合理的小活動來抓住了學生好奇好玩的心理特征,能夠有效地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助于營造有效的課堂氛圍,發(fā)揮課堂氛圍在教學活動中作用。
2.利用多媒體,刺激學生感官。語言是薄弱的,尤其是在表述一些情感的時候。很多時候教師跟學生講了很多也描述了很多,但是學生的理解和教師所表達的東西還是有區(qū)別的。通過多媒體的影像或者是圖片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體會。例如,語文教師給學生講述貧困山區(qū)的學生生活是多么的艱難,我們應當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時,學生很難理解,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孩子數(shù)量較少,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集全家的關(guān)愛于一身就比較自私和冷漠,只關(guān)注自己的感受和喜好,很少去關(guān)心別人,缺乏愛心。但是當給播放一些貧困山區(qū)小朋友的生活和學習視頻,讓學生感受那些貧困兒童的艱辛后學生就能體會教師所說的了,學生所寫的觀后感情感也更加真切和強烈。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已經(jīng)深刻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了。讀書使人聰慧,讀史使人明鑒。博覽群書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人的德行,凈化人的心靈。在信息化時代,足不出戶便可盡知天下事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有人認為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已經(jīng)不需要讀書了,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讀書可以充實人的內(nèi)心,現(xiàn)在的讀書越來越少,這也就導致了明明生活在一個物質(zhì)極度充裕的世界,內(nèi)心卻還是空虛的。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留給學生一些自己閱讀的時間,也可以舉辦一些讀書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可以讓學生深入閱讀一些文學作品,培養(yǎng)學生勵志刻苦學習精神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和閱讀水平,幫助學生確立積極的奮斗目標、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切實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此外,教師還可以經(jīng)常給學生分享一些閱讀的體驗和心得,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有些書籍閱讀難度大可能不太適合他們閱讀,但是教師可以把書中一些比較好的思想分享給他們,這樣同樣可以達到閱讀的目的。
4.通過語文教學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語文課文中有許多關(guān)于思想道德的文章,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僅僅在課堂上教學是不夠的,應該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找到與課本中相對應的真人真事,這樣可以大大加深他們對于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同時強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完《游子吟》后,可以讓學生回家后仔細觀察和記錄自己的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她們需要做多少家務,為了自己的學業(yè)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在工作與照顧家庭方面犧牲了多少,母愛是點點滴滴的,學生平時對母愛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是因為他們平時沒有用心地去觀察,當他們完成這個課后作業(yè)后自然可以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懂得如何感恩自己的母親。
參考文獻:
[1]呂曉云.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方法探討[J].才智,2017(1).
[2]東秀英.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方法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孫旭博(1977.1— ),女,漢族,河北巨鹿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