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佑先來說說語文吧。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卻經常不被考生重視,這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桎梏。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擺正態(tài)度,而要想擺正態(tài)度,"/>
>>>劉天佑
先來說說語文吧。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卻經常不被考生重視,這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桎梏。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擺正態(tài)度,而要想擺正態(tài)度,就有必要先對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分析:一,高中的語文內容比較繁雜,各部分知識點區(qū)分不明顯,導致學習時難以真正形成體系,學過之后沒有對知識的掌握感;二,高考對語文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其目的是培養(yǎng)語文學科的素養(yǎng)和思維,但在學習時很多人往往簡單地將積累和記憶作為主要目標和評判標準,不能達到高考對語文較高層次的要求;三,語文各題目之間區(qū)別較大,且評判標準不一,對學習結果的反饋不明顯,會讓人產生做語文題就是“碰運氣”的想法,從而輕視語文學習。分析了這三點之后,我們就應該明白,語文學習的方法和導向與理科有著極大的區(qū)別,“刷題”在語文科目是收效較低且難以堅持的,僅憑短時間的“突擊”甚至會適得其反,這些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理科強的同學往往語文較弱且難以提分就是這個道理。面對語文,要抱著打持久戰(zhàn)的決心和準備,做好規(guī)劃,切忌急功近利、盲目從眾,不能被當前的成績消磨掉信心,如果有必要,可以進行較小的模塊訓練,但是不能沉浸在短時間“刷題”的存在感中。
明確了態(tài)度,就要靜下心來,進行具體的規(guī)劃和學習。
1. 設定好目標 在高一高二時語文試題的難度不會很大,120 分為一般水平,130 分為較高水平;在高三,語文的難度會有較為明顯的提升(語文也是唯一一門高考真題難度可能會大于歷次??碱}難度的科目),同學間分數的差距也會拉大,有很多人會在100 分附近徘徊,110 分為一般水平,高的則能達到130甚至140 分。在不同時期都要有明確的定位,個人建議將高考語文成績目標定為130 分,因為這是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且效率最大的分數,以這個分數作為參照點,激勵自己堅持下去,不要自滿膨脹。
2. 按照計劃走 語文老師的授課是按照計劃循序漸進的,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和復習最省心、最高效。不要因為成績的起伏就中斷計劃,更不要因為其他學科的不足來占用語文學習時間進行彌補。其他學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過刷題訓練來提升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前三個月語文仍舊在一般水平的話,投入再多的時間也只是杯水車薪。語文學習所需要的時間并不多,但是要細水長流。
3.改錯和積累 語文也是需要改錯本的,但是不需要太厚,改錯本主要記錄默寫、古文、病句方面的易錯點,可以將典型的閱讀題粘幾道上去,不要多于6 道,因為閱讀題的文字太多,即使摘在改錯本上也不會多看。積累本要分模塊,同一類型的知識要積累到一個地方,便于查閱和記憶,具體應當積累成語及其釋義、文言文字詞及其釋義、名家精彩語句、素材與拓展、平日里的想法等,積累的內容要時常翻看,做到完全熟記。
4. 閱讀 閱讀要抱有目的性,閱讀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練習閱讀理解題,二是對寫作進行積累。在做題或者讀書時很容易只注重其中的一個作用,比如做小說閱讀題的時候只去分析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但對作者的優(yōu)秀語句卻視而不見,看名家作品時只關注摘抄語句卻忽略了分析。在閱讀時一定將這兩點都注意起來,閱讀理解和積累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偏廢。
5. 寫作 閱讀和寫作也是相輔相成的,閱讀中的難點往往也是寫作中的難點,很多同學閱讀時不加揣摩,寫作時也不思考,自然難以提升。寫作并不能靠一時興起,而要靠長期持續(xù)的訓練,我建議每周寫一篇800 字的隨筆。平日里的靈機一動可以記入積累本中,但是在記入前要將想法進行提煉和拓展使其成熟,典型的場景或恰當的描寫方法,也可以記入積累本中。寫作時可以刻意地將積累的內容加進去,但是寫完之后必須加以分析和雕琢,可以請老師幫助分析和修改,要“百改不厭”,把薄弱的地方再多加積累和訓練。
