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偉
(中共寧縣縣委黨校,甘肅慶陽 745200)
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之日起,就注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形成了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要內容,彰顯中國共產黨堅強黨性的文化。在民主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厚植黨內政治文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靈魂和方向。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需要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就是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就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特別是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豐厚土壤。中華民族綿延數(shù)千年,中華文明的傳承創(chuàng)新從未間斷。在幾千年的發(fā)展長河中,中華民族文化取精用宏、去偽從真,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思想,孕育了我們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和平、勤勞、勇敢等寶貴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崇高的價值追求,支撐著中華民族繁衍生息、薪火相傳,是中國人民具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石。要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進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立足于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來源于中國人民,是中華兒女中的優(yōu)秀分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來源之一。
繼承和發(fā)展革命文化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本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光榮傳統(tǒng)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蔽覀凕h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在血與火的戰(zhàn)爭考驗中,淬煉出了豐富燦爛的革命文化。革命烈士王孝錫得知敵人即將對他下毒手時,視死如歸,從容寫下訣別詩一首:縱有垂天翼,難脫今夜險。問蒼天,何不行方便。馭飛云,駕慧船,搬我直到日月邊。取來烈火千萬炬,這黑暗世界,化作塵煙。出鐵籠,看滿腔熱血,灑遍地北天南。這種為人民利益表現(xiàn)出來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是我們共產黨人不滅的印記。形成的各種革命精神:比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梁精神、井岡山精神、紅船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發(fā)揚光大。
發(fā)展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關鍵。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各族人民通過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70多年來不忘初心,接續(xù)奮斗,形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fā)展,建設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四個自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就斐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遍地開花。
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應充分弘揚中國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加強黨內政治建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強化和涵養(yǎng)堅強黨性。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處理好三大關系:一是公與私的關系。公和私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是衡量黨性的分水嶺。黨員干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應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tǒng)一,堅持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二是權與責的關系。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權責統(tǒng)一。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越多。那種只要權力、不負責任,只想當官、不想做事,只知用權、不愿接受監(jiān)督的人,遲早要栽跟頭。三是情與紀、法的關系。共產黨人的人是大寫的人,共產黨人的情是心懷天下的情。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成就大我,踐行誓言。黨員干部接受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熏陶,不斷提升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就可以去庸俗、遠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工廠黨員政治本色。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政治文化對政治生態(tài)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直接關系每一位從政者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生命,也是一個政黨長期執(zhí)政,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條件。政治生態(tài)污濁,從政環(huán)境就惡劣,容易敗壞風氣、滋生腐?。徽紊鷳B(tài)清明,從政環(huán)境就優(yōu)良,就能凝心聚力、鼓舞士氣。政治生態(tài)是一種“軟環(huán)境”,就好比氣候,氣候宜人就人人感到舒適,反之,氣候惡劣則大家都苦不堪言,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有效的重要標志。
政治文化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存在于政黨生活內部,涵養(yǎng)著清正廉潔的政治生態(tài)。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文化,就會有什么樣的黨風政風,就會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能扶正祛邪、春風化雨、激濁揚清、發(fā)揮價值引導、思想引領、精神凝聚作用,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思想根基,是保持黨的作風、形象的價值坐標。而庸俗的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guī)則等腐朽的政治文化則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說情打招呼等不正之風泛濫,不擔當、不作為、失職瀆職者卻振振有詞、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嚴重侵蝕了黨的思想道德基礎。因此,必須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踐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優(yōu)良作風,傳承紅色基因中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切實增強理想信念認同、信仰追求認同、思想感情認同。讓黨所倡導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優(yōu)良傳統(tǒng)深入黨員干部思想和心靈。
堅守共產黨人價值觀。共產黨人價值觀承載著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共產黨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guī)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土壤。守住正確的價值觀,人們就知道該追求什么、舍棄什么、遵循什么、反對什么;就分得清美丑、善惡、好壞。堅持共產黨人價值觀,就是讓廣大黨員增強對黨的政治文化認同,廉潔自律,慎獨慎微,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正確對待公與私、義與利、是與非、正和邪、清和親等問題。
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有什么樣的選人用人導向,就會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镎x人用人,真正讓那些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刹康玫桨労椭赜?。讓那些陽奉陰違、阿諛逢迎、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干部沒市場、受懲戒。堅持嚴字當頭,堅決克服“七個有之”。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公道正派作為核心理念,貫穿于選人用人全過程,做到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使選出來的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
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下級關系。黨內同志之間講黨性、講真理、不能拿原則做交易;對同志坦坦蕩蕩,以心交換,有情有義,不搞江湖義氣,習慣于在同志之間相互提醒,相互監(jiān)督中修正錯誤,共同進步;領導班子成員之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勤溝通、多補臺,一把尺子待人,一個標準行事,同心同德,并肩奮斗;上級領導更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摒棄“家長制”霸道作風。抵制特權思想和特權現(xiàn)象。自覺維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旗幟鮮明抵制庸俗腐朽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搞宗派主義,就是一部分人為了個人私利而結成的小利益集團,一切以小集團利益為出發(fā)點的思想和行為。圈子文化是基于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形成的,是宗派主義、山頭主義利益集團或聯(lián)盟的表現(xiàn)。碼頭文化實際上就是與宗派主義和圈子文化直接相關的江湖義氣。其目的都是為了將來好相互提攜,互通款曲。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中極少數(shù)人政治野心膨脹、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謀取權位等政治陰謀活動。有的人只要是他工作過的地方,都利用手中權力搞成他自己的領地,到處插手人事安排,關照自己小圈子里的人,成了“黨內之黨”。
馳而不息弘揚廉政文化,開展反腐敗斗爭。廉政文化是黨內積極健康政治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爭,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賬!”。十八大以來,堅持不懈“打虎”“拍蠅”“獵狐”,做到常嚴長管,形成震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形成。但當前,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取得反腐敗斗爭的根本勝利,除了嚴懲貪腐,扎緊制度的籠子之外,還必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筑牢不想腐的堤壩,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贏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