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
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lián)合出品的動畫長片《尋夢環(huán)游記》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墨西哥“亡靈節(jié)”,講述了一個從小熱愛音樂的小男兒米格和落魄的著名樂手??送性谖宀拾邤痰纳衩厥澜玳_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
影片情節(jié)推進過程中讓觀眾感覺到死亡真的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在影片中亡靈世界是一幢摩天大樓,從上到下展現(xiàn)著墨西哥的現(xiàn)狀:欠發(fā)達的南部地區(qū),繁華興盛的中部地區(qū)以及聚集工業(yè)產(chǎn)業(yè)的北部地區(qū),塑造出了一個垂直結(jié)構(gòu)的亡靈世界,這與主角一家生活的小鎮(zhèn)房屋水平排列形成反差。與此同時在影片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一座鋪滿萬壽菊的橋梁是指引亡靈回家的路,也是“亡靈節(jié)”的典型裝飾品之一,這座閃動著光芒的橋讓人感受不到陰陽相隔的可怕而是讓觀眾感覺已經(jīng)離世的親人們可以通過這樣一座橋回到人世間。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中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詩人劉商在其詩作《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中寫道:“還鄉(xiāng)豈不見親族,念此飄零隔生死?!鄙烙^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自遠古以來人們對于死亡這樣一種原本的自然現(xiàn)象也有著一種本能的恐懼。
影片《尋夢環(huán)游記》的靈感來源于墨西哥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亡靈節(jié)”,每年的10月31日起,墨西哥人民就會開始舉國歡度“亡靈節(jié)” 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這一節(jié)日也充分體現(xiàn)了印第安民族濃厚的文化特色。墨西哥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說:“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無意義,那么,其生必定也如此?!?/p>
在影片當中“亡靈節(jié)”到來的日子米格家的祭壇上擺放著故去親人的照片、萬壽菊、玉米、漿果等他們生前喜歡的食物,整個祭臺都裝扮著糖果制成的骷髏,在地上則用萬壽菊的花瓣兒和蠟燭鋪出一條路來,用其特有的味道和顏色引領亡靈們在這一天回家?!巴鲮`節(jié)”帶有著墨西哥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時也表現(xiàn)了墨西哥人的哲學生死觀。在墨西哥人眼中墓地并不是一個承載悲痛和恐怖的地方,而是用來回憶愉快過往的場所。他們在這里歡欣鼓舞的慶祝生命周期的完成,年復一年迎接生者與死者的團聚,每當“亡靈節(jié)”的時候人們祭奠亡靈,打掃墓地,像家中的祭臺一樣擺放故去親人喜愛的食物等待著親人的歸來,到了晚上他們會在墓地上點起燭火,守在一旁,陪伴親人,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的與故去的親人一起歡度節(jié)日,不帶一絲哀痛。
與影片中小鎮(zhèn)人不同的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于死亡的認知是地上為陽間人的世界,五光十色;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陰間是鬼的世界,陰森恐怖,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中,對于陰間的刻畫和描述都是極為可怕的。所以在很多孩子看來,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在本片當中,橋另一端的亡靈世界中故去的親人們依然過著快樂的生活,只要在橋的這一端依然還有人記得他們,他們就會一直“活”下去。影片中的死亡并不可怕,故去的親人也還依然存在,通過“亡靈節(jié)”大家還依然能夠快樂的相聚在一起。
所以說用《尋夢環(huán)游記》影片中的橋段來解答孩子們?nèi)怂懒酥髸サ侥睦??故去的親人還會回來嗎?我會死嗎?等等這些問題再適合不過。因為這種生死觀是不帶有過多悲痛的,也幾乎沒有任何的恐怖元素在其中。傳統(tǒng)生與死的哲學問題在這部電影中的別樣體現(xiàn),更能讓廣大觀眾尤其是幼兒觀眾逐漸的去了解如和去看待生命的自然消亡,如何看待生命的周期過程,以及怎樣看待自己和家人彼此之間的相處意義的主旨內(nèi)涵,真正意義上了解到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家庭” 的概念在影片一開始就已經(jīng)呈現(xiàn)給觀眾,出生在一個世代制鞋家庭中的米格他有著與自己家庭觀念截然相反的音樂夢想。他的奶奶看到任何與音樂有關的東西都會馬上脫下鞋來砸過去,她不允許這個家庭當中出現(xiàn)任何和音樂有關的東西。這個時候很多人都能從委屈的米格身上看到自己曾經(jīng)的影子,年少時總有一些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是卻又很少得到家人的支持。無論結(jié)果怎樣,那種堅持不懈的心以及一個溫暖的家庭永遠是支撐自己勇往直前的動力。
就在米格拿下歌神墳墓中吉他的那一刻,他因為打破了人們對于靈壇的敬畏,受到詛咒,而打破詛咒的方式就是需要他的親人以萬壽菊為媒介對他送上祝福。在亡靈世界中米格遇到了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也包括對音樂極度憎惡的曾曾祖母。她提出的條件是米格永遠不觸碰音樂,米格斷然是不能接受。當我們看到米格喜愛的吉他被砸壞,淚流滿面的他跑出家門的背影又與我們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何其相似。
