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白語、漢語均屬漢藏語系,但屬于不同的語族,兩種語言在翻譯轉(zhuǎn)換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難。從詞義對應(yīng)方面探討白語、漢語翻譯過程中的規(guī)律性,力求能更好地實現(xiàn)白語和漢語的相互轉(zhuǎn)換。
[關(guān)鍵詞]白語;漢語;詞義對應(yīng);翻譯
[作者簡介]唐志敏(1988—),女(白族),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學(xué)助教,主要從事語言學(xué)習、英語教學(xué)研究。
[中圖分類號] H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6-0-02[收稿日期] 2020-10-04
“詞匯反映著社會發(fā)展和語言發(fā)展的狀況,也標志著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就一種語言來講,它的詞匯越豐富越發(fā)達,語言本身也就越豐富越發(fā)達,表現(xiàn)力也就強?!辈煌恼Z言中,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一意義的情況是極為普遍的,尤其是詞的含義和詞的使用范圍更難完全相同。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兩種語言的特點以及具體語境,慎重選擇恰當詞語。例如漢語中老人、老友、官老爺、老下雨,白語則用gux not yind,fvljiap,at dol guanl,tet vux hhop。漢語中都用“老”,白語卻是不同的表達方式。
白語、漢語詞匯的語義和文化內(nèi)涵的不對等,主要表現(xiàn)在概念意義、內(nèi)涵意義等方面。
概念意義是詞的基本意義,是交際的核心,因此必須弄清詞的概念意義。如漢語中的“老師”是對教師的尊稱,泛指傳授文化、技術(shù)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學(xué)習的人。白語中除了音譯詞“l(fā)aot sil”更地道會用“svl bol”代指老師、師傅或師父。
詞義的聯(lián)想和文化意象差異實際上屬于“文化信息”差異,具體反映在詞匯的比喻與聯(lián)想意義和社會文化意義的不對應(yīng)。盡管各民族自然環(huán)境、社會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使得各種語言的比喻和聯(lián)想各不相同,但是異曲同工。如A sex a go(鴨手鴨腳)笨手笨腳,Ai xinl ai ganl(腌心腌肝)左右為難,anl nil gep huix ngaid waind biand(貓救火去到騰沖)南轅北轍,at duinl at guaind zex fv het 胸有成竹, at zvnd wap qi jiainx kol(一鋤就挖出一口水井),一蹴而就。
一、完全對應(yīng)
兩種語言中一些詞所表達的意義在另一種語言能找到完全相等的詞匯,在任何上下文中意義完全相同。這類詞主要是一些有通用譯名的專有名詞、術(shù)語和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的名稱。如gaolli /golli 蝴蝶,bitsux 毛毛蟲, lele 越發(fā),bitbot 螞蟻,milmol 夢囈,bolbop 蝙蝠,gutgulgux 斑鳩,logo 啰唆,matgala 斗笠。
二、部分對應(yīng)
白語中一些詞的詞根與漢語意思基本一致,但表達相同意思時習慣加一些附加成分。
(一)附加合成詞,在詞根上加附加成分,有的加在詞根前,有的加在詞根后
1.前加的附加成分很少,常用的有at(al)和mel兩個。主要用在名詞上,也可用在疑問代詞上。
用在人名、親屬稱謂的對稱和一部分疑問代詞的前邊。用在人名和親屬稱謂的對稱前邊的,如atkuax(阿狗)、atgul(姑姑)、atgulmex(姑父)、atngvxsil(大姨媽);用在疑問代詞前邊的,如alsert (什么)、alna (哪兒)。如果在疑問代詞后邊加上時間名詞、量詞時,詞頭al可以省去,如gerlni zex sait yixai(今天是什么日子)、nal yind anx ngot(哪個人找我)。
因此在漢語譯成白語時,應(yīng)注意補充相應(yīng)附加成分,白語譯成漢語時相應(yīng)附加成分應(yīng)省去,但有時為了體現(xiàn)原文特色可視情況保留。如kailzil atmox ngaid bai jiainl(阿媽拜佛念經(jīng)去)。
2. mel加在名詞的前邊,表示這名詞是有所屬的。mel本來是單數(shù)第三人稱代詞的領(lǐng)格形式,在這兒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名詞的前加成分。如melpet蓋子,melbed 利息,melgua本錢,melyit 味道,melhainlmelpa 湯水,mel bed mel gua本利,mel cit品種,mel cit mel zvnx嫡系、嫡親,mel binl mel zvnd周匝、邊沿,mel ngvp mel sonl言語、話語,mel six mel sot屎尿mel zont mel vup屎尿。
白語翻成漢語時,如不需要體現(xiàn)所屬關(guān)系則省去 mel,漢語翻成白語時則添加 mel。
