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
摘 要:自改革開放起來,我國的經(jīng)濟實現(xiàn)了快速騰飛,直至今日,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在世界經(jīng)濟體中已經(jīng)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同樣的,中國經(jīng)濟的跨越式增長也直接、全面的提高了我國居民的消費能力與收入水平,基于此,我國居民已逐漸意識到投資理財?shù)闹匾耘c必要性,本文將立足于我國居民投資理財現(xiàn)狀,分析目前我國居民個人投資理財所普遍存在的問題,就如何科學且理性的理財,從而使自己投資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居民個人;投資理財;理財工具;理財策
隨著國家民生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社會福費用,這促使中國金融行業(yè)掀起了一場投資理財?shù)臒岢保缱C券、基金、保險、信貸利性保障制度將逐漸變更為由居民個人或者家庭來承擔相應的部分甚至是全部風險和等越來越受民眾關注,這些理財工具的出現(xiàn),使我國居民更加熱衷于投資理財活動,其對理財活動的關注和重視程度也日益增加。
一、居民個人投資理財方式
個人投資理規(guī)劃體系的制定一般涵蓋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個人當前經(jīng)濟狀況分析;第二步是確定希望達到的預期收益;第三步是如何選擇合理科學的理財方式實現(xiàn)目標。個人投資理財方式如下:
(一)銀行存款
對于普通居民而言,將閑置資金存入銀行是最常見、最基礎的投資理財手段,相比于其他的投資理財手段,存款的品種更靈活、更加多元化,而且其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也更高。
(二)債券投資
債券的收益和風險介于銀行存款和股票投資之間,其收益比存款高,風險比股票小,如果居民個人收入穩(wěn)定,有較多的閑置資金,可以選擇考慮購買債券,債券的優(yōu)點是期限固定、可轉讓、還本付息、收入穩(wěn)定,尤其適合保守型投資者和老年人。
(三)股票投資。
放眼所有的投資理財產品,購買股票(普通股)都是收益最高的理財方式之一[2],尤其是針對長期投資所能提供的收益來看,沒有任何一種公開上市的理財產品能比它更高。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為籌集自有資本而發(fā)給股東的人股憑證,是代表股份資本所有權的證書和股東借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現(xiàn)如今,股票已經(jīng)成為個人投資理財?shù)闹匾x擇。
二、個人投資理財風險及其規(guī)避
投資必定伴隨著風險,風險的高低取決于收益的大小。
(一) 個人投資理財可能產生的風險
投資風險即在在投資過程中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影響因素作用而造成不利結果的概率和可能性,風險過大時容易對投資結果產生惡劣影響,從而遭受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風險主要有系統(tǒng)風險和非系統(tǒng)風險兩類。[3]前者主要由不可控的國家政治、經(jīng)濟局勢變化導致,例如政策的調整、金融危機爆發(fā)等,而后者則由投資公司與投資者自身因素引起,針對個人投資理財而言,需要考慮的風險一般有國家發(fā)布新的經(jīng)濟政策和原有政策的調整轉變帶來的政策風險;由于違反政府相關規(guī)定,進行不合法的投資而導致的法律風險;投資市場局勢變幻導致的市場風險;投資機構自身管理經(jīng)營不善而給投資個人額外帶來的機構風險;投資者本身在投資過程中操作不符合規(guī)定或發(fā)生失誤導致的操作風險。
(二) 個人投資理財風險的預防
1不斷地進步,利用空余時間了解相關的投資知識,不斷增強自身投資能力和眼光,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和相關法規(guī)的動態(tài)。投資前全面了解所要選擇的投資產品的投資手段、技術要求、風險高低、實現(xiàn)的難易度等各大方面的內容,然后判斷其是否符合自身條件,再決定是否進行投資。
2對金融機構有一定的了解,挑選機構時,首先關注其誠信度、服務態(tài)度、管理制度和經(jīng)營狀況是否良好,然后擇優(yōu)進行投資。
3提高搜集信息、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的金融市場中,信息就是金錢,作為一名合格的個人投資理財者,要學會從各種繁復雜亂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中分辨出有效信息,并驗證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降低被欺騙的風險。
4組合投資,這是個人投資者降低風險的一大重要方式,這種形式有兩大優(yōu)點,分別是利于適時調動資金與分散投資風險,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點和風險承受能力,以不同比例對存款、基金、保險、債券、股票進行投資。
5根據(jù)自身特點選擇,如果不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且時間和精力不足,就應該選擇委托投資理財,除了基金之外,也可以選擇商業(yè)銀行專門的投資理財機構,它們將為客戶量身打造方案,并提供信息咨詢和基金管理等服務。
(三)個人投資風險的補償
個人投資者必須及時面對遭受風險的類別以及造成原因[4],快速進行補救,如果是因為外在因素導致的風險,例如銀行卡丟失損壞,賬號密碼被盜時,及時與銀行報備并掛失,如果遇到詐騙導致的風險,應當動用多種手段催收、同時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最大程度降低損失,如果因為政府出臺或修改經(jīng)濟政策等帶來的風險,則需要及時修改投資計劃,設計新的方案,調整投資結構,比如說,利率降低時應當變更儲蓄結構,資本市場低迷時就變更期貨、股票等結構。
總結
當前居民投資理財?shù)囊?guī)模和數(shù)量都在不斷地壯大,投資理財?shù)乃胶蛯哟我苍谔嵘?,但普遍竄在的問題是居民的風險防范意識卻是十分匱乏,這就要求必須重視風險防范意識。對于我國居民個人而言,在進行投資理財活動時,規(guī)劃工作是重中之重,重點要在強化現(xiàn)代投資理財理念、科學選擇投資理財產品、聽取投資理財意見建議、有效防范投資理財風險等諸多方面下功夫,使居民自身投資理財規(guī)劃更具有科學性和效能性。
參考文獻:
[1]叢伊藝,李婷,池靜婷,等.居民個人理財工具持有狀況分析及理財規(guī)劃——以鎮(zhèn)江為例[J].北方經(jīng)貿,2014(05)
[2]梁秀娟,何春嬡.居民個人投資理財問題探究——基于張家口市的問卷調查[J].財會通訊,2016(08):3-5.
[3]馬蕾.我國私人金融理財?shù)娘L險控制[J/OL].中國商論,2019(12):70-71.
[4]楊娥.農村居民互聯(lián)網(wǎng)理財?shù)挠绊懸蛩胤治觥卺橹菔修r村居民的調查[J/OL].遼寧農業(yè)科學,2019(03):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