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丹
【摘要】高中化學作為理論加實驗的學科,難點在于實驗操作部分的實踐以及與理論知識的結合理解,對于這一難點,我們可以利用探究實驗來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同時也鍛煉了大家的實踐實驗操作能力。新課改理念下,不僅要在課本知識課堂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實驗課堂同樣也應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思維能力的開發(fā),我們可以擬訂探究實驗的步驟:第一步:提出探究問題,進行假設猜想;第二步:驗證假設,得出結論;第三步:評價反思總結實驗過程。用這三步培養(yǎng)大家的思維運轉探究意識的形成,同時鍛煉大家的實踐動手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 探究實驗?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155-02
一、探究實驗的內涵
因為學生是探究實驗的主體,所以在開展教學實驗過程中,我們應該站在引導輔助的角度,并在學生實驗過程遇到問題時給予幫助。實驗的開展是為了應證假設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需要學生自己提出假設問題。從實驗前期準備,到實驗進行,再到對實驗猜想驗證,最后得到實驗結論,對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探究實驗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第一步:問題的創(chuàng)設;
第二步:假設與猜想;
第三步:實驗方案設計;
第四步:假設進行驗證;
第五步:根據(jù)實驗結果獲得結論;
第六步:反思與評價開展的實驗活動。
從這些步驟來看,我們重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揮主體學習的作用,讓他們參與到實驗的全部過程,這不僅僅提升了大家的學習地位,同時最大程度激發(fā)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動手實踐操作,有利于大家的全面發(fā)展。當然我們所謂的探究實驗并不全是實際操作性實驗,還包含了知識、能力、創(chuàng)新實驗等。操作實驗主要培養(yǎng)的是大家的實踐能力,并獲得所需驗證結果。操作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通過實驗來掌握實驗器材、設備的應用,以及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掌握。實驗的過程也可以說是新舊知識的融合,實驗過程不僅學習到了新知識,還可鞏固舊知識。
例如:在進行“氯水漂白”實驗的教學中,可將其歸類為知識性實驗。而能力實驗主要是對大家的實踐、觀察、思維、分析等能力的培養(yǎng),其屬于綜合性強的實驗類型。對于創(chuàng)新實驗來說,是建立在大家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的能夠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總結,然后通過一定的改進方式,從而對知識有深度與廣度上的解讀。
二、探究實驗在高中化學中的實際應用
舉例:我們在進行“碳酸氫鈉與稀硫酸反應”實踐教學過程中,將整個實驗過程分為以下幾步來進行操作。
第一步,提出探究性疑問碳酸氫鈉與稀硫酸反應會生成哪種物質?需要哪些條件?具體方程式是什么?
第二步,猜測想象。通過實驗來說明方程式是否成立;是否需要進行加熱、攪拌?生成物質中是否具有硫酸鈉 、水分子等。 第三步,整個實驗方案步驟的科學設計。實驗前相關材料與設備的準備,例如:燒杯、液漏斗、鐵架臺等等,定量稀硫酸與碳酸氫鈉。
第四步,實踐實驗操作。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稀硫酸緩慢進入平底燒瓶中,平底燒瓶放置定量碳酸氫鈉。通過燒瓶來觀察反應,發(fā)現(xiàn)大量的白色泡沫與氣體的產生。
并收集排除氣體,通過點燃蠟燭來證明氣體可滅火。從而證明收集氣體不是氧氣,判定收集的氣體為二氧化碳。
第五步,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獲得方程式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第六步,通過實驗結論,對整個實驗操作過程總結評價。從而真正理解掌握知識內容。作為最終環(huán)節(jié),我們可將評價分為三種。其一,學生自評,從自我完成角度以及理解來進行優(yōu)缺點的客觀評價。其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將自己的理解與別人的評價進行對比,找出自我的不足,以及他人的優(yōu)勢進行學習與糾正。其三,老師的評價,老師對學生整個操作過程給予最終點評,指點迷津客觀公正,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
高中化學不僅僅要滿足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更應該注重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創(chuàng)設實驗操作課程,培養(yǎng)大家實踐操作能力,借助探究實驗的形式,來提升大家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融入探究實驗實踐活動當中,綜合素養(yǎng)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在實踐實驗操作過程中,強調實驗步驟的科學性與安全性,以保證實驗步驟不出差錯。實驗操作過程中探究問題的創(chuàng)設是關鍵所在,不僅要符合知識主題,同時還應該具備趣味性與生活性,讓大家能夠帶著興趣展開探究活動,思維得到有效開發(fā),主體學習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而幫助大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振.探究性實驗在高中化學中應用策略[J].家教周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