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旭
作者單位:300000 天津,天津市紅橋區(qū)西沽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嗅覺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為患者對氣味的感知能力減退、喪失及嗅覺過敏,常見于鼻炎、鼻竇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外傷、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老年退行性疾病等,中醫(yī)文獻中記載有鼻窒、鼻不聞香臭、鼻槁、鼻齆、鼻中風等多種病名[1-2]。筆者曾跟隨曲堂清醫(yī)師出診,見其用中藥治療嗅覺障礙1例,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患者,女,50歲,退休,2012年5月14日就診?;颊哂?年前因嗅覺和味覺喪失就診于天津市某院耳鼻喉科,未檢查出病變;隨后于該院中醫(yī)科就診,口服中藥湯劑治療,服80付湯藥后,未見好轉,遂就診于曲堂清門診。就診時患者自訴嗅覺和味覺完全消失;偶有心下窩刺痛,偶哈氣連天伴惡心,口渴,喜飲熱水,納少,食后脘腹脹滿;寐稍差,入睡可,睡后易醒,醒后2 h方可繼續(xù)入睡;大便一日一行,水狀,夜尿頻;舌紫暗、苔黃厚膩、舌尖紅,舌邊有明顯齒痕;脈沉細。辨?。罕情?。辨證:濕熱蘊阻,瘀血阻絡證。處方:牡丹皮、赤芍、雞血藤、白豆蔻、扁豆皮、茯苓皮、生薏米、瓜蔞、荷梗、蓮子、山藥各30 g,茺蔚子20 g,桃仁、郁金各15 g,紅花、當歸、川芎、砂仁、焦梔子、甘草各10 g,3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二診(2012年5月17日):患者自述服半付湯藥后可聞到中藥和香油的味道;服第2付后口中可嘗到中藥的苦味;舌苔黃、厚膩較前好轉,舌紫暗,舌尖紅;脈沉細;其余癥狀同前。處方:去瓜蔞、郁金、荷梗、甘草;加瓜蔞皮、連翹、澤瀉各30 g,牛蒡子15 g;牡丹皮改為60 g,川芎改為15 g;10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三診(2012年5月28日):患者自述晨起洗臉時可聞見香皂味,可聞到韭菜炒雞蛋味且能嘗出味道;大便一日一行,由水樣變?yōu)轲?,仍不成形;舌苔黃、厚膩有好轉;其余癥狀同前。處方:去生意米、瓜蔞皮、牛蒡子、山藥;加桂枝、炒白術、重樓各10 g,茵陳30 g;3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四診(2012年6月1日):患者自述可聞到大便臭味及炒菜的味道;大便一日一行,成形;舌暗、苔黃、稍膩,舌邊有齒痕;口渴較前好轉,納可,食后無腹脹,寐稍差?;颊邔⒁x開天津,沒有繼續(xù)服藥。
嗅覺障礙的病因病機較多,與心、肺、脾、胃、大腸等臟腑均有關?!峨y經(jīng)·四十難》中記載:“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镀諠健ぞ砦迨酚肿髁巳缦陆忉專骸叭粜慕?jīng)移熱于肺,致肺臟不和,則其竅亦無以宣達,故為齆?!北堑男嵊X功能與心的功能密切相關?!鹅`樞·脈度第十七章》中有一處記載:“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笨梢姳堑男嵊X功能與肺的功能緊密相關?!蹲C治準繩·雜病·鼻》中記載:“若因饑飽勞役,損脾胃生發(fā)之氣,既弱其營運之氣,不能上升,邪塞孔竅,故鼻不利而不聞香臭也。”《張氏醫(yī)通·卷八》提出:“脾胃生發(fā)之氣不能上升,邪害孔竅,故不利而不聞香臭,宜養(yǎng)脾胃,使陽氣上行,則鼻通矣?!笨芍堑男嵊X功能與脾胃關系也很密切?!鹅`樞·邪氣臟腑病形形篇第四》中記載:“其宗氣上出于鼻而為臭?!笨梢姳切嵯愠舻墓δ?,還與宗氣功能密不可分。在《醫(yī)述·卷十一》中還記載:“人有鼻病,不聞香臭者,病在大腸,氣不上行,徒責肺無益也”。
