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昱君
(四川省成都市建設路小學 四川成都 610000)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更加流暢,這也能為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奠定良好的基礎,還能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學習能力。鑒于此,作為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一線從教者,我們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很多教師受傳授教育理念的束縛,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教學模式單一、僵硬,所選閱讀材料缺乏合理性,也沒有與現(xiàn)代技術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閱讀教學效果與質量。對此,如何突破閱讀教學這一難點,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也就成為了當下我們所要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新課改倡導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在傳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對此,我們就要積極打破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構建良好的閱讀氛圍。但由于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并沒有意識到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模式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我們所使用的教材依然是以往傳統(tǒng)的閱讀材料,里面有很多教學任務及教材安排已經(jīng)不符合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我們一味地使用,很容易制約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缺乏主動性,缺乏參與積極性,加之部分教師持傳統(tǒng)教育理念開展教學活動,這也使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傳授,使素質教育流于形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未能得到有效改變,可以說雖然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卻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此外,部分教師對當前各種新穎的閱讀教學方式及理念并沒有足夠的了解,使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單一死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很難形成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小學時期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由于受自身能力的限制,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個時候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及時掌握學生閱讀活動的狀況和進展。閱讀一些繁雜內容時,學生可能難以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帶領學生閱讀,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涵[1]。譬如,教學《日月潭》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可以使學生充分挖掘文中的情感及內涵,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首先,課前搜集與日月潭相關的內容,如視頻或圖片等,并通過多媒體視頻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文中情感,還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對于文中的某些段落,我們也可以通過播放影視片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通過多媒體還可以將教材中的觀點、教育價值理念以及寫作方式等內容直觀地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使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氛圍下更好地表述自身真情實感,還能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關鍵點,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閱讀教學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如果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僅要求學生展開自主閱讀,這樣的教學活動就失去了應有的趣味性,久而久之,自然會打擊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會影響閱讀教學質量。而合作閱讀可以使學生在合作中積極展開閱讀活動。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生生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之后還可以通過組內分享獲取更加豐富的知識。在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組內交流,討論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閱讀時會更積極、更用心,還可以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及樂趣[2]。譬如,教學《曹沖稱象》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科學合理地劃分閱讀小組,并在每個小組中選一名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閱讀組長,每個小組安排五到六人最佳,還要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小組成員可以對這樣的問題進行討論:說說自己還有沒有其他辦法來稱象,根據(jù)文中內容寫一寫自己所想到的稱象辦法。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提供十幾分鐘的小組討論時間。時間一到,教師可以對小組進行提問,比一比哪個小組的閱讀效率最高。
有效的閱讀可以使人在腦海中形成相關的生動畫面,這樣的畫面又可以使人聯(lián)想到文章。所以,我們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完全可以利用畫面的形式強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小學時期的學生多數(shù)都青睞于畫畫,喜歡將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或腦海中所想的事物以畫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對此,我們在教學時不妨牢牢抓住這個階段學生的這一心理,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文中所描述的畫面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閱讀的濃厚興趣。譬如,教學《繁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以前夜晚星空的圖片和現(xiàn)在夜晚星空的圖片,教學時將這些圖片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讓他們充分感受以前的星空與現(xiàn)在的星空有什么不同。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想一想在夜深人靜時星光閃閃的天空。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
刺激學生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并不是將課本知識單一地傳遞給他們,而是要讓他們去體會和理解。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名家作品,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認知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3]。譬如,學習《狐假虎威》這篇文章時,我首先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并理解課文,同時進行角色扮演,并且告訴他們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演繹文中老虎或狐貍的神情及動作。剛開始,第一個學在講臺上演繹了自己所理解的內容,雖然表演效果不是很好,卻迎來了大家的鼓勵和掌聲。接下來學生的演繹興趣一下被激發(fā)了出來,紛紛嚷著要出場,在這樣的演繹過程中,我在一旁觀看的時候及時給予他們引導,同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在這樣活躍的課堂氛圍下,教學效果非常好。
只有我們在教學中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才能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的閱讀課堂才是更加高效、高質量的,值得我們教師積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