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晉萍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許多教師都意識到轉變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積極總結高效的教學模式。而體驗式教學,就是在學生成長與發(fā)展規(guī)律基礎上,產(chǎn)生出的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闡述了體驗式教法的意義,對小學品德課堂對這種教學模式的實踐進行探討。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品德課堂;實踐
所謂體驗,就是學生親自參與實踐對周圍事物進行認識;可引導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通過經(jīng)歷與體驗過程完成知識理解、能力發(fā)展、情感激發(fā)及意義構建。因小學生處于發(fā)展初級階段,他們經(jīng)驗形成和知識積累需要借助體驗來完成。在小學教育中,品德教育屬于重要課程,更是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道德觀、人生觀及世界觀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探討體驗式教法在小學品德課堂的應用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應用體驗式教法的意義
在小學品德課堂應用體驗式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提高學習積極性。其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應用體驗式教法,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建具有針對性、真實的體驗場景,無形中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中。而且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生能感受到真實的生活,激發(fā)學習熱情,調動學生記憶及積極性,就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強化學生的體驗感
采用體驗式教法,教師依據(jù)不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不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置身各種情境中親自感悟,提高學生情境體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只能夠聽教師講,自己只能依靠想象去感悟教師的講授,而體驗式教法讓學生沉浸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教學內容,啟發(fā)思考,更好地塑造思想道德觀。
(三)提高學生實踐感悟
采用體驗式教法,小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實際問題,就需要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結合教材知識意識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通過實踐提高體驗情境的程度。而且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理解和探索,不斷加深對生活實踐的理解,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質。
二、“體驗式”教法在小學品德課堂的實踐探討
在小學品德課堂對體驗式教法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應如何實踐才能發(fā)揮這種教法的功效,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呢?筆者結合教學經(jīng)驗總結,談談個人看法及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所謂教學情境,就是教師依據(jù)教學內容及教材需求,在課堂上營造情感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能夠獲得一種比較真實的體驗。在參與活動中,學生潛移默化就能接受并學習課堂知識,確保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可從兩方面入手:其一,創(chuàng)建課堂情境時,應該與小學生認知特征及心理認知能力相符;其二,課堂情境要盡可能貼近實際生活。
比如,在開展“勞動感受”相關知識教學時,為讓學生對勞動深有感受,教師可在課堂上安排學生剝花生環(huán)節(jié)。剝完后,要求學生說說剝前與剝后的想法。小學生經(jīng)過親自操作,自然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看似輕松的小事情,真正做起來還是不簡單,包含許多技巧。在這種思維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媽媽日常勞動說幾句,他們自然就會暢所欲言,體會到媽媽做飯洗衣的辛苦。對小學生而言,現(xiàn)實生活是獲得知識與經(jīng)驗的主要途徑,教師應該將課堂情境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尋找二者結合的切入點,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不斷完善課堂情境。
為采用體驗式教法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還應該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環(huán)境中。例如,通過教室黑板報、學校櫥窗等各種事物激發(fā)學生追求美好事物,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將體驗式教法融入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品德課堂的學習興趣。
(二)合理設置問題,讓學生體驗生活
在體驗式教學中,合理設置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體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設置問題不能隨意,必須要注意兩個方面問題:
首先,教師設置問題時就要選擇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相符,學生能夠理解的問題,讓學生在理解基礎上結合生活經(jīng)驗作答;比如遇到中秋佳節(jié),就可為學生講解“團團圓圓過中秋”相關知識,通過這堂教學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中秋節(jié)相關風俗。為加深學生接受程度,教師可對學生提問:大家想一想,你們老家是如何過中秋呢?(因許多學生都來自外地,因父母購房而定居,所以其老家可能相距較遠)因小學生在老家都度過中秋,所以對過中秋自然具有一定生活經(jīng)驗,講述起來頭頭是道,無需多少時間,通過學生講述就能領略到許多地方的中秋風情。
其次,要做好問題間的銜接與遞進,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才能牢固掌握有關知識。比如講解“餐桌上”相關內容時,教師可提問:大家今天早餐吃什么呢?吃什么早餐有益健康呢?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提問引導學生對健康飲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認識不偏食、不挑食的重要性。
在小學品德課堂上實施體驗式教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激情,實現(xiàn)師生互動和諧,不但能夠達到教學目標,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實況,合理采取體驗式教法,引導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品德教學效率與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靜.“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3(21).
[2]周藝檸.體驗,讓品德教育在生活中發(fā)生:淺析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品德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小作家選刊,2016(24).
[3]林麗娟.“體驗式”教學法用于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的意義探討[J].赤子,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