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紅韜
寫作是語文習得知識的再現(xiàn),是生活體驗和經(jīng)歷的呈現(xiàn),對于閱讀面比較窄,思維能力不強,語言表達能力不高的小學生來說,指導學生寫體驗式作文很有必要,能以手寫心、用筆抒情,從而有寫作的情趣,也能將習作寫好。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寫作嘗試。就我們學生的寫作而言,他們的語言是干癟的,情感是匱乏的,同時,他們?yōu)榱说酶叻?,得到老師的好評有時又會東拼西湊一些文字,充塞一些虛偽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多為邯鄲學步,缺少寫作能力的生長和長期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生活,讓學生體驗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和心靈感受、體驗,從而寫出真實的、獨特的、個性化的,內(nèi)容真實、情感豐富的作文。
一、留意生活,學會觀察,積累生活經(jīng)驗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不關注生活,就沒有寫作的第一手素材。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并注意傾聽和交流,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要能夠?qū)τ^察的生活進行思考,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因此,我們可以在每節(jié)課之前,讓一位同學說說自己最近在生活中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過什么樣的生活場景,聽過什么有趣的、有意義的話。在發(fā)言同學說完之后,讓其他同學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談談與其相似的生活體驗和思考。如此,我們的學生來源自生活的寫作素材就會不斷豐富,能為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因為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足,他們可以看到、想到的都比較膚淺。教師可以在傾聽之后,及時給以拓展和延伸,推動學生們在面對某個現(xiàn)象,某個問題的時候,多想一想,多問一問為什么。
二、參與實踐,學會感受,豐富社會體驗
我們讓學生留意生活,多是讓學生多去看看別人是怎樣生活學習的,看看自然的變化。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會發(fā)現(xiàn)一些現(xiàn)象,如我班的一個學生都四年級了,自己不會系鞋帶。為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會提出一些課后實踐的一些要求。如回家洗碗,陪著父母到超市購物等等。以此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體會父母為自己的付出,感受別人的辛勤勞作等等。如此,讓學生多進行融入性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增加體驗。這里,語文老師要抓住每次學校組織的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我校每年都會請一些勵志專家來做講座,在講座開展之后,我們應組織學生對照自己談談應該在生活和學習中怎樣做。當然,在學生參觀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館、科技成果展等等社會實踐活動之后,我們要及時引導他們?nèi)ネ晟企w驗的積累。
現(xiàn)在的家庭很少讓孩子參與勞動。有的孩子在學校值日,也是爺爺奶奶來代勞。這其實是剝奪了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他們?nèi)鄙賹嵺`,也就很難寫出真實感人的作文。
三、加強閱讀,重視運用,實施體驗寫作
語文課本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范本,也是寫作能力提升的范本。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經(jīng)典文本中的寫作藝術,讓他們掌握文章的寫作特色,獲得一些寫作方法。如《桂花雨》這一課,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優(yōu)美準確、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發(fā)現(xiàn)文章情感表達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地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通過課堂口頭表達和片段寫作結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課文,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小學階段,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寫日記,這是一種比較自由的寫作訓練。我們指導學生把生活中的見聞,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家庭瑣事、校園新聞、學習心得和同學間的交往寫一寫,不僅讓學生有自由寫作的體驗,也能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在推動學生進行體驗寫作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體驗式寫作的能力。我們在平時教學的時候,多就一個寫作點進行訓練,然后,在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指導中,多對學生習作中的優(yōu)點進行肯定,激勵學生寫好作文,不斷讓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多聯(lián)系學生生活,多指導他們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留意生活,獲得寫作的資源,并引導他們合理寫作,寫出內(nèi)容真實,情感真實的作文,切實提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