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游戲是指在過去常見的一種街頭游戲,包括捉迷藏、踢毽子、跳繩、丟沙包、拍洋畫等,這些游戲具有鮮明民俗文化特點,可以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在當前幼兒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幼兒園化發(fā)展不僅導致幼兒教育失去應有的作用,很難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幼兒教育中融入民間游戲,能夠鼓勵兒童積極參與到戶外活動之中,提高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還能夠對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知識進行準確理解與把握,提高幼兒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教育;活動區(qū)域創(chuàng)設
引言:
民間游戲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游戲形式,可以促使幼兒全面發(fā)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強化幼兒的學習體驗,保證課堂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這些不同的民間游戲形式,體現(xiàn)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而且簡單易學,具有非常強的趣味性和隨機性特點,幼兒能夠在民間游戲開展中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體驗,促進幼兒智力全面發(fā)展。
1改編創(chuàng)新,使民間游戲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
民間游戲是指流傳于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中的娛樂游戲活動,最普遍的游戲活動包括跳繩、下棋、摔跤、捉迷藏、蕩秋千等等。在民間游戲開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必須要對民間游戲進行適當?shù)母木巹?chuàng)新,融入新時代的文化元素,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1]。民間游戲活動比較簡單,所以必須要將民間游戲創(chuàng)造得更加復雜,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熱情。例如:在剪刀石頭布游戲活動開展時,可以與跳房子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最終贏得游戲。在游戲訓練的同時也可以調動幼兒的興趣,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主動參與到游戲創(chuàng)新之中,促使民間游戲煥發(fā)新的生機。
2創(chuàng)設活動區(qū)域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在民間游戲開展時,為了能夠保證民間教學活動開展的整體效果,教師必須要營造良好的活動區(qū)域,準備充足的教學材料,讓幼兒可以自由地選擇喜歡的游戲類型。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幼兒活動之中,與幼兒一起做游戲道具,從而豐富幼兒活動的內容。例如:學校里有一個美麗的花園,每到春暖花開時,各種花競相開放,引來了蝴蝶,招來了蜜蜂,也吸引了幼兒在花園里追逐嬉戲。筆者帶領幼兒走進花園,相互介紹自己認識的花花草草,并趁機讓幼兒看看被踩倒的小草、被摘落的小花、被掛了書包歪斜的小樹,讓他們認識到這些行為是不對的。接著,筆者又讓幼兒看看有鋸齒的葉子,聽聽“有毒的小蘑菇”的故事,讓幼兒知道在大自然面前要學會保護自己。從室內走到室外,將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完全融合,讓幼兒有話可說、有理可據(jù),有助于正確自然觀的形成[2]。
3家校整合
在開展民間游戲的同時,必須要獲得家長的支持,所以家長應該適當參與到游戲活動之中,對游戲資源進行整合,也能夠提高親子活動的整體效果,通過鼓勵家長積極主動參與,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了解民間游戲,更好關注幼兒成長。教學改革理念先行,只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觀念,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發(fā)展[3]。在教學理念改革時,必須要將幼兒放在主體地位,按照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強化幼兒的主動參與能力,通過構建學習型課堂,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獲得知識營養(yǎng),全面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增強幼兒的主體地位。由此可見,通過運用游戲化教學的方式能夠以兒童的角度進行分析,真正使兒童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既滿足兒童好玩好奇的性格特征,又能夠讓幼兒感受到童年的美好,這樣也可以增強兒童對知識的學習興趣。
4增加趣味性
對于很多幼兒來說。在參與民間游戲時的確不高,為此教師必須要積極鼓勵,通過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造能力,引導幼兒在群體活動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幼兒游戲活動設置時,必須要滿足幼兒活動的特點。可以在每天上午9:00~10:00安排戶外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民間游戲進行訓練,增加幼兒學參與的主動性,其次,還可以積極鼓勵幼兒從事民間游戲,通過設置小獎品等方式,增強幼兒的滿足感和自信心,通過恰當?shù)姆纸M練習,提高幼兒學習的整體效果。游戲化教學是開展教學的重要途徑,為了全面深入落實課堂教學的要求,教師必須要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并鼓勵幼兒個性化發(fā)展,增強幼兒的參與感,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幼兒強烈的學習興趣。許多教師通過課堂游戲設置的方式來促進與幼兒的互動,但并沒有把握好時機。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教幼兒深思熟慮,獲得更完美的游戲[4]。但如果幼兒的回答已經(jīng)沒有體現(xiàn)出應有的內涵教師可以由此設置列舉案例,鼓勵幼兒對相似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一些教師在游戲設置上也存在不足,對幼兒問題作出與教學目標或課堂內容無關的游戲設置,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造成幼兒產(chǎn)生緊張、恐慌的情緒,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甚至會使幼兒對課程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教師須根據(jù)幼兒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分析,通過摸底考試方式對幼兒基本能力進行全面把握,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正確教學方案,研究新課標對各部分知識的要求情況,制訂具體的復習計劃和教學內容。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兒園課程能夠幫助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深入了解,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法制觀念,讓幼兒掌握社會生活的規(guī)則。為此,教師掌握課堂游戲教學的手段和技巧能夠幫助幼兒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但從實際教學實踐來看,很多教師并沒有掌握課堂游戲教學的技巧,導致游戲教學存在種種問題。筆者經(jīng)過調查實踐對幼兒園課堂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原因,能夠幫助同行不斷改進課堂游戲教學的技巧,促進對幼兒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張玉紅.簡論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實踐[J].考試周刊,2020,(27):167-168.
[2]潘蘊.淺析傳統(tǒng)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赤子,2020,(4):186.
[3]張紅霞.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傳承性和創(chuàng)新點[J].文教資料,2020,(6):216-217,183.
[4]潘曉樂.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開展策略[J].軟件(電子版),2020,(2):171.
作者簡介:鄭夢雷(1992.12-),女,漢族,安徽阜陽人,合肥市振興路幼兒園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