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梅
(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0)
某省級主干道公路為適應交通量增長進行改擴建,改擴建段總長7.92 km,該路段在整個沿線中為主干道,承擔區(qū)域主要車流量。為保證改擴建后路段通行質量,實現(xiàn)預期的改擴建目標,需要在高度重視其路基路面設計的基礎上,結合以往工程的相關經(jīng)驗,對設計予以適當?shù)膬?yōu)化,針對不同結構層次采用不同的優(yōu)化措施?,F(xiàn)圍繞本工程實際情況,對其路基路面設計及其優(yōu)化作如下深入分析。
緩解交通擁堵,是對公路進行改擴建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在設計與具體的優(yōu)化過程中,必須保證通行的舒適性與安全性,提高公路的技術等級。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響,需對原公路實施適當?shù)母膭?,以此滿足改擴建需要要求。在改動的過程中,線形指標為主要內容之一。
(1)平面線形:改擴建中,若原公路直線長度可以達到改造要求,則無需進行直線設計,僅需根據(jù)改擴建要求實施適當?shù)母臄U建。而若在改擴建時,直線長度無法達到要求,則要進行專門的直線設計。根據(jù)改擴建基本要求,可使用曲線對接的形式對交點進行連接,針對反向曲線,可通過對曲線半徑的增加來對接。除直線外,平曲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行車安全有直接影響。設計中,若原公路條件符合改擴建基本要求,則應盡可能的使用原路,對其直線長度及曲線的半徑都不予更改。
(2)縱斷面線形:由于改擴建后公路技術等級提高,所以部分縱坡將無法達到要求,此時應對這些縱坡進行必要的調整。另外,在設計中,如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豎曲線在長度或半徑上無法滿足要求,則需要及時改進或重新設計。在實際的設計與優(yōu)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坡長及坡度等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在切實滿足改擴建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優(yōu)先考慮相對較大的半徑及長度,以此保證改擴建公路通行的安全性與舒適度。
為滿足基本建設和養(yǎng)護要求,路面結構需盡量保持一致,該公路路面結構為:中粒式與細粒式,厚度分別為6 cm和4 cm,其中,細粒式以AC-13C為主,中粒式以AC-20C為主,系面層采用瀝青穩(wěn)定碎石,以上結構在穩(wěn)定性和力學過渡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封層采用乳化瀝青,基層采用36 cm厚水穩(wěn)碎石(4%~5%),底基層采用18 cm厚水穩(wěn)碎石(3%~4%),路面的粘層和透層均根據(jù)設計要求實施。在路面的改擴建設計與優(yōu)化過程中,如原路面所用混合料性質能滿足改擴建后的需求,則應盡量保留,這樣能有效縮短工期,減少改擴建投入。
該公路在改擴建之前為雙向雙車道,改擴建為雙向四車道,橫斷面寬度為28 m,路段中間設置寬度為3 m的分隔帶,護欄采用波形梁形式,雙側路緣帶寬度相等,均為0.75 m,行車道寬3.75 m,并設置了寬度3.5 m的兩條緊急停車帶,路肩寬0.75 m。
(1)為保證改擴建后公路行車服務水平,提高通行能力,需重視并做好優(yōu)化。先對路基進行適當加寬,設置隔離護欄,其寬度按0.75 m控制,取消兩側緊急停車帶,改為護坡道,其寬度為1.5 m。
(2)為解決路段范圍內排水問題,首先要對區(qū)域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全面調查與分析,然后通過準確的計算,通過對邊溝尺寸的適當增大,并結合其它措施,對排水設施進行適當改造,取消原有集水坑。除此之外,為避免雨水下滲至路基并防止對邊溝造成嚴重沖刷,在邊溝內側新砌筑一道實心六棱磚,以提高邊溝底部和外側的抗沖刷能力,并縮短邊溝外側總長,從之前的2 m縮短至1 m,以此減小其占地面積。阻擋水埝時,使用混凝土預制塊進行更換,長度按15 cm控制,高度高于地表20 cm,處在地下的部位也為20 cm。在涵洞和過道之間增設泄水槽,用于緩解積水,泄水槽之間的距離嚴格按照40 m進行控制。
(3)對改擴建段路基路面的設計予以優(yōu)化時,應充分借鑒類似工程設計經(jīng)驗,在超高段中,當條件適宜時,建議采用縫隙式。目前常用優(yōu)化方式為借鑒國外相關設計經(jīng)驗來完成設計,設計后的各項指標可以達到相關指標的要求,所用各類排水設計不僅具有良好的適用性,而且外形良好,能很好的滿足公路改擴建后對排水功能提出的要求。
(1)在該公路的改擴建施工中,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路基為填方路基,均通過借土來填補,填料以細粒土和粉細砂為主。對此,施工中,應取樣進行測試,如果填料CBR值和路床的相關標準不相符,或不滿足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提出的要求,或在后續(xù)碾壓施工中存在壓實困難的問題,導致碾壓不均勻,使試驗結果和現(xiàn)場實際情況存在較大落差,則需要對填料實施適當整改。該路段的路床為2∶6∶92石灰水泥土,為盡可能降低施工的復雜度,在處理上主要使用結合料,根據(jù)土樣的各項測試結果,對路床予以適當?shù)膬?yōu)化處理,采用6%水泥土。這樣一來,能有效提高路基及路面整體強度和承載力,并將兩層厚度有效的限制在18 cm以內,7 d抗壓強度滿足規(guī)范提出的不低于0.4 MPa的要求。
(2)對橋頭路基和涵洞過道臺后進行處理時,設計方案使用回填材料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這一除了能有效加快現(xiàn)場的施工速度,還能保證結構物整體強度,減小或避免附加應力的產生。此外,在之后的優(yōu)化過程中還設置土工格柵。
(3)從結構物角度講,對地基進行處理時應采取合理有效的處理方法,根據(jù)不同勘察和測試結果,結合現(xiàn)場實際條件,進行適當?shù)膬?yōu)化處理,首先要對換填墊層實施適當優(yōu)化,同時采用墊層的方法,若為采用這一方法,根據(jù)原來的設置,調整CFG樁,采用碎石樁,以此保證工程質量,并對樁的分布做充分考慮,在它的中進行補樁,而在樁長的控制方面,應穿過整個軟弱土層與飽和粘土層,最后將通道處地基改為碎石墊層。通過上述優(yōu)化,可以在有效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縮短施工時間,加快施工效率。
綜上所述,公路改擴建是提高既有公路通行能力,適應路段交通量不斷增長和滿足區(qū)域日常出行、商品交易及經(jīng)濟發(fā)展要求的重要舉措。該公路改擴建路段施工現(xiàn)順利完成,質量合格,很好的驗證了以上路基路面設計及其優(yōu)化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可為類似改擴建工程提供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