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
涂我最喜歡海外已經(jīng)曝光的“BASIC”基礎版車型,因為這款車型的外觀,與再上兩級的“HONE”、“NESS”版除了輪圈之外基本不會相差太多,當然,一些細節(jié)配置上肯定是有所不同!但說真的,開飛度不改,不如推下海,買個價格最便宜的入門版飛度來改著玩,才是把這車玩出花的王道,那些舒適、奢華、科技配備,如果我要,那我為何不加點錢去買凌派或思域呢?更何況,越精簡的車,出毛病的機率也越低,這也正是飛度長久以來打下品質好口碑的基礎之一,既然如此,不選擇以簡代繁那可不辜負了飛度的好體質。
個人感覺這樣的營銷方式不太適合國內(nèi),因為會買飛度的消費者,基本就是從極度精省、實用的角度去買車的,給他更多花里胡哨的東西當然誰都叫好,但只要車價多貴5000,消費者肯定要哇哇叫。因此,我覺得新飛度如果在國內(nèi)賣,依照GK5的車型定價模式操作越簡單越好,無需在一些無關痛癢的地方例如外觀下太多工夫!而根據(jù)目前資料顯示,廣汽本田可能只會引進一般型以及Crosstar跨界型兩種來生產(chǎn),但前后包圍與海外已經(jīng)曝光的略有不同,至于叫不叫座,只能等未來實際上市之后交給市場來論斷了!
輝從外觀上來看的話,個人最喜歡NESS運動版的設計風格,從日本發(fā)布的車型來看,NESS版本飛度采用拼色車身,熒光綠的車頂以及車身裝飾讓它的視覺效果特別突出,有種時尚精品的感覺,對了花瓣形的輪轂樣式也很好看。五種版本給消費者選聽起來是很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實際上國產(chǎn)第四代飛度的申報也已經(jīng)出來了,并沒有那么多選擇,所以期待的讀者可以洗洗睡了。
誠看了圖片,還是雙色那個版本比較亮眼,但目前的申報信息,廣本打算只推出普通版(Basic)和跨界版,畢竟這種小車在國內(nèi)價格不能定得高,成本控制非常嚴格。我覺得到底哪個版本倒沒所謂,因為買飛度的人多半都會改裝的。
鑫我是比較喜歡基礎版與拼色版本的,前者適合代步用途以及想要改裝的用戶群體。后者則是直接享受原廠個性化配制,不過這些我覺得都不用太令人感到糾結,畢竟日本海淘可是有琳瑯滿目的改裝件,不用擔心后期找不到想要的。五個版本我想不會全都在國內(nèi)落地,目前可知有普通版和跨界版,而外觀也有調(diào)整,對于車企來講,并不像把生產(chǎn)線弄復雜化吧。
涂個人覺得隔音提升其實就已經(jīng)等于是大進步了,其它都是錦上添花,改款如果不給消費者一些比起前代產(chǎn)品更好的體驗,那還改什么呢?至于優(yōu)、缺點,個人覺得飛度一直以來的優(yōu)勢就是實用、空間大,動力夠用且省油,保養(yǎng)方便毛病少,希望新款車型也繼續(xù)承襲這樣的特性。缺點呢……也很明顯,那變得憨萌憨萌的外觀,不知道會不會讓消費者感到不習慣呢?我是覺得看起來有點……
輝 新款飛度與大家期待的有不小的出入,在大部分飛度粉絲心中飛度應該變得更犀利、更運動,但實際它卻向家用靠攏了,對于真實用戶來說,這樣的進步顯然是喜聞樂見的。三代飛度與Polo Plus相比,它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出色的底盤、強勁的動力以及超大的空間,從目前的申報信息來看,四代飛度依然保留了這些優(yōu)勢,整體高級感又有所提升,想必Polo Plus會感到緊張的。
誠之前飛度被人叫做“買發(fā)動機送車”,動力、外觀確實是亮點,但反過來想就是其他方面一般般,尤其是隔音,能在成本控制得如此嚴格的前提下針對上代的缺點進行優(yōu)化,確實是難得,希望不是犧牲其他方面的配置為代價吧。其實,飛度同級已經(jīng)沒多少對手了,大眾Polo算一個,如果真像海外媒體說的那樣行車素質大幅提升,加上1.5L發(fā)動機,新飛度確實是很強了,就是希望不會貴太多吧。
鑫從以往實際使用飛度的經(jīng)驗來說,基礎功能配置、隔音、底盤厚實感,這三個是需要極大提升的,當然,前提是售價要與以往相差不大,不過這些似乎本田并不感冒,因此,也別寄予太大希望,有進步就是好事吧。相較于對手,飛度的發(fā)動機、轉向手感、空間利用率堪稱同級標桿水準,其他則遜色對手,尤其舒適性層面的東西。
涂這是非常合理的產(chǎn)品布局,現(xiàn)款GK5飛度之所以大賣,就在于它謹守了漂亮的價格定位,相信本田未來肯定也不會讓新飛度的定價與此相差太多,尤其在后疫情時代,飛度這種等級車對標的消費者花錢都更謹慎了,投入太多成本到動力系統(tǒng)上讓車價堆高,無疑是得罪消費者找死。但本田也會想……如何讓飛度的產(chǎn)品形象稍微拉高一些,并且呼應品牌響應環(huán)保的態(tài)度呢?答案就是把1.5L混動引入,價格與一般搭載內(nèi)燃機車型持平或稍微高一點,這招用在環(huán)保新能源時代里,消費者應該會更樂于接受。至于三缸機……如果能讓飛度降價到6、7萬或許還有得聊,不然,那么多車廠在國內(nèi)都敗在三缸發(fā)動機上,前車之鑒難道不引以為戒嗎?
