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光
全書由正、續(xù)二卷、補遺三部分所構成,記載事件有六十九條,約一萬三千字。全文運用一事一記的方式,隨筆纂錄了在金國一十五年間的所見、所聞,詳細記述了金國的軍國要事,包括禮儀制度、山川地理、經濟物產、民族文化、社會風俗等,內容翔實豐富[1]。
“松漠”是“千里松林”“平地松林”之意?!哆|史》記載:“契丹之先,四奇首可汗,先生八子。其后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居松漠之間?!痹谶@里,“松”指代松山,“漠”指代松山以西的沙漠,“松漠”則特指在大漠之中創(chuàng)立遼代的契丹族的興起之地。公元1125年,金國滅遼,公元1129年,洪皓使金,所以,筆者認為,洪皓所指“松漠”是泛指金國當時所轄的廣大地區(qū),金國國土廣闊,在全盛時期,其統治范圍涵蓋東北到日本海、黑龍江流域一帶,西邊接壤西夏,西北到河套地區(qū),南邊以秦嶺-淮河線為界與南宋接壤。以平原山地為主,處于中高緯度地區(qū),大陸性氣候與季風氣候兼具,夏季短促而溫和濕潤,冬季漫長且寒冷干燥,全年降水較少,草原、森林分布廣泛,耕地開發(fā)程度較小。
《四庫全書提要》評云:“皓所居冷山,去金上京會寧府才百里?!盵2]《宋史》記載:“云中至冷山行六十日,距金主所居都僅百里,地苦寒,四月草生,八月已雪?!盵3]這樣的自然條件對金國的農業(yè)發(fā)展產生很大影響,造就了當地人特有的文化習俗與生活方式。
1.政治
對于洪皓來說,他作為一個被迫留在金國的使臣,政治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他的身份、處境和性格使他在寫書時必須避開一些尖銳的問題。在《松漠紀聞》這本書中,關于政治的內容比較中規(guī)中矩,但外交內政都有涉及。
(1)外交。在那樣一個戰(zhàn)亂紛飛的年代,金國的外交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和戰(zhàn)爭相關的。這里的外交是指《松漠紀聞》中記載的遼和金之間的軍國大事。契丹和女真這兩個民族都生活在松遼平原,契丹人建立遼國較早,女真在當時還是部落政權,遼國勢力較大,經常欺凌和壓迫女真族的各個部落,直到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時期才得到了統一。可以說,遼金之間的關系就是壓迫和反抗的關系。正是由于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壓迫,女真最終反叛滅遼。
(2)內政。關于內政,洪皓因為多居于冷山,遠離政治中心,所以在《松漠紀聞》中記述寥寥,但是卻記載了一個官員謀財害命的故事,金國內政或可管中窺豹。
當時金國的法律規(guī)定,外族人可以在漢族地界做譯語官,官職權力之大,“上下重輕皆出其手”,能夠顛倒黑白,收受賄賂,以至于“三二年皆致富”,人民不堪其苦。有一個留守燕京的譯語官,名銀珠,戰(zhàn)功顯赫,家室顯貴,但是不熟悉民法。有數十戶人家欠一個富僧六七萬吊錢不還,富僧想要告官,欠錢者大恐,相繼賄賂銀珠,想暫緩審判,然而,銀珠想借機多要錢財,說“汝輩所負不貲,今雖稍遷延,終不能免,茍能厚謝我,為汝致其死”[4],賄賂者都答應了。富僧遞了狀,等候結果,銀珠卻將狀紙換掉,說“久旱不雨,僧欲焚身動天以蘇百姓”[5],隨即簽字,富僧還沒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欠債者擁上事先準備好的柴堆上,四面燃火,富僧立即喊冤,但是沒能逃出來,竟然活活被燒死。從此可見,當時的金國內政混亂腐敗,法律制度不健全,冤假錯案比比皆是。
2.文化
由于洪皓更多的時間是和下層勞動人民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對于金國文明開化的程度有更加清晰直觀的認識,這在《松漠紀聞》中也有很清晰的表述。
女真征戰(zhàn)多年才建立了金國,盡管開始接受漢民族文化的影響,但是無暇從事教育,所以女真的教育并不完善。自興兵起,女真統治者逐漸看到自身教育的不足,在征戰(zhàn)中,開始通過俘虜、收買或者強行扣留等手段授予官職,拉攏人才。那些被強行扣留的漢人多是在中原地區(qū)受到了極高教育的飽學之士,所以金國統治者常常命令他們開設私塾或教導女真貴族子弟。在女真和漢民族的長期碰撞與接觸中,兩個民族必然會產生互相學習、不斷融合的情況。正所謂“野蠻的征服者自己總是被那些受他們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的”[6],對于女真和漢族來說就是如此。在生活方式方面,女真族對于漢族的學習也是非常顯著的。以金熙宗完顏亶為例,由于他從小就受到中原漢族主流文化知識的熏陶和教育,對于中原文化和生活方式十分癡迷,懂得漢族詩文,穿儒服、學習烹茶熏香、愛好奕棋戰(zhàn)象。再如:女真婦女的服飾也開始漢化,“或裹逍遙巾,或裹頭巾,隨其所好”,盡管女真統治者曾經三令五申,禁止女真人學南人裝束,但是屢禁不止,甚至越來越普遍,可見女真人對漢人服飾的喜愛。關于婚姻狀況,在女真和漢族的長期接觸和融合過程中,女真族與漢族的差異越來越小,互通婚姻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多。這種民間民族婚姻界限的打破,更有利于民族間的友好往來與融合與發(fā)展。
