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與教育相結合使得在疫情影響下大規(guī)模線上課順利開展。通過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同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際線上教學過程的實施,從課程的學情出發(fā),對線上直播教學策略分別從直播平臺的選擇、線上教學過程的詳細設計、如何增強線上師生互動交流、線上教學管理以及線上教學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提高了線上教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保證了線上課的授課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線上教學;計算機基礎
中圖分類號:G43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0)16-0190-03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Online Teaching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ake “Computer Basis” Course as an Example
ZHANG Jing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30,China)
Abstract:“Internet plus” combined with education has made large-scale online course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pidemi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ual online teaching process of “Computer Basis”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starting from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the online l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from the selection of live broadcast platform,the detailed design of online teaching process,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online teaching problems. It improves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learning enthusiasm and learning interest,and ensure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Keywords:internet plus;online teaching;computer basis
0? 引? 言
信息技術推動著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網絡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在當今社會無處不在。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今年各高校大規(guī)模開展線上直播授課活動。在“互聯網+教育”的支持下讓線上授課順利展開得以實現。學生在適應和學習使用新型授課方式的同時,也掌握到原本應該學到的各種專業(yè)知識。為繼續(xù)加強“計算機基礎”課程線上教學的授課效果,本文從線上直播實際授課經驗出發(fā),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線上教學過程進行了研究分析。
1?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情分析
當前大部分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授課都是以理論知識加上機實踐操作兩部分相結合,一半為理論課時一半為上機課時。理論課主要由授課教師詳細講解并操作演示,學生主要是負責聽。實踐課上更多的是學生完成老師根據理論課講授的知識點布置的上機習題,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由學生自主完成操作習題?!坝嬎銠C基礎”課程是非計算機專業(yè)大一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這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計算機的了解并不多,實際操作也不熟練。如何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是教授這門課的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目前“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更應該借助互聯網資源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計算機基礎”這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
目前,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出現的新得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等。微課主要是通過將課堂中的難點、重要知識點凝聚在一個十幾分鐘的短視頻內,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借助移動通信設備訪問微課平臺在線學習。微課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可以將學生課后的時間充分利用,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翻轉課堂是指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由教師主要的講授改為學生課前主動的學習,重新調整課堂時間,把學習的主動權和決定權交給學生。翻轉課堂模式中學生可以利用豐富的信息化資源,借助互聯網搜索、收集相關的知識完成自主學習,并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逐漸成為學習的主角。慕課是“互聯網+教育”的重要產物,也是近年來最主要的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模式。慕課以興趣為導向,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注冊賬號,進入慕課學習平臺,所有的學習都可以借助互聯網完成。教師可以靈活的運用這些新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策略,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2? 線上教學模式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策略
2.1? 線上直播平臺的選擇
線上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是要選擇一個良好的線上授課平臺,目前線上授課平臺多種多樣,如雨課堂、騰訊會議、騰訊課堂、QQ直播、釘釘等平臺。教師通過網絡直播授課,需要與學生直接在線互動教學,完成整個教學的過程。這就要求直播教學平臺要具備教學活動所需的全部功能,直播平臺要能夠實時查看到進入直播間的學生人數及學生信息方便教師的考勤統(tǒng)計工作;要能支持教學PPT、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課程資料,并且方便這些課程資料的導入、正常播放和切換;還要有能夠增強師生間在線互動的功能,如在線視頻連線、在線發(fā)言申請、在線消息發(fā)送等并保證教學活動的通信質量;直播結束后,還需要支持錄播回放滿足學生課后觀看回放繼續(xù)鞏固知識;對于“計算機基礎”這種需要實踐操作的課程還要有能夠分享屏幕桌面方便教師實時操作演示的功能。
以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1901、1902兩個教學班“計算機基礎”線上課為例,選擇QQ直播平臺(如圖1所示)進行課堂教學活動。