不管在前行的路上遇到怎樣的困難,這個時候家人都會及時地伸出援手,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原來埃克托正是米格的曾曾祖父,那把墓地里的吉他和那些舉世聞名的曲譜一樣都是歸屬于他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德拉庫斯遭到了應有的懲罰,埃克托也消除了和妻子之間的誤會,米格得到家人的祝福之后重新回到人間用曾祖母兒時父親埃克托送給她的音樂喚醒了將要離開人世的她,并將埃克托的相片擺上了自家的靈壇。
人們多希望在現(xiàn)實的生活當中也能有一種叫作萬壽菊的祝福,有了來自親人的支持和理解,你就會變得無比強大。但是與影片中不同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祝福往往是不需要條件的,我們的親人給予我們幫助的時候或許并不會像米格曾曾祖母第一次以放棄音樂作為條件。而是像最后曾曾祖父和祖母將不包含任何附加的條件的祝福送給米格,讓他帶著最美好的祝福回到人間,從此家庭當中對于音樂的憎惡消失了,阻礙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隔閡也消除了,因為這是來自家庭給予的無私而又偉大的力量——愛。
在影片中米格為了“亡靈節(jié)”才藝比賽準備自己的樂器,當他多方求助仍沒有任何結(jié)果的時候他跑到了歌神的墳墓,看到了那把歌神生前所用的吉他,而就在他拿下吉他的那一刻,他受到了詛咒,來到了亡靈世界。就在這個亡靈世界中有一條阻隔在亡靈與親人之間的萬壽菊橋,如果你的照片沒有擺放在祭壇上你就無法在亡靈節(jié)這一天回到人間去看望親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間的親人也一個一個逝去,終有一天世界上不會有人還記得曾經(jīng)你的存在,到了那時候亡靈們也將會迎來自己在亡靈世界的終極死亡。“死亡不是最可怕的,遺忘才是,因為世間,再也沒有人知道你曾經(jīng)來過。”
影片中的親情、家庭元素逐一呈現(xiàn)的時候會讓人對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傳承有所思考。與墨西哥人相類似的是中國人會在清明節(jié)時祭祀祖先和故去的親人以表達哀思,但是與“亡靈節(jié)”不同的是我們的紀念更懷有一份沉重在其中。我們二十四節(jié)氣的時光變換、不同的節(jié)日、習俗等這些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今天更多的則變成了一種儀式。我們的生活中的確需要一些儀式感,王小波說的,“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這種儀式感不僅是一種外人看來的矯情,而是我們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不僅是一種固態(tài)的儀式,更多的是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層面的追求。
就像“亡靈節(jié)”當中有人去懷念逝去的著名歌神,有人去懷念自己的父母親人,對于這些給予我們快樂和幫助的人我們不應該遺忘。這些曾經(jīng)在我們的生活中駐足的每個人他們帶給我們快樂,給予我們幫助,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zhì)世界變得豐富多彩。而有幾千年歷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一樣,不管是“百善孝為先”的孝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钡臑槿酥溃弧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钡膶W習之道等。這些雖以傳承千年但是在今時今日卻還有著很深刻的社會價值和意義所在。
我們不應該遺忘親人,更不應該遺忘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今社會這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夠為我們更好構(gòu)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電影藝術從誕生之日起就創(chuàng)造了奇跡般的社會文化景觀并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習慣與思維進程。在《尋夢環(huán)游記》當中我們能夠深刻感受到墨西哥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能在其中看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
世界是多元的,但是文化又是相通的,無論是對于生死的哲學討論,還是對于家庭的認識理解,甚至是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這一現(xiàn)實問題都是需要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吹较瘛秾舡h(huán)游記》這樣的作品很令人欣喜,但同時也給作為研究者的我們帶來思考,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也深深地根植于華夏兒女的內(nèi)心世界,但是我們的動畫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卻很少能夠打造出類似于《尋夢環(huán)游記》 這樣的精品。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jié)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xiàn)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講好中國故事,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們共同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