鼻病的發(fā)生不僅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還與外感有關?!镀諠健ぞ砦迨分杏涊d:“風寒客于肺經(jīng),則鼻氣不利”?!睹}證治方·卷之三》中記載:“熱壅清道,所以塞而不聞香臭矣”。《經(jīng)絡全書·前編》中記載:“鼻塞不聞香臭,但略感風寒,不時舉發(fā)者,世俗皆以為肺寒而用辛溫之藥。不知肺經(jīng)素有火邪,火郁甚,則喜得熱而惡見寒,故而遇寒便塞也。法宜清肺降火為主,而佐以通氣之劑,服之自效?!薄妒泪t(yī)得效方》中記載:“辛夷散,風寒濕熱之氣加之,鼻內(nèi)壅者,涕出不已,或氣息不通,或不聞香臭”。
嗅覺功能障礙臨床上常見的中醫(yī)辨證分型有4種,即肺氣虛寒、肺熱內(nèi)盛、心火旺盛、脾氣虛弱。中醫(yī)在治療嗅覺功能障礙方面有大量的記載,治法也較多,除了內(nèi)服中藥之外,還有外治法、塞鼻、吹鼻、灌鼻、針灸、按摩、耳針、食療等。
本例患者為嗅覺和味覺障礙,經(jīng)過相關檢查未見器質性病變。曲堂清老師謹守病機,四診合參,尤其注重舌診,認為舌象能及時呈現(xiàn)疾病的變化,易掌握,很少存在假象。曲堂清老師認為嗅覺障礙以“肺氣不宣”“鼻竅不通”為基本病理基礎,由于現(xiàn)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久坐、缺少運動、嗜食肥甘厚膩等,導致嗅覺障礙最常見病因就是脾氣虛弱,失于運化,內(nèi)生痰濕,久而化熱,濕熱上擾清竅,致鼻竅功能障礙,不能聞香臭,而濕熱日久,必致血瘀,反過來又加重鼻竅不利,因此以“清熱祛濕,化瘀開竅”為基本治法。
患者惡心,口渴,喜飲熱水,納少,食后脘腹脹滿,舌邊有明顯齒痕、舌苔黃厚膩、脈沉細,為濕熱困脾,影響脾氣生發(fā)。《張氏醫(yī)通·卷八》提出:“脾胃生發(fā)之氣不能上升,邪害孔竅,故不利而不聞香臭,宜養(yǎng)脾胃……[3]?!鼻们謇蠋熤委煷瞬±奶幏街?,砂仁、白豆蔻、扁豆皮,健脾化濕以絕后患,其中砂仁、白豆蔻、扁豆皮為導師經(jīng)驗用藥,健脾化濕,補而不滯;瓜蔞、郁金、荷梗,清熱祛濕。曲堂清老師常用荷梗理氣寬胸,除濕濁污穢,醒脾,振發(fā)陽氣?;颊呙律圆?,入睡可,睡后易醒,醒后2 h方可繼續(xù)入睡,舌尖紅,為心火旺盛,《普濟方·卷五十六》記載:“若心經(jīng)移熱于肺,致肺臟不和,則其竅亦無以宣達,故為齆[4]。”故加焦梔子、蓮子以清心火、寧心神。偶心下窩刺痛,舌紫暗,脈沉細,乃因脾失健運,痰濕內(nèi)生,日久必致血瘀,故加入桃仁、紅花、當歸、川芎、雞血藤,活血化瘀通絡,丹皮、赤芍,清熱涼血、血行瘀散。二診:患者濕熱減輕,但瘀熱仍明顯,牡丹皮改為60 g,川芎改為15 g,以加強清熱、涼血、散瘀;瓜蔞改為瓜蔞皮,加強行氣化濕的力度,氣行則濕化;澤瀉,利水消腫,使?jié)駸釓男”愣?;連翹,清心火。三診:患者濕熱減輕,大便較前好轉,但仍不成形;去生意米、瓜蔞皮、牛蒡子、山藥,加炒白術10 g以健脾祛濕,加茵陳30 g清熱利濕;處方中大部分藥是涼性藥,恐阻礙氣機,故加桂枝10 g溫通經(jīng)絡。
該患者突然出現(xiàn)嗅覺和味覺喪失,經(jīng)西醫(yī)全面檢查后未見異常,曲堂清老師謹守病機,辨證論治,16付湯藥使患者恢復正常的嗅覺和味覺,故將該患者的診治經(jīng)過進行介紹,以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