(二)后加成分比較多,主要加在名詞、形容詞和動詞之后。
1.在生物(主要指人和動物)名詞后加zix“子”或“兒”、yvnx“女”,bol或 bex“公”、mox或mex“母”表示性別。如小母豬deipyvnx,公豬deipbol,母豬deipmox,母狗kuanx mox,alkazix,阿卡子alkayvnx阿卡姑娘。
bex“公”和mex或mox“母”只加在一部分稱謂名詞和表示父母、子女、夫妻、妯娌的數(shù)詞后邊。如岳父、公公dotsexbex,岳母、婆婆dotsexmex,鰥夫guaixlotbex,寡婦guaixlotmex。
2.在非生物名詞后邊加zix“子”或“兒”,yvnx “女” 可以起表小的作用;加bol“公、mox“母”可以起表大的作用。表小的如花骨朵兒holnexzix,小衣服兒yilzixguanlyunx(衣子褲女),meimeitzix 碎米粒兒,godgeilzix 秧雞, yifyvnxzix小布娃娃。
白語譯成漢語一般不會有錯誤,但漢語譯成白語時應(yīng)考慮添加該附加成分的表達,使白語譯文更地道。
表大的如seilsaidbol(山神公)山神,veipmox 釋迦佛,zopkuilbol (山神公)石頭公,大石頭ngaidbol,yildanlmox (刀母)砍柴刀。
zix還可以加在支配結(jié)構(gòu)或修飾結(jié)構(gòu)的構(gòu)詞格式后構(gòu)成名詞。如hhepsvlzix(讀書子)學(xué)生,duldepzix(狠毒藥子)陰毒的人,挑夫,danldanpzix (挑擔子),背夫vuxvuxzix (背背子)。綜上,漢翻白時要注意添加zix后綴。
3.在動詞支配結(jié)構(gòu)、修飾結(jié)構(gòu)的構(gòu)詞格式后加bap構(gòu)成名詞。如qityebap好偷吃東西的人,cainp gox bap貪吃的人(家伙),ainguixbap害眼病的人,seinpkobap好哭的人(指孩子),guxyopbap老太婆,ganlgepbap 嫉妒別人的人,jantsudbap撥弄是非的人。
(三)重疊式有的只重疊詞根,有的重疊后再加附加成分。
1.只重疊詞根,兩個詞根分別重疊,再連起來構(gòu)成一個詞有下列幾種情況。
(1)意義相近的名詞重疊,使意義擴大。如juinl juinl med med 壇壇罐罐,zond zond vp vp下水(豬牛的腸胃)
(2)意義相反的名詞重疊, 表示概括方位的意義。如bilbilzaipzaip左左右右(反正,橫豎),donxdonxhhex hhex上上下下,ded ded hhex hhex前前后后。
(3)意義相近或相反的動詞重疊,表示動作的重復(fù)。如mixmixkantkant打算打算,合計合計,ngaidngaidyaya來來往往,teltelzonxzonx上上下下,jiant jiant sot sot說說笑笑。
(4)意義相近或相反的形容詞重疊,表示強調(diào)或參差不齊的,如jinx jinx gop gop 靠近,zaizaigaipgaip窄狹,guxguxzopzop老老少少,celcelzondzond長長短短,qinl qinl ai ai辛辣。漢語譯成白語時,可以用重疊詞匯表示的盡量使用,加強語氣。
2.重疊后再加附加成分構(gòu)成形容詞和副詞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性狀和聲音的,后邊加sex如軟綿綿地nonosex,匆匆地jonjonsex,昏昏地,黑壓壓地miapmiapsex,哆哆地gogosex,嘣嘣地bobosex
(2)表示性質(zhì)狀態(tài)的,后邊加lex如好好地xiotxiotlex,慢慢地cetcetlex,細細地mopmoplex,密密地zaipzaiplex。
不同的語言的意義不是完全一一對應(yīng)的,而是交叉的甚至是發(fā)散式的對應(yīng),因此理解并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對于正確選擇詞語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張雨江.拉祜語漢語翻譯理論與實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
[2]徐琳,趙衍蓀.白語簡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3]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83.
Abstract: The Bai language and Chinese both belong to the Chinese -Tibetan language family, but they are of different genres.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s difficul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gular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correspondence, and tries to better realize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Bai language and Chinese.
Key words: Bai language; Chinese; semantic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