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鈺 范偉東
“我現(xiàn)在在南疆井場上,礦物絕緣電纜首次下井,我必須要全程跟蹤,否則對不起過去那幾個月的努力,實驗室的藥劑先幫我老化著,等我回去再一起評價看看效果?!?/p>
“我還在武漢機場等待起飛,這兩天武漢大霧,航班停了好多,但我的航班還沒消息,等等,說曹操,曹操到,我的也停飛了,不要著急,等我做高鐵去北京,我看那航班還有飛往烏魯木齊的,這個材料我熟悉,等我回來給領導匯報”
“我現(xiàn)在在北京,礦物絕緣電纜高效加熱降粘增產(chǎn)技術報獎匯報會明天就要開始了,匯報稿已經(jīng)改了二十多遍,等匯報結束我就回烏魯木齊”
奔波各地,連軸轉的這個人是楊祖國,38歲,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采油研究所的專家。
2008年碩士畢業(yè),他和女朋友放棄了地理位置優(yōu)越的湖北,一起來到西北油田。塔河油田是有著地下珠穆朗瑪峰這般稱號的超深層油田。楊祖國來到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面對的是怎樣復雜的油藏條件。
采油二廠油井普遍深度都在6000米左右,而且油的粘度很高,最夸張的從井口流出來凝固后都能站上去鞋印都不留。原油能順利的從井底流到三千米的管腳處,這個時候的溫度流失更快了,隨著溫度的降低,原油凝固在井內(nèi)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正常的開采。
采油所稠油團隊成功引進的礦物絕緣電纜高效加熱降粘增產(chǎn)技術完美的解決了溫度下降快的問題。這項技術從剛開始引進到室內(nèi)試驗評價,最后的現(xiàn)場試驗的大獲成功總共花了三年的時間。“捂了三年的技術,我們終于可以報獎了”
技術人員都知道科技獎勵是業(yè)界對科研團隊長期在一個方向的科研積累和取得成就的一種認可。稠油團隊平時的奉獻終要結出勝利的果實。楊祖國作為團隊里的主心骨,報獎這項艱巨的任務就此扛了下來。報獎最重要是把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現(xiàn)場的成績擺出來?,F(xiàn)場的成績是有了,增油8000多噸,那可是實打實的成績。但礦物絕緣電纜如何定義該技術的創(chuàng)新點難住了大家,從電纜的構造到下井的工藝,雖然是首次在油田范圍使用,但就憑這一點也不能說服評委。“電纜是用來加熱的,溫度……有了,井筒溫度場這個概念可是一個真正的亮點”都是技術人員,誰也不懂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溫度場,這怎么說的清楚呀。
平時沉默寡言的楊祖國此刻變成了見人就寒暄的外交家“程工,你們搞鉆井的了解溫度場是啥不?”“閆工,現(xiàn)場你最行,聽說過井筒溫度場嗎?”興致勃勃的問,得到的確是滿滿的失望。都是技術人員,對這類似于高數(shù)般的東西都直搖頭。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只有求網(wǎng)絡了,碩士博士論文,海外論文,會議論文,翻了個遍,只有關于電加熱桿的井筒溫度場。只能硬著頭皮看研究這塊的老師,有沒有可能提供信息了。對這論文上那些作者,楊祖國一個接一個的打起了電話,功夫不負有心人,西南石油大學的一個石油工程學院的老師對這個很感興趣。蔣老師是研究溫度場的專家,對這新鮮的電纜很想深入的研究下。拿到礦物絕緣電纜和油井的資料,蔣老師給楊祖國吃了一顆定心丸,這個活他接了。經(jīng)過一番努力,蔣老師和西北油田一起合作了一個先導項目。每周楊祖國都會和西南石油的老師對接交流進展,漫長的半年過去了,學校那邊終于傳來好消息,溫度場模型建立好了,通過現(xiàn)場數(shù)據(jù)校對證明模型是成功的。這可是礦物絕緣電纜報獎內(nèi)最大的創(chuàng)新點。
楊祖國經(jīng)常往返北京,南疆和烏魯木齊,協(xié)調(diào)處理各個集團總部和高校的報獎進程。一天,富哥打趣的問他媳婦,我們可是好幾周都沒見到楊哥的身影了,他到底回過烏魯木齊沒?他媳婦說“早上妞妞醒來還說呢,媽媽,我昨天晚上夢到爸爸回來了,還在我額頭上吻了一下,我對女兒說,這個不是夢,是爸爸真的晚上十一點多回來了,但早上6點又去趕飛機了”。
忙碌的日子還在繼續(xù),一天,楊祖國神秘兮兮的拿著一個文件袋出現(xiàn)在辦公室?!袄戏?,阿富你們快來,看我這有什么好東西”。只見他從文件袋里掏出了一張證書。礦物絕緣電纜高效加熱降粘增產(chǎn)技術順利通過中石化集團公司科技部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看到證書的那刻,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這是我們團隊的榮譽,楊祖國,你可真是我們團隊的活寶呀,沒有你,好技術也終究要蒙塵,多虧了你,整個中石化都知道我們的這個技術啦。
楊祖國也松了一口氣,這次集團公司的報獎總算是拿下來了,接下來我們要報更大的獎,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