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豪
黃沙漫漫,殘陽如血。信步天地間,只有蒼茫的戈壁與無休止的烈風在沉重喘息著,似吶喊,似輕嘆。
我走在茫茫沙漠中,這周圍的一切,天地間都是一樣的色彩。
但,我看到了你。
你衣衫襤褸,破鎧爛甲,長纓在手,只身一人彳亍在沙海中。你走得緩慢,一深一淺,但卻又固執(zhí)、堅決。天地間,你走出了自己的路。
你是何時踏上這條路的?我想從你的祖父——飛將軍李廣在年輕時征發(fā)守關時,你便注定會走在這條路上。
步卒五千,對十萬雄師。你不是沒有經(jīng)驗,也不是貪生怕死,但螳臂何以當車?杯水又如何救火?面對20倍于你的軍馬,你如何能走得下去?
但你做到了?!皵貙㈠浩?,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三軍將士全部視死如歸,你又如何能在乎?你決定繼續(xù)走下去。
可笑啊可笑,你面對的豈是無名之輩?那可是曾踏碎山河、叱咤大漠的匈奴啊,你又如何能輕易從這鐵桶般的陣勢中全身而退?況且匈奴因為上一戰(zhàn)失利,訓練了強逾十萬的精兵,更是由單于親自率領,勢必要攻破你的軍隊。你如何保證用兵如神、以一當千?這次,前路艱險,而你亦已盡力,這條路是真的走不下去了。
可是,你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振臂一呼,創(chuàng)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戰(zhàn)士為陵飲血?!蹦愎掳恋亓⒃谔斓刂g,不喜不笑,不言不語,掣一桿長槍,身后的茫茫黃沙是你的百萬雄兵,天地間的烈風雷電是你的戰(zhàn)鼓,你早已傾盡所有,為的也不是什么勝利,而是風骨豪情。你在這條小道上鮮衣怒馬,仗劍天涯。
然后,故事到這里是不是該結束了?你是一只垂死的雄鷹,用生命唱出了最后一首戰(zhàn)歌。你來到人生的岔路口,只要向前走,就是陽關大道,你可以大踏步走上去,在路中央輕輕躺下,就可以享受后人加與你“精忠報國”的頭銜。轉眼千年,你會成為與蘇武齊名的勇士,為李家添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你只需殺身成仁,在這場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就好。路很寬敞,早已鋪好。
然后你輕輕看了一眼那條路,轉了一個彎,繼續(xù)走你的羊腸小道。
你可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是你心中的忍辱負重,還是史官筆下的貪生怕死?是你心中的臥薪嘗膽,還是官宦奸佞嘴里的背主叛親?你怎么到這時候愚笨得像塊木頭一樣了?你縱然武藝高強,意堅如鐵,可你難道忘了你祖父是怎么死的嗎?
“我李廣自成年以來,與匈奴作戰(zhàn)七十余回,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擊,眼看就可以與單于交戰(zhàn)了,大將軍卻把我的部隊調出去走迂回的路,而我又在途中迷路,這豈不是天意?我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再也不想去面對那些刀筆之吏了!”
聲音回響天地間,黃沙漫漫,殘陽如血。
我一直在想,你為什么會選擇活下來。是最簡單的求生欲望,還是被逼迫后的無奈之舉?抑或是,你想活下去,走在你的祖父、你的叔叔沒走完的路上。你每走一步,就是在向大漠另一邊,雕梁畫棟的宮廷之上發(fā)出一聲咆哮。
你走在你的羊腸小道上。你看到班固的《漢書》,看到你與蘇武的故事,在那里,你不過是個樂不思蜀、貪戀富貴的膽小鬼,你看到家庭破碎、三族盡誅。你不言不語,不喜不怒,繼續(xù)走著。
你走在你的羊腸小道上。你看到那條陽關大道與你漸行漸遠。在那里,青草蔥蔥,微風颯颯,將軍墓如山。你本可以走到那里,默默躺下,流芳千古。你不言不語,不喜不怒,繼續(xù)走著。
你的身影模糊了,漫天的黃沙卷起來了,我的眼前一片混沌。但我知道,烈風是你最強有力的長槍,粒粒黃沙是天地間你的百萬雄兵。你是匈奴單于最得意的左膀右臂,你是天地間最孤獨的指揮官。
人生是一條路,而你的選擇是:走下去。
【評點】
李陵在歷史上是一個極富爭議的人物,他北擊匈奴,浴血奮戰(zhàn),最終力竭投降,自己的三族也因誤會被漢武帝誅殺。作者以第二人稱角度進行敘述,拉近了讀者與人物的距離;以茫茫沙漠為背景,再現(xiàn)了古戰(zhàn)場的慘烈、主人公的無奈與悲涼。生養(yǎng)自己的故國視自己為奸,于異國他鄉(xiāng)卻躋身顯貴;簡單的死亡可以讓自己名垂青史,但他卻選擇了艱難地活著……種種矛盾在李陵身上凸顯。作者以大氣磅礴的語言,穿越千年的時空與他對話,并走入他的內心,從而為讀者塑造了一個極為立體的歷史人物,其中更蘊含著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