3.經濟物產
縱觀歷史發(fā)展,可以說金國女真族的發(fā)展史是緩慢的,甚至是落后的。女真從游牧民族開始不斷發(fā)展,在金國發(fā)展的初期,其社會制度保留了帶有很多氏族遺風的奴隸制統治。在女真社會初期,其部落社會生產力低下,在黑龍江地區(qū)分布生活的時候,“無室廬,負山水坎地梁木其上,夏則隨水草以居,冬則入住其中,遷徙不?!薄5鹊搅私椏蓵r代,“乃徙居海古水(阿什河)耕墾樹藝,始筑室,有棟宇之制”[7]。與此同時,因為女真族擅長騎射,所以相對來說漁獵經濟所占經濟比重較大。但是,在當時,“其市無錢,以物博易,無工匠”。這也說明女真當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直到金國建國之初,女真貴族、奴隸主將大批漢族農業(yè)、手工業(yè)者強制帶到了東北地區(qū),這些先進的生產生活技術的傳入和發(fā)展推動了女真部落的發(fā)展。
女真族與當時的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往來也十分頻繁。以回鶻為例,回鶻人的織繡及金飾工藝極為出色:“善結金線相瑟瑟為拜及金環(huán)、織熟錦熟續(xù)注絲線羅等物,又以五色線織成袍,名曰克絲,甚華麗?!盵8]對于當時的女真貴族來說,這些都是爭相獲得、有市無價的好物。在回鶻所統治的西北甘、涼、瓜、沙等州出產的珠寶、玉石、藥材、香料及絲毛織品等等,也是回鶻商人與西夏、山東河北一帶進行商業(yè)貿易往來的主要土特產。與此同時,回鶻的統治者也經常派人向金國納貢,女真的統治者也經常購買回鶻出產的馬匹和弓箭,并且將來自回鶻的馬匹和弓箭當作珍貴物品賞賜下臣。
通過對《松漠紀聞》一書的分析與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里面所涉獵的關于金國地區(qū)的軍國要事,以及禮儀制度、山川地理、經濟物產、民族文化、社會風俗等狀況,是第一本較詳細地描繪金國地區(qū)的歷史與文化變化發(fā)展的不朽之作。由于《松漠紀聞》中記錄的事件很大一部分來源于洪皓的親歷親聞,因此這增加了所記內容的真實性。再加上洪皓有著“宋之蘇武”的譽名,他的名望與聲譽為其所著的《松漠紀聞》帶來了很高的可信度,其中記載了許多金國雜事,筆法精簡凝練,翔實細致,涉獵廣泛大多可考,從而擴大了其參考的影響及范圍。從該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女真民族不斷發(fā)展、強大的歷史過程,尤其是其建國的歷史,也可以從中得知北方各民族的風土文化,以及民族交融的情況,《松漠紀聞》是研究金史與東北民族史的寶貴史料。
由于北方金國廣大地區(qū)獨特的地理結構、季節(jié)氣候與生產生活方式,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金國地區(qū)文化習俗,因而《松漠紀聞》這本書就給想要了解金國地區(qū)的中原人民提供了一個兼具主觀感受與客觀記錄的獨特視角,描繪和記敘了金國初年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教育、地理等多方面的內容。
本書主要記載了很多北方金國少數民族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觀念,如婚嫁習俗、婚姻觀念、娛樂活動、口語方言、特殊節(jié)日、特色服飾與飲食、貿易特產,等等,內容翔實,包含廣闊,為我們展現了宋時金國初期的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的景象。從《松漠紀聞》內容的豐富性與廣闊性來說,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具有豐富人文價值的筆記小說,讓人讀后感受頗深。
本文分析了北方金國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與經濟物產,對于其地形、氣候、物產作了簡介,重點則放在對其內政外交、文化風俗的分析與概括,還探究了《松漠紀聞》的史料價值、人文價值以及對后世的影響。作者洪皓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真實反映了當時金國初期的歷史風貌,彌補了金國史料的匱乏,這一舉動是為先人所不及,對于后人對宋金道路發(fā)展研究有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