線上教學活動前師生通過QQ建立班級授課群,通過班級群可以直接在群內發(fā)送通知、推送每堂課程所需的教學資料、發(fā)布作業(yè)。學生通過QQ賬號登錄進入班級群等待每節(jié)課前教師發(fā)布直播通知,教師直播間開啟后學生直接點擊進入直播間完成課堂教學活動,課后通過直播回放繼續(xù)鞏固學習內容(如圖2所示)。
2.2? 線上課程設計
為了提高線上課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保證學生能準確接收到課程知識。教師應引導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對課程進行詳細的教學過程設計(如圖3所示),分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進行教學改進和創(chuàng)新。
課前發(fā)布學習任務,通過觀看視頻課件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了解學習內容。并增加課前作業(yè)和課前測試,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加強課前學習效果。每節(jié)線上授課前教師需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對本節(jié)課的整個課程的結構進行重新調整和設計,包括微課視頻、PPT課件等教學資源的詳細制作,如課堂結構的設計、課堂問題的提出、教學互動的方式、作業(yè)的布置等。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獲取不同的教學資源,包括圖片、視頻、甚至是在課程中設計一些跟課程內容相關的小游戲等等,“計算機基礎”課程授課教師可以把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到課程內容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
課中通過直播平臺借助多媒體課件導入課堂內容并進行深入詳細講解。通過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增強課堂的互動性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以提問、隨機測試、小組討論等形式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線上課持續(xù)聽課的狀態(tài)。將課前收集到的學生問題結合到課程內容中解決學生實際問題。通過直播平臺分享屏幕的功能實時操作演示展示操作成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與解掌握。
課后借助網絡平臺(QQ群、釘釘、微信群)將課上的教學課件、視頻、操作習題素材等教學資料發(fā)送到學生端,學生整理重要課程內容知識點方便課后復習鞏固。借助平臺的作業(yè)發(fā)布程序高效智能的發(fā)布課堂作業(yè),定期進行在線測試。并將課堂作業(yè)及在線測試成績計入平時成績中,教師設置提交時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作答提交。在批閱完學生作業(yè)以及進行課堂測試后借助平臺進行智能統(tǒng)計分析,歸納總結集中的問題并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授課質量。每章節(jié)教學內容結束后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線上答疑,解決遺留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掌握課程內容。
2.3? 線上教學互動交流
線上教學學生面對的是電腦或手機等設備,學生大多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聽課過程中會離開直播間去干別的事情不能堅持聽課。如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是線上課的一個難點,線上教學更需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在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1901、1902兩個教學班“計算機基礎”線上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堂隨機點名提問、語音或視頻連線回答問題、不定時問題測試等方式了解學生線上聽課的情況,開放直播平臺的消息發(fā)送功能,根據課程內容隨時提問,查看消息欄學生回答問題情況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和學習動態(tài)(如圖4所示)。課后增加專門的線上答疑時間,及時解決學生課上遺留的問題或課后出現的問題。在師生群里定時發(fā)布學習資源,解決課前課后問題,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溝通(如圖5所示)。
2.4? 線上教學管理
為了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教師須制定一套完整的多元化學生管理評價體系,“計算機基礎”課程期末成績由期末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兩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是學生整個一學期聽課學習的客觀評價。教師應明確課程平時成績構成,以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1901、1902兩個教學班“計算機基礎”課程期末平時成績?yōu)槔ㄈ绫?所示)。課程平時成績構成包括:課前學習情況(課前作業(yè)完成及課前測試);每節(jié)課的上課情況(具體包括每節(jié)課的考勤、課堂學生的參與情況;課堂問題的提出,包括回答教師提問、學生課堂表現、“計算機基礎”操作部分的課堂操作展示);課后作業(yè)的完成和在線測試的成績。利用網絡平臺的數據分析統(tǒng)計功能,在每節(jié)課后實時的將評價數據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分數,激發(fā)并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與積極性。
2.5? 線上課問題處理
線上授課教師面對電腦講課,學生面對電腦或手機等設備聽課,師生間無法面對面直接交流。在一些突發(fā)故障出現時,如學生接收不到信息、PPT放映后學生端看不到、聽不到老師聲音等學生端的情況教師無法及時掌握,影響上課效果。為及時掌握到學生端的情況,教師可以提前準備空閑設備注冊一個學生端的賬號進入到學生班級,在直播的過程中進入到學生端直播間就可以及時準確了解到學生端的直播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直播教學需要借助網絡,網絡一旦出現故障課程就會被中斷。在線上課前教師需要檢查網絡設備是否正常工作,更新網絡硬件、升級帶寬,為突發(fā)的網絡中斷做出備選方案。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
3? 結? 論
在“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技術和教育相結合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多元化,線上直播平臺保證了線上教學活動的展開和完成。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支持下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從學生學習的特點出發(fā),結合時代的進步總結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為教學改革向前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官瑜,潘有順,劉杰.基于翻轉課堂的網絡學習空間教學應用研究——以雨課堂和“大學計算機”課程為例 [J].現代信息科技,2020,4(8):192-195.
[2] 曹蕊蕊,黃輝.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引發(fā)對線下教學的思考 [J].科技風,2020(18):66.
[3] 李小林.中職線上教學《計算機網頁設計》課程模式思考 [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7):207.
[4] 王建彬,黃璐,孫京恩,等.“互聯網+”時代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4):107-108.
作者簡介:張靜(1985.08—),女,漢族,陜西漢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