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潔
【內容摘要】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極為重要。教師應該根據(jù)語文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課堂導入,不斷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及課堂質量。本文簡單論述了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并闡釋了當前初中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就如何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教學 ?語文課堂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就初中語文課堂而言,教師采取的課堂導入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極為重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該注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及時改變自己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調整策略,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并發(fā)揮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接下來,本文介紹了初中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指出當前我國語文課堂存在的一些比較嚴峻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一、初中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
1.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興趣不高
根據(jù)筆者對初中語文課堂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很多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興趣嚴重匱乏,缺乏課堂活躍精神,導致初中語文課堂極為沉悶單一。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思維活躍,教師應該采取相關的措施,防止學生課堂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現(xiàn)象。然而,根據(jù)筆者對初中語文課堂的觀察,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停留在教師單向傳授知識層面,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有效互動,教學質量得不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得不到訓練。
2.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對學生的關注
根據(jù)筆者對初中語文課堂的觀察,課堂上嚴重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很多情況下都是教師盲目的開展教學活動,卻嚴重忽略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以及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從而導致了語文課堂上師生關系的僵化,出現(xiàn)課堂效率低下的情況。初中語文教師如果過分關注學生知識認知而缺乏對學生發(fā)展的關注,教師就無法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潛力,無法有的放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關注的書本知識點和知識結構多而鮮有關注學生學習方法、方式。學生錯誤的學習方式方法可能會影響其一生的語文學習模式,對于初中生而言,語文的學習無論是對于今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是知識的拓展都極為重要。
3.教學策略過于傳統(tǒng),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就目前我國語文課堂的開展情況而言,雖然有所改進,然而從整體來說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仍然過于單一,就是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老師只管教知識,初中生只管學習知識,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根據(jù)筆者對初中語文課堂的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性。很多教師都無法實現(xiàn)滿足高效課堂的要求,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低下。
4.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應試思想太重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隨著教育改革而發(fā)生改變,所有的一切教學內容都是按照考試內容而進行。相對于培養(yǎng)初中生語文能力,教師更加關注的是傳授初中生大量的理論知識以此來面對考試。很多教師的思想仍然是考試成績好的初中生各方面能力都強,缺乏對初中生的實際能力考查。事實上,初中教師應該從各個方面考查初中生,尤其是語文能力的考查。
二、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方法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就如何利用課堂導入法提出以下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幫助初中語文教師優(yōu)化教學策略,改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能力。
1.借用詩詞,有效融合課堂內容,實施課堂導入
初中語文教材包含了大量的古詩詞,同時,古詩詞可以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教育界對學生古詩詞的掌握程度的考查也加大了力度。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的開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古詩詞的好奇,喜愛來導入教學內容,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以此應對高考古詩詞的考查①。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這一部分的教學導入課,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發(fā)動小腦筋,思考與四季有關的詩詞,借用古詩詞來導入。此外,教師還可以引經據(jù)典,為學生講述教材上沒有涉及到的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2.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教師應該重視多媒體的使用,教師必須掌握必備的科學技術,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初中語文教材包含大量的知識,很多知識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極為抽象,如果教師不能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學生很難掌握相關的知識,這樣的情況會嚴重打擊學習的積極性②。
例如,在《看云識天氣》這一課的導入中,教師如果直接用語言為學生描述不同云的形狀,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由于生活經驗不夠,很難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直觀地為學生展示不同云的形狀,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教師在展示幻燈片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將教師所展示的云的形狀與生活中常見的云的形狀結合起來,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拓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來識別不同的云,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更深層次的學習中。
3.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開展課堂導入
對于初中生而言,其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同時,對于同一種事物或者同一個問題往往具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而且對于初中生來說,問題導入更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入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問題的引導下探索知識,建立不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③。
例如,在《偉大的悲劇》這一課的導入中,教師就可以從文章題目入手,提出問題“偉大的悲劇在你們想象中可以是什么”,“為什么悲劇會被作者稱為是偉大的”等類似的問題,先讓有自己的想法,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的認知,然后教師在引出文章內容,指出文章中的“偉大的悲劇是什么”,讓學生可以對比自己的思維和作者的思維有何不同,然后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方法。
4.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由于初中生相對來說,心智尚未成熟,更喜歡聽教師講故事。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利用故事導入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故事導入法相對來說,更有趣味性,更符合初中生的階段特征。教師在利用故事導入法時不可胡編亂造故事,應該在課前收集相關的知識,讓講出來的故事更有條理性,讓學生能夠從故事中了解一些知識,提高對語文課堂的喜愛程度。同時,教師在選取故事時應該以課本為導向,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學生喜愛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也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收集與課本有關的故事,然后在課上陳述,這樣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生物入侵者》這一課,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收集歷史上關于生物入侵的故事,以及生物入侵對于人類的影響。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對生物入侵有一定的認識,可以在頭腦中構建自己的知識模式,猜想文章大致會講到哪些內容,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綜上所述,教師要正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課堂導入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學習中,從而促進自身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注釋】
① 陳孝學. 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2):129.
② 于藝文. 芻議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 新課程研究,2019(04):77-78.
③ 張文永. 試析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技巧[J]. 名師在線,2019(26):70-71.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茆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