6. 論述類文本閱讀 之所以把這個題型放在這里,是因為它十分重要且有逐漸變難的跡象。論述類文本考查的是對文本信息的提煉和總結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直接體現。做這類題的關鍵在于分析作者的導向,即“情感”,避免先入為主的思想,從文中體現作者意圖和立場的地方來理解文章。具體可以通過精做題的方法來訓練,做四道相同類型的閱讀題,對比答案分析自己的錯誤點和疏忽點,將其記錄到改錯本上,有時間時多翻看揣摩。
7.其他需要注意的點 書寫一定要規(guī)范,橫平豎直,如果感覺書寫不規(guī)范就在平時練一練字;語文課的內容繁雜,因為老師希望通過聯想知識點提升同學們的素養(yǎng),很多同學卻不重視語文課,要注意每堂語文課都是一次積累。
相比于語文,英語的要求都降低了一些,主要以積累和練習為主。但是,作為一門外語,它也代表了一種思維方式和習俗理念,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文化底蘊、人文情懷和抱負胸襟。如果只是刷題而忽略命題者的本意,那么英語學習就變得索然無味,成績也很難提高。英語學習所需要的時間要比語文多一些,因為背單詞會耗費較多的時間??梢园蚜闵⒌臅r間用在英語學習上,在路上、食堂、課下都可以背單詞、短語和句子,較長的課間可以做英語閱讀題。學英語要不厭其煩,查過的單詞如果不清晰要再查,背過的單詞如果模糊了要重背,學過的短語如果忘記了要再過一遍。初學時的新鮮感很容易過去,反復忘反復背才是常態(tài),像單詞、短語、語法這樣的基礎一定要牢固,只有耐得住枯燥才能進一步提高。這里有幾個經驗和竅門與大家分享。
1. 聯想記憶法 于我而言,用拼音就可以解決一部分單詞的背誦,部分難記的單詞可以通過構建場景來輔助記憶,在模糊的時候加以復習;短語搭配要死記硬背,“熟悉”了之后就會形成相應的“語感”。除個別特例外,可以通過讀的順與不順來判斷其是否正確,當然這就要求對所有的短語都熟悉,在此之前忍受背誦的煎熬是必要的。關于語感,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養(yǎng)成語感對英語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很多短語搭配題,甚至某些閱讀題、完形填空題都可以通過語感來解決。語感的形成需要多讀多念,這也是在變相考查你的口語能力,而語感的完善需要不斷地記憶與矯正。要注意在它完善之前,做題時不要依賴語感,在完善之后,也不要盡信語感。語法分析仍是要占主要地位的,不能舍本逐末。
2. 形成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思維 做英語閱讀題的關鍵是分析作者的意圖,并且要通過西方人的思維和視角來進行分析,比如,西方人更加注重個人隱私,被人問及年齡和收入時會產生嫌惡。高考閱讀材料基本使用的是原生的外國報刊內容,如果有條件可以訂閱一些這樣的報刊,如經濟學人。平時在做閱讀題時,要刻意訓練自己猜詞的能力,不要查詞典和翻閱筆記,保持好心態(tài),不要做無謂的糾結,做完題目后對照答案,將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查閱并摘到積累本上,由于不同題型設計的單詞是有區(qū)別的,所以可以按題型劃分區(qū)域。對于閱讀中出現的比較精妙的句子,摘到作文本上時常賞讀。
3. 英語作文的寫作 英語作文一般會經歷一個由簡單到花哨再到質樸的過程。在最后階段,英語作文考慮的不是哪種語句最長最復雜,而是哪種語句最貼切,哪種短語和單詞最符合要求。在訓練時,寫完一篇作文后,要逐詞進行分析,哪些詞重復太多,哪里的句式過于單一,哪里進行替換更為貼切,哪里詞不達意,哪里內容匱缺,都要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并在下一次的訓練中注意。英語的書寫要求比較嚴格,但是易于訓練,只要掌握26 個字母的大小寫和間距即可,只要進行刻意訓練,大概一個月就可以見成效。
4. 心態(tài) 英語考試比較考驗心態(tài),在試卷中可能會遇到之前查過的單詞,如果記得清楚,有可能會因為比較激動而選錯;如果記得模糊,又有可能陷入懊悔之中。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心態(tài)就是注重分析,不要被以前做過的題限制思維。由于英語是高考的最后一科考試,很多人會心生浮躁,這是不可取的,堅持到最后才能取得勝利。
輕松一刻
爺爺唱小星星
爺孫倆在看《爸爸去哪兒》。
孫子突然問:“爺爺,你會唱小星星嗎?”
爺爺說:“會呀!”
孫子高興地說:“那你唱給我聽。”
爺爺興奮地唱:“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風風火火闖九州?。 ?/p>
換位思考
自習課上,小明和同桌在做數學題。
有一道題,小明想了半天,實在不會做,就對他的同桌說:“我跟你換一下座位?!?/p>
同桌問:“為啥要和我換座位?”
小明神秘兮兮地回答:“你沒聽人說過嗎?遇到不會做的題,要學會‘換位思考’! ”
造句
小學語文老師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有一道題要求用“有……有……還有……”造句。
一位學生這樣寫道:“昨天去姥姥家,姥姥給我拿個雞腿吃,我吃完了問姥姥還有嗎,姥姥回答:‘有,有,還有!’ ”
怎么記單詞
小樂向英語學得好的同學請教:“平時你都是怎么記單詞的?我怎么老記不住?!?/p>
同學說:“其實不難,微信密碼你是怎么記住的,你就怎么記。”
聽完后,小樂頗多感觸,回到家,果斷地把微信密碼改成了一個比較難記的單詞。
第二天,小樂的微信上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