輝適合,非常適合。對于國內(nèi)飛度的主要兩大用戶群體來說,購買飛度的原因一個是因為它經(jīng)濟實惠,一個是因為它具備良好的改裝潛力。因此在保證成本的前提下,能夠滿足兩類人群的需要,大家就會買單。而且產(chǎn)品陣列的縮減也是廣本樂意的,這樣即有利于整體品牌的陣列布局,又能花最低成本賺最多錢。
誠說實話,原來的l.5L發(fā)動機不僅動力強,經(jīng)濟性方面已經(jīng)足夠出色,如果混動系統(tǒng)為了能再多省下那么一點點油而把車價抬高不少,其實意義并不大,除了廣州之外混動并沒有比汽油車多享受什么政策優(yōu)惠,或許作為旗艦車型的象征意義更大。
鑫從燃油經(jīng)濟性上而言,我相信三款發(fā)動機會有差別,可差別不會非常大,畢竟車重擺在這。因此,我相信很少有人只是因為省油多少而去糾結,更多的還是追求體驗上。對于本田死忠粉來說,VTEC高轉的咆哮聲是無可替代的,渦輪增壓并不會有太大吸引力,混動則是本田引以為豪的強項,能下放在飛度上,如果價格提升不太大,可謂賣技術送車。
涂如前所說,不要華而不實的配置,簡單、實用、好開、可靠、空間夠、動力行、夠省油,回歸一輛車身為交通工具的本質,自然會有務實的消費者支持。此外,不可否認本田在打造“情懷”,以及維持產(chǎn)品新車價、中古車價格穩(wěn)定這件事上真的很在行,這也使得消費者樂于購買飛度新車,反正日后倒手賣出不會虧太多,同時也有另外一批消費者樂于花適當?shù)馁M用,購買老款或二手飛度來玩。
如果說國內(nèi)車固有哪款車從爺爺輩到孫子輩,從新生到報廢全歷代、全生命周期都處在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飛度肯定是示范教材!
誠空間大、外觀帥、動力強,市場上沒多少能把這幾個優(yōu)點結合在一起的小車,而且飛度在改裝方面有很多可玩性,再加上本田車一貫的良好口碑,造就了飛度的熱度居高不下。作為剛買了二手車的人,我有發(fā)言權:15年前后的GK5動輒就要價5萬以上,同年份的福特嘉年華能賣到4萬就偷笑了,至于年份更新的話還不如買新車(如果能買到的話)……
鑫我自己買的第二代飛度,過戶三次,十萬公里,機械工整,外觀小擦刮不管的車況下,開了兩年,當天掛網(wǎng)上第二天就賣出去了,比較入手價只虧了5千元,可謂硬通貨。使用中途除了換機油外,沒有任何維修,可靠度極高,再加上過硬的產(chǎn)品力,消費者口碑、媒體都說好,使得新車銷售市場價格堅挺,二手車市場行情平穩(wěn)。
輝皮實耐用是主要原因,沒有過多豪華的配置,機械性與塑料感讓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大大提升,因此現(xiàn)在依然有不少人買初代GD3回來后只要做個保養(yǎng),就能正常駕駛了,耐用性這對二手車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國內(nèi)眾多飛度玩家的熱捧,將這車的產(chǎn)品溢價推上去,讓它成為二手市場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