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倩倩 劉艷軍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班級管理都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學的需求,需要結合時代發(fā)展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小學是學生接受應試教育的初級階段,這也是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班級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由班主任負責,為了能夠?qū)Π嗉墝嵤└玫墓芾恚枰獙鹘y(tǒng)班級管理模式進行改變,制定并實施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對學生給予更加明確的指導,這樣能夠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
引言:
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時候,往往只看重班級管理的效果,完全忽視了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這樣不但會影響班級管理的有效性,也會導致班級教學效果的下降。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首先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方案,這樣才能夠充分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fā)展【1】。
1、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過于關注班級管理的效果
對于很多小學班主任來說,由于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很容易造成班級的混亂,在管理能力上自然也就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造成了大多數(shù)班主任都只看重最終班級管理的結果,往往會忽略班級管理的過程,導致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法過于單一,管理態(tài)度過于強硬,而且會經(jīng)常性的要求學生完成相關的工作,這樣不僅會造成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的緊張,也會影響到班級管理的效果,而且極易極其學生的逆反心理。
1.2忽視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早已形成了嚴師出高徒的觀念,所以會更加注重班級管理的效果,往往會忽略掉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班主任自身則占據(jù)班級管理的主導地位,使得學生只能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這樣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自身也無法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從而阻礙了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理【2】。
1.3沒有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
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并未考慮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完全采取的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而且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關注的重點時班級的整體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學生成長評定的時候往往以成績作為判定標準,很難做到科學的思考問題。作為班主任應該意識到每個學生的思維模式是不同的,如果只是使用單一的管理方式進行班級管理,很難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
2、小學班主任在以人為本理念下所實施的班級管理策略
2.1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正是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教師得不到學生的信任。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需要教師培養(yǎng)出有個性地、多樣化的人才。那么在這種科學的理念下想要有效地緩解師生之間的關系就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關鍵之處就是拉近彼此的關系。在以人為本,小學教育教學中,班主任就要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學習現(xiàn)代化的班級管理方式,改變當前學生讀死書的情況。班主任可以積極地開展一些與學習知識有關的課外活動,通過開展相關活動的方式,在寓教于樂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樣即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又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也由此能感受到班主任給予學生們的關愛,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越來越和諧,為以后對學生的教育打下了基礎【3】。
2.2班主任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管理工作
以人為本就是要關注個體的獨特性,把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去關懷學生的成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學生之間的差異擴大,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為中,小學生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關注,但是,學生數(shù)量多,對每位同學的管理制定不同的方案不太現(xiàn)實,強人所難。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觀察學生的性格,總結出學生的大致特征,對有著共同特征的學生共同管理。例如,在班級中,總會有幾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將他們劃分為一個小組,將他們的座位安排在講臺附近或者將他們分別安排一個性格文靜的同桌,方便老師和同學對其進行管理和提醒。同時,差異性不是壞事,正是具有差異性,社會才會多姿多彩,班主任老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性,以包容的心去容納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指責或者強硬地要求學生舍棄個性。班主任對學生的差異應該冷靜綜合的分析,對于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個性,及時和家長溝通,共同幫助學生改正,對于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個性,作為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繼續(xù)發(fā)揚【4】。
2.3班主任要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家長作為學生問世的第一任老師,其對子女的影響力是最特殊的,也是最大的。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緊密結合在一次,才更利于對學生的全面教育。但目前很多父母在國外打工,跟老人在一起的留守孩子很多。老人對教育的意義認識得比較淡薄,所以有些家長雖然望子成龍,但不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所以每學期設開放周讓每位家長過來聽課,了解一下子女的學習情況,還有每學期至少要召開一次家長會,平時經(jīng)常打電話和家長溝通。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為班級管理增加了難度,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和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不但能夠獲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子艷.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3).
[2]劉紅娟.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31-33.
[3]郝新發(fā).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29.
[4]張麗娟.分析以人為本理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具體運用[J].電子測試,2015(2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