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需要將高中地理知識與時事新聞進行有機結合,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在課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授課環(huán)節(jié)、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等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時事新聞,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熱情,積極思考,真正讓地理知識鮮活起來。
關鍵詞:時事新聞;高中地理教學;教學策略;思考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4-0093-01
地理學科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知識的課程,尤其是高中地理,其中涉及歷史、文化、政治和經(jīng)濟等多方面的內容,并且教學內容有很多理論性知識。在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一般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一直不盡人意,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地理教師需要在傳授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這就需要將當下發(fā)生的時事新聞融入到地理教學中,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質量。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學生獲取時事新聞的途徑不斷增多,并且非常方便及時。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時事新聞已經(jīng)是必然趨勢,本文對運用實事新聞的地理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注重時事新聞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教師進行有效的課程導入,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索欲望進行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課程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初始環(huán)節(jié),是運用時事新聞導入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要加強對課程導入的利用,抓住學生的興奮點,爭取將時事新聞融入課程的開始階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中國的地質災害”教學時,教師在設計課程導入時可以適當融入時事新聞,像“汶川地震”等要聞,并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唐山大地震,讓學生對比思考這兩起地震產生的原因和后果。教師在進行課程導入時,可以利用網(wǎng)絡為學生搜集關于地震發(fā)生的視頻和災后救援重建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地震的危害。教師趁勢引出內容:地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地震的發(fā)生是我們不能阻止的。那么地震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們要怎么做好地震預防措施呢?教師的提問,會讓學生積極思考,教師這時可以將教學內容自然導入。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并加強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二、注重時事新聞在授課時的應用
在當下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授課環(huán)節(jié)將時事新聞當成教學案例。傳統(tǒng)的教學案例較為陳舊,并且案例內容較為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有效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將時事新聞用作教學案例,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授課期間一直保持高度的集中。教師可以選取較為經(jīng)典或者是影響較大的時事新聞進行課堂解析。例如,在進行“全球氣候變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關于圖盧瓦(南太平洋一個島國)的新聞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位于南太平洋的圖盧瓦是僅次于瑙魯?shù)氖澜绲诙〉膷u國,它的海拔最高為4.5米,且地勢較為平坦,因此在漲潮時會淹沒一部分區(qū)域。據(jù)相關權威調查統(tǒng)計顯示,近幾年圖盧瓦上升了9.12厘米的海拔高度,如果按照這種上升趨勢來看,再過50年圖盧瓦這個國家將會被淹沒60%以上的面積。因此,當?shù)厝藨蚍Q:“晚上千萬不要出來散步或者是跑步,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你就會跑進海里?!备鶕?jù)這個有趣的教學案例,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是什么原因導致圖盧瓦的海平面持續(xù)上升呢?”學生會積極思考,想到全球氣候變暖的相關問題,這時教師再問:“我們怎么才能預防和減少這樣的事件呢?”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加深對全球氣候的理解,并在教師授課期間保持高度的熱情和參與度。
三、注重時事新聞在課后復習中的應用
課后復習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知識點,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后復習的習慣。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課后復習,可以將時事新聞融入到課后習題之中,從而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復習和鞏固,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例如,在完成“人口的空間變化”的教學后,教師可為學生設置問題來鞏固知識,如出一道多選題:根據(jù)自己的判斷,找出下列選項中哪些是真正的人口遷移,并進行說明:A.春節(jié)時返鄉(xiāng)的農民、B.因長江三峽項目工程需要100多萬人口進行遷徙、C.“北漂”、D.朋友合伙去外地開了一家面館、E.遠嫁外國的中國新娘。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主思考,然后隨機選擇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回答完畢之后,無論是否正確,教師都需要給予鼓勵,肯定其閃光點,以此樹立學生學習地理的自信心。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有效掌握所學知識,并且提升自己的地理知識運用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時事新聞進行教學對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能起到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關注時事新聞,結合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接受地理知識,開拓他們的思路和視野。
參考文獻:
[1]崔聰聰.例談時事資料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12).
[2]吳雪.時事熱點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3]徐召弟.